搜索
  登录

清真寺建筑概述
所属图书:《贵州回族建筑艺术研究》 出版日期:2016-04-01文章字数:字

第一节 清真寺建筑概述

清真寺,亦称礼拜寺。阿拉伯语称为“麦斯基德”,意为“叩拜的场所”。清真寺作为穆斯林宗教活动场所和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中心,具有多种功能。

“清真”一词来自古汉语,本意是指人格、道德或气质纯洁质朴。如《世说新语》:“清真寡欲,万物不能移也。”也用于指诗歌创作自然质朴纯洁,摒弃雕琢。如李白《古风》:“圣代复元古,垂衣贵清真。”而陆游《园中赏梅》:“阅尽千葩百卉春,此花风味独清真。”则以此赞美梅花的高洁幽雅之意。后来回族穆斯林学者根据伊斯兰教信仰真主,崇尚清洁的教义,多选用“清真”、“清净”一类词译称伊斯兰教或礼拜寺。

清真寺是穆斯林礼拜的场所,穆斯林每个星期五(主麻日)的聚礼和每年开斋节、古尔邦节的两次会礼,均需在清真寺举行;清真寺是阿訇宣讲教义和宗教常识的讲坛;清真寺是举办经堂教育的教育机构;清真寺又是为穆斯林群众主办婚丧嫁娶等事务的服务中心。在历史上,清真寺还起到过动员、组织穆斯林反压迫、反侵略指挥部的作用。正因为清真寺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建设清真寺向来是回族社区的一件大事,历来受到重视。在回族聚居地,凡有条件者,均建立有清真寺。威宁《下坝马家谱·序谱总法约录》说:“清真之教为拜主赞圣之地也,是故名区胜地固时功趋跄对越之诚,即僻壤穷乡记忘恭敬笃信之意,允吾教所托处之区,彼清真寺又焉容少哉。” [1]

一、清真寺的创建和发展

伊斯兰教初传时期,穆斯林在礼拜时只需要找到一块干净的地方即可。622年在麦地那修建了第一所清真寺——先知寺,这座清真寺以土坯砌成,十分简朴,其平面为正方形院落,边长约50米,四周围墙高约3.5米,有两间卧室,中庭以椰树干搭建简单遮阳棚。这种中庭宽敞、礼拜殿设柱廊的布局和结构为后世清真寺建筑承袭。

707年,先知寺重建,在礼拜殿四壁中朝向麦加的一侧墙壁上设置了一座壁龛,用以指示朝拜的方向,此壁龛被称为“米哈拉布”。此后,清真寺大殿设置“米哈拉布”成为定制。米哈拉布一般由石料、木材与灰泥做成装饰纹样并刻“清真言”,有的还用瓷砖、马赛克和玻璃等进行装饰。

沙特阿拉伯麦地那先知寺

沙特阿拉伯麦加圣寺(禁寺)

穆罕默德晚年由于身体原因,在对信徒们宣讲教义时是坐于木制讲坛的椅子上。这种讲坛被称作“敏拜尔”,又叫宣谕台。后来也在清真寺大殿中运用。

清真寺建设首先是要选定朝向,即基布拉(意即正向,或礼拜朝向)。因此,基布拉、米哈拉布与敏拜尔共同构成了礼拜场所不可或缺的三个要素。后来,为了便于召唤穆斯林到清真寺礼拜,清真寺中多建有供宣礼员登高召唤礼拜的邦克楼(也称宣礼楼、叫拜楼等)。邦克楼遂成为清真寺建筑群的一部分被传承下来。此外,清真寺设有经堂、水房等附属房屋和设施。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清真寺建筑结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并依据地理、气候、建筑材料来源及建筑技术等因素,创造了不同风格的建筑布局和式样。

二、清真寺建筑逐渐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通常以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大食国与大唐正式建立邦交为标志。最初,清真寺没有专属名称。唐代,称清真寺为“礼堂”。南宋时,称为“祀堂”或“礼拜堂”。元代称“寺”。元末,随着穆斯林的大批入华,清真寺在各地逐渐增多,其称谓也开始多样化。明代以后,伊斯兰教称作“清真教”,“清真寺”这一名称也就成为中国穆斯林礼拜场所的专用名称(清末至民国初年,教外人士也以回回堂、回教堂或回教礼拜堂等称清真寺)。

广州怀圣寺

伊斯兰教在唐代传入中国后,清真寺建筑不断发展,逐步形成中国清真寺建筑特有的结构体系和艺术风貌。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清真寺建筑逐渐形成独特的结构体系和艺术风格。早期的清真寺,建筑材料为砖石,平面布局不对称,外观造型和细部处理,基本保持阿拉伯式样。

唐宋时期,清真寺多集中在东南沿海通商港口以及长安等地。中国古代四大清真古寺——广州怀圣寺、泉州清净寺、杭州真教寺和扬州清真寺即建造于这一时期。这些清真寺多由大食、波斯等国的传教士和商人建造,建筑材料为砖石,平面布局、外观造型等均为阿拉伯建筑风格。

泉州麒麟寺

陕西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建于明初)

从元朝起,内地采用中国传统的院落式布局,新疆各地则保留伊斯兰建筑形式。

明清时期,是中国清真寺建筑发展的高潮,体现出以木结构殿堂楼阁为主体的中国化建筑风格,在建筑的整体布局、建筑类型、建筑装饰、庭院处理等各方面,都已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多采用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形制和沿一条中轴线布置建筑主体。

清末以后清真寺建筑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工程质量与艺术水平也明显下降。直到20世80年代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了一次大飞跃。

回族主要居住在内地,清真寺建筑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也较多:一是采用中国寺院的完整布局。清真寺建筑沿中轴线对称布局,大殿坐西向东。既坚持了伊斯兰教基本教义,又使建筑独具艺术特色。二是中国化的建筑形制。譬如,以中国传统的寺院瓦面歇山顶(或庑殿顶等)建筑结构代替阿拉伯的圆形穹宫顶大殿;以砖砌楼阁式邦克楼代替阿拉伯式尖塔。既满足了清真寺的功用,又拉近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距离。三是中国式园林风格的运用。如在清真寺大殿外立碑悬匾,在庭院中养花种树、堆石叠翠、掘池架桥等。

陕西西安化觉巷清真寺全景图

三、贵州清真寺的创建和分布

(一)清真寺创建

元代,贵州典籍没有建清真寺的记载,这可能与当时的军事活动有关。当时地方土官长期叛服不定,屯垦军不断奉命参战,久居一地的回回不会太多,估计会建临时性礼拜场所,但不可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建设清真寺。

威宁马坡清真寺遗址

威宁下坝清真寺(民国时期重建)

明代,随着定居回族人口的增多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各聚居地开始修建清真寺。其中,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的有4座:威宁马坡清真寺、威宁下坝清真寺、威宁马家屯清真寺、威宁马撒驿清真寺。威宁马坡清真寺,位于今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镇马坡。明代,威宁筑城后,据说马姓回族多居住于此地,故名马坡。清雍正年间扩建。咸丰六年(1856年),威宁知州袁浚及城内汉族团丁血洗马坡时烧毁。光绪初年及民国年间曾重建(l982年被列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威宁下坝清真寺,位于今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镇下坝村,为宁夏固原迁往威宁的回族所建,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威宁镇总兵韩忠倡导修葺,扩建明经楼、训圣堂、叫拜楼。威宁马家屯清真寺,位于今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双龙乡马家屯,为马家屯马姓先祖所建。马撒驿清真寺,位于今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双龙乡西凉山。明万历三年(1575年),又建了威宁杨湾桥清真寺,位于今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草海镇卯关村。清康熙三年(1664年)仿照宁夏固原柳树湾清真寺式样重建,而今存云南鲁甸拖姑大寺又仿杨湾桥清真寺式样。明朝中后期,普安卫属的捧乍、三万底、烂木桥、大坡铺、华家屯、马觉色、姑屯、红岩等回民聚居地都先后修建了清真寺。 [2] 其中,盘县大坡铺清真寺,建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窑窝碑为黔国公沐昆立。 [3] 毁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三月白旗起义失败时。窑窝碑因石质坚硬,留存下来, [4] 是贵州境内为数不多的极为珍贵的明代伊斯兰教文物。

威宁马撒驿清真寺

清真寺的建立,有利于增进穆斯林间的联系,而以清真寺为中心的宗教、文化活动,是凝聚民族、传播宗教的重要形式。

清代前期和中期,贵州伊斯兰教发展较为平稳,各地新建了一批清真寺。其中康熙年间(1662~1722年)新建了盘县大木桥清真寺,安顺清真寺,威宁岩格箐和凉水井清真寺;雍正年间(1723~1735年)新建了贵阳清真寺,威宁撒家院子、新院子、鸭子塘、启沙嘎清真寺,兴仁潘家庄清真寺等6座清真寺;嘉庆年间(1796~1820年)建威宁大水井和嘎利清真寺;道光初年于威宁新建摆布嘎清真寺,重建杨湾桥清真寺,扩建下坝清真寺。 [5] 咸同年间(1851~1874年),黔西南爆发回民起义,起义军在所控制的地方还修建了一些清真寺和伊斯兰教经学院,如贞丰清真寺即为起义军将领马斯骏倡建。到清末,贵州清真寺为21座。

兴仁潘家庄清真寺门楼(内侧)

清咸丰、同治年间回民起义失败后,回民纷纷逃离家园。迁徙各地的回民在生活稳定后,有的建了清真寺,如平坝城关清真寺建于清光绪五年(1879年),是白旗起义失败后,逃到平坝定居的白璧光、马辅臣、张品扬等人筹银200多两买下南街两间房子作地基,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建成。 [6] 安顺樟树寨有不少回族是由威宁和云南昭通迁入的,随着人口的增多和经济状况的好转,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马锡光、丁兰香等发动回民捐钱、献料,历6年建成清真寺。 [7] 咸丰末年,云南大理马云廷阿訇率其宗亲数人到镇宁避难,定居于距县城5公里的岩山头。后与周边地区回民交往通婚,人数逐步增加,以私宅设学校,教授子弟及外地负笈来学者(共10多人)。清末,亦建了清真寺。

(二)清真寺的分布

明代,贵州清真寺主要集中在威宁和黔西南。

清代,在回族聚居的安顺、贵阳、遵义、铜仁亦建了清真寺。其中,晚清时在安龙府(治今安龙县)城有广东街、老城头、北大街、东门、硫磺街、草纸街6座清真寺;在乡村有大坪、大补所、普坪石冲、洒雨倒马坎等4座清真寺。 [8]

此后,民国年间和新中国成立后各地都新建或重建了一批清真寺。到2013年12月,全省经政府登记的清真寺为136座。有8座清真寺分别列为省、州(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2座清真寺被评为“全国模范清真寺”(全国100座)。

贞丰清真寺

清代贵州清真寺简表(共39座)

(注: 名 称地址(现在地名)初建时间简 介贵阳清真寺贵阳市夏状元街(又称团结巷)35号雍正二年(1724年)砖木结构瓦房。原存中文贴金木匾3块: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贵州巡抚题“圣德源流”;咸丰元年(1851年),贵阳知府苏尔相题“正本清源”;光绪三十年(1905年)写有“清虚真宰”匾(题者未落名)。遵义清真寺红花岗区碧云路清真寺巷1号清代初期原址在老城火药局(今遵义宾馆西侧)。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迁碧云路。占地2000平方米。大殿土木结构瓦房,面积100平方米,悬金字匾额3块,内容为“道心惟微”、“光明正大”、“圣教远传”。殿前立碑2块(记清真寺维修及回民捐款数额)。安顺清真寺西秀区公园路44号康熙年间(1662~1722年)原址位于黉学坝(今第八小学旁),仅茅屋三间。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贵州提督哈元生到任,见寺宇狭小,在今贯城河太平桥旁选址另建。道光年间(1821~1850年),贵州提督张国相,出资培修,且竖有“教中昆仑”和“寺守良规”2块匾额。平坝清真寺平坝县城关镇南街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砖木结构四合院,大殿居中,两边为厢房。院内有两棵桂花树。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增建当街平房7间。光绪三十年(1904年),扩建阿訇住房等,在大殿前铺设石院坝300平方米。当街修有街面照壁1堵,高约7米,正中为圆拱门,上嵌“清真寺”三字。镇宁清真寺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关镇城南光绪初年(约1875年)原址在南关厢上街,因基址不甚适宜,民国20年(1931年)由马兴忠、马万臣、敖炳勋、撒亮清、丁玉清、张迪荪、张竹安等捐募款项,另购南关厢陈姓之住房3间以作寺址。)

(注: 名 称地址(现在地名)初建时间简  介西秀区樟树寨清真寺西秀区蔡官镇樟树寨光绪三十年(1904年)有大殿5间,下房长7间,对厅两边长5间。建寺费用由锡光承担。其后维修过5次,其规模逐步扩至400平方米。威宁凉水井清真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牛棚镇凉水井村康熙元年(1662年)土木结构四合院瓦房,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威宁顺田坝老院子清真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中水镇正山村雍正八年(1730年)原建筑为土木结构四合院瓦房,院坝宽阔。威宁顺田坝新院子清真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中水镇泉山村雍正年间(1723~1735年)原建筑为土木结构四合院瓦房,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威宁启沙戛清真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麻乍乡启沙戛村雍正年间(1723~1735年)原建筑为石木结构瓦房,四合院格局,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威宁鸭子塘清真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观风海镇七舍村雍正年间(1723~1735年)原建筑为土木结构四合院瓦房,建筑面积350平方米。威宁戛利清真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麻乍乡戛利村嘉庆年间(1776~1820年)原建筑为石木结构瓦房,四合院格局。威宁大水井清真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麻乍乡箐岩村大水井嘉庆年间(1796~1820年)原建筑为石木结构瓦房,四合院格局,建筑面积400多平方米。)

(注: 名 称地址(现在地名)初建时间简  介威宁摆布戛清真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秀水乡前丰村道光二年(1822年)原建筑为土木结构四合院瓦房。威宁顺田坝包包营清真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中水镇龙塘道光二十四年(1845年)原建筑为土木结构四合院瓦房。威宁顺田坝后寨清真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中水镇前河村咸丰八年(1858年)原建筑为土木结构四合院瓦房,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威宁梨园清真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哈喇河乡法沙村光绪六年(1880年)原建筑为石木结构,建筑面积120平方米。威宁阿毛冲子清真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秀水乡坚强村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原建筑为土木结构一字水瓦房。威宁小米行清真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哈喇河乡法沙村宣统元年(1909年)民国初年竣工。原建筑为土木结构。赫章县野里清真寺赫章县兴发彝族回族苗族乡中寨村嘉庆年间(1796~1820年)原建筑式样不详。织金城关清真寺织金县城关镇西后街清代中叶同治年间毁于战乱。后迁建于织金县城关支前路。大殿为木架结构瓦房5间,两边有厢房2间,建筑面积近200平方米。)

(注: 名 称地址(现在地名)初建时间简  介铜仁清真寺碧江区河西街道办事处新庄村东南嘉庆年间(1796~1820年)光绪五年(1879年)由马寿常等重建。砖木结构,四周封青砖墙。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平方米。安龙县新安清真寺安龙县新安镇马场口2号光绪元年(1875年)原建筑为木结构草房。以后逐年增补,砌墙、盖瓦,使清真寺初具规模。兴义鲁屯清真寺兴义市鲁屯镇鲁屯街上光绪中期原建筑为3间草房。贞丰清真寺贞丰县珉谷镇13号嘉庆年间(1796~1820年)贞丰县城建过三座清真寺。第一座建于清嘉庆年间,现已无存。第二座建于咸丰十一年(1861年),由“白旗起义”将领马斯俊(又名马仲)主持修建。六角攒尖顶,五层五重檐,石木结构穿斗式。同治十二年(1872年),清真寺被官府占据,回民集资在后排街修建了第三座清真寺,即现在的清真寺。盘县大木桥清真寺盘县普田回族乡大木桥村康熙六十年(1721年)石木结构。“白旗起义”失败后被毁。同治十三年(1874年),集资重建大殿。光绪元年(1875年),增建厢房。普安青山清真寺普安县青山镇四街同治年间(1862~1874年)原建筑位于青山镇下街碉楼西南。清光绪末年,回民购一街荷花塘瓦家祠堂设“忠顺里清真寺”。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另购地重建(今清真寺址)。普安小屯清真寺普安县青山镇三街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原建筑为石木结构瓦面,古朴典雅。普安旧营清真寺普安县楼下镇李家坡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原建筑为土木结构3间草房。后撤草盖瓦,砌上围墙。)

(注: 名 称地址(现在地名)初建时间简  介普安泥堡清真寺普安县楼下镇中岭村的马普公路旁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光绪中期,哲赫林耶第七辈教主马光烈(马元章),前往兴仁途径泥堡,受请为该寺题阿拉伯文中堂,签名尼亚任丁力(马元章经名),其意为“监护人的主啊,我们只崇拜您!”普安红岩清真寺普安县楼下镇普马公路南对面大山腰的红岩组同治年间(1862~1874年)原建筑为石木结构瓦房。占地244平方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该寺有晚清手抄《古兰经》2部。兴仁城关清真寺兴仁县城建国路咸丰十一年(1861年)由“白旗起义”领导人之一马河图领导修建,正殿为楼房,面阔3间。两边有厢房各3间,系走马转角楼。院内有3000平方米草坪。“白旗起义”失败后,清政府将清真寺改为玉皇阁。后回民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集资购地另建清真寺。兴仁马家屯清真寺兴仁县四联乡马家屯村光绪十三年(1887年)原建筑式样不详。兴仁潘家庄清真寺兴仁县潘家庄镇雍正十三年(1735年)原建筑由正殿、两厢、门楼组成四合院。兴仁姑屯清真寺兴仁县潘家庄镇粑粑铺村雍正十三年(1735年)原建于姑屯寨子之西,光绪年间迁建于寨子西南。有正殿3间,左右厢房各2间。兴仁白家冲清真寺兴仁县潘家庄镇下奚村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有正殿3间及厢房5间。兴仁下山清真寺兴仁县下山镇下山村清末原建筑为3间草房。兴仁大寨清真寺兴仁县雨樟镇三合村光绪十六年(1890年)原建筑式样不详。兴仁三家寨道堂兴仁县鲁础营回族乡三家寨村光绪十八年(1892年)四合院布局,由正殿、两厢、前厅、伙房、水房、望月楼及姑祖花园等组成。)


[1] 昭通市回族史料编辑组:《昭通回族社会历史资料》(一),1987年内部刊印,19页。

[2] 金和璞:《辛亥革命前后盘八回民社区文化》,载范同寿主编:《辛亥革命与贵州社会变迁——贵州省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213页。

[3] 陈育宁、汤晓芳编著:《中国回族文物》,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258页。

[4] 伍朝前:《沙坡“窑窝碑”——贵州回族人民反清抗暴的历史见证》,载《贵州文史丛刊》1992年第1期。

[5] 优素福·纳光舜:《新月之光——贵州伊斯兰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42~43页。

[6] 《平坝县文史资料选辑》(第6辑),1990刊印,59~61页。

[7] 《安顺文史资料》(第11辑),1990年刊印,53页。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志编纂委员会编:《安顺市西秀区蔡官镇志》,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594页。

[8] 贵州省民族研究所、贵州省民族研究学会:《北盘江、乌江、都柳江流域综合调查》(贵州民族调查卷十六),1999年刊印,362~363页。

贵州回族建筑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