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山地新家新生活
所属图书:《黔韵旗风:满族》 出版日期:2014-06-01文章字数:字

山地新家新生活

满族雕花门窗

满族新居

清朝覆灭后,贵州满族同胞同样受到压制,直至1983年经识别后,才正式恢复了满族的民族身份。长达近一个世纪没有明确的民族身份,使得满族的民族凝聚力在漫长的岁月中逐渐涣散,也散失了许多习俗、文物、歌谣等等文化上的积累。相对而言,其文化遗存比较匮乏。但是文化的发展和消亡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贵州满族同样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在新的家园和新的生活中保留了点点滴滴的满族文化。

民居走廊

贵州的满族人大多生活在海拔1000~1500米平缓的山地或山间空地,土地肥沃,自然条件较好。初来乍到聚族而居不失为好选择,十几家或几十家聚居为一寨,沾亲带故,乡音不改,其乐融融。房屋多选择在迎风向阳的山脚或山腰,依山而建,便于采光保温。房前房后绿树成荫,葱郁蔽日。居住方面,满族入黔之初正房多为两间,开南窗和西窗,里屋有三铺炕,形如“匚”状,沿袭在东北生活时的传统习俗,以西炕为贵。在大方县等地定居下来的满族,也多购置当地彝族等大户人家的现成房屋,按照满族居住习惯进行改造。时光荏苒,那些在冬季里暖洋洋的土炕成了老人们怀古话题,后代则早已习惯了软绵绵的床垫。旧时高房大屋也早也没有踪迹,现在生活环境和居住习俗受到周围的汉、苗、彝等民族的影响,房屋多为土木结构,屋上盖茅草或瓦,房屋形式以及功能布置也与当地其他民族大致相同。

传统节日也渐与当地民族趋于一致,现在附源村开始过“颁金节”等满族重大节日,与先辈们在同一块土地上载歌载舞。附源村满族的丧葬仪式还保留着两百年前的一些习俗:葬礼期间,一些满族人家会依照满族旧俗骑马向外奔跑数公里,据称是带亡灵回归故乡,想来,即使不能叶落归根让那一缕魂魄回到故乡,也是些许的安慰。当然,我们还能在贵州其他地方找到满族的旧俗,例如过春节要在厨房碗架上摆上称为“样菜”的好菜,自大年初一至十五,每天拿出祭祖,不食用,祭祀后又收拾放回原处,每餐皆如此,直到大年十五才吃样菜,由于贵州满族世居地冬季寒冷,菜品可以长时间保存。

贵州满族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豆类、小米、高粱、烤烟、油菜,土特产有香菇、杜仲、天麻等。满族入黔之初,喜食小米和黄米饽饽,逢年过节和款待宾客喜吃饺子。迁徙黔西北以后,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多以玉米为主食,其次是马铃薯、红薯、小米和高粱等,肉类以猪肉为主,兼有牛、羊、鸡、鸭、鱼等,喜吃豆腐,以“八块鸡”待客最为尊贵。“八块鸡”是将煮熟的鸡,切成八块,拌以佐料,进餐时主人先把鸡头献客或敬长者,之后才能举筷进食。每当客人来家,必以酒款待,客人离开,主人提酒陪同上路,敬酒送客。现在附源村的农家乐中,“八块鸡”就是游客青睐的满族特色菜肴。

刺绣

乾隆年之前,黔西北只种旱地,没有水田,乾隆年间,据当时留居水西的满族宋氏族谱记载,宋氏先祖在河沟两旁垒坝造田,引进水稻种植,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根据满族农业生产习俗,当地农具种类中增加了水车、风车、犁等。农闲时,男的背煤到集市上卖。《大定府志》引余上泗《蛮洞竹枝词》云:“晓出山尖结髻尖,负煤归去便担盐……”这是对留居水西地区满族生活的真实写照。

贵州满族的主要手工艺有刺绣、挑花和纺织。挑刺的花纹图案十分讲究,所绣的蝴蝶、花卉、云头等图案,构图得当,颜色鲜艳,神态生动。纺织的羊毛布、羊毛毡和羊毛帕,其线细匀,织工精致,美观实用。满族一傅姓人家现存“顶子”一枚,铜制镀金,高约2寸,形如葫芦。顶背有铜珠5圈,第1~4圈各有19粒,第5圈为13粒,均为单数;中层如枣子形,高约1寸;顶盖如向日葵,共有铜珠128粒。

石雕是满族传统工艺,主要盛行于黔西、大方、金沙三县交界的安洛河一带。刻于古墓的石砖、石碑上,技艺精湛,典雅壮观,堪称瑰宝。黔西、金沙、大方的满族古墓石碑上的雕刻图案构思巧妙,形式自然,工艺精湛,反映了满族的雕刻艺术水平。

石雕

黔韵旗风: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