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城中之桥故事多
所属图书:《南明河的故事》 出版日期:2016-11-01文章字数:字

第二节 城中之桥故事多

从南明河支流的入口,以上游往下游为序,南明河的一条重要支流是小车河,其发源于花溪麦坪乡红岩,全长26.8公里,与金钟河在阿哈水库汇合,流经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穿过太慈桥。到五眼桥汇入南明河。小车河上有太慈桥、渡云桥。

「太慈桥」

原名杨公桥,俗称为太子桥。最早记载见于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该书载:“太慈桥,在治城西南五里,四方河之上,俗讹为太子桥。”明嘉靖《贵州通志》、郭子章《黔记》、徐霞客《黔游日记》、清道光《贵阳府志》、文宗潞《贵阳乡土地理》、民国《贵州通志》等皆有记载,而尤以嘉靖《贵州通志》记载较为详细。该书载:“太慈桥在治城西南五里四方河之上,俗讹为太子桥,又名杨公桥。”该书并载有提学副使毛科《太慈桥记》,从而可知太慈桥为弘治十八年(1505年)太监杨贤建。历代志书皆称太慈桥跨四方河上;四方河为南明河的一段,太慈桥并不在其上,而在小车河上。今太慈桥有新、老二桥。新桥在贵溪路上,1954年、1984年两次重建。第一次重建之桥,长22.5米,宽15米,结构为混凝土平桥,又于1983年6月将此桥拆去;第二次重建之桥,长30米,车行道宽21米,人行道两边各宽7.5米,结构为一孔净跨21米钢筋混凝土空腹板拱桥,1984年5月1日通车。据《贵阳市建设志》记载:1985年新建太慈桥,桥长30米,宽36米,斜交钢筋混凝土结构;老桥在青山路与贵溪路之间,长17.4米,宽4米,结构为单孔石桥。

「渡云桥」

在小车河景区,在打造阿哈湖国家湿地公园时修了渡云桥。该桥虽为单孔拱桥却有“画龙点睛”之妙,为公园增添了美色。这白色的渡云桥掩荫在绿树丛中,宛如一朵“白云”,远处望去,如一弯银月,走近却见桥孔与倒影变成一轮明月。

小车河景区渡云桥。

市西河,是南明河的另一条支流,又名水磨河。古代沿河有许多水车、碾房一座连着一座,水磨转动声不绝于耳。从云岩黔灵乡三桥下五里流出,汇北来之水,经转弯塘,过头桥后由西面进入贵阳城区,途经浣纱路、市西路、瑞金路、都司路等地,流过云岩、南明两城区,在两江口汇入南明河。从市西河上游算起,市西河上依次有三桥、二桥、头桥、浣纱桥、香炉桥、金锁桥、都新桥、桥架桥等桥。其中修建最早的桥是头桥、二桥、三桥,它们与大西门的金锁桥,市西路的香炉桥一起,成为市西河上最有名的几座桥。

而关于这几座桥有个神奇的传说:在很久以前,市西路一带非常贫穷,人烟稀少,只有几间茅草屋。有一渔夫居住在此,靠捕鱼为生。一天渔夫到了中午一无所获,心中不爽,便就在河边睡起了午觉。醒来时,看到一鹤发童颜的老人从水中走出。老人走到渔夫身边,两人便聊起天来。渔夫向老人抱怨,说身为渔夫,日子过得清苦。老人一听,哈哈大笑,指着市西河说,你们的市西河下有一聚宝盆,等到聚宝盆现身之后,你们就能过上富裕的日子了。老人说完此话,便又没入水中。渔夫梦中惊醒。回到家中的渔夫将自己这个奇怪的梦给自己妻子诉说了一遍,妻子又将关于聚宝盆的事情说给邻居听,很快市西河下有聚宝盆的说法就很快传开,大家都希望聚宝盆赶紧现身,过上好日子。

没想到,大家苦等多年,聚宝盆依然没有现身,日子依然清贫。又过了一些时间,张三丰到贵州,人们便将聚宝盆的故事说给他听。张三丰说,市西河下确实有聚宝盆,但要修三座桥才能将其现身。首先要在上游修建通济桥,将财气引进来;中游修香炉桥,放置香炉,天天烧香祈愿;最后还要在下游修金锁桥,将财气紧紧锁住。于是才有了这几座桥。这虽然是个传说,然而,正是修了这几座桥,便捷了交通,使这方民众的日子越过越好。其实市西河的聚宝盆,不在河中,而在于这三座桥发展了贸易带来了繁荣。而香炉桥香火、金锁桥的“销金”皆是人们良好的祈望。刘韫良楹联:“海神仗启龙涎绕;天女衣熏鹊皆沾。”正是对香炉桥的生动描述。

市西河上的桥,原来都是石拱桥,解放后因城市交通发展的需要,变化很大。有的已经加宽、加固,桥面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已无古朴典雅之风,但有现代雄伟之势,如金锁桥、二桥等;有的老桥已不存在,旧迹难寻,仅有桥名还留存于老百姓记忆中,如香炉桥就是如此。

「头桥、二桥、三桥」

头桥离城最近,三桥离城最远,二桥居于二者之中,三座桥古代合称通济桥。其这三座桥位于古代通滇道上,古代从四川、湖南过贵阳到云南,必须过此,可以想见那时人们徒步过桥,后面背负行李的骡马叮当作响的景象,别有一番情趣。据向知方《贵山联语》记载,头桥桥头旧有官亭——曲亭,是为往来迎送之地,该亭清代有陈文政所撰脍炙人口的楹联,其文云:“送别河头,说道一声去也,叹万里长驱,过桥便入天涯路;迎来道左,盼将今日归哉,喜故人见面,执手还疑梦里身。”楹语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头桥的作用和迎送时人们的心情,既形象又生动,又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情。那时的贵阳交通不便,北往四川,有关刀岩及鸦关所阻,羊肠小道步行困难;西去云南,出西门须沿着市西河岸先到头桥,再经二桥、三桥,才转入通滇大道。人们送别亲友赴滇川都送到头桥而止,桥头建有接官亭,为官府送往迎来之所。

头桥、二桥、三桥在历史上统称通济桥。其最早的记载见于寰宇通志》,以后历代志书皆有记载。《寰宇通志》说:“通济桥,在城北二里。”《大明一统志》记载与此相同。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说:“通济桥,在治城西北二里。其桥有三,通济桥为第一桥,又里许为第二桥,又二里许为第三桥,皆宣德元年(1426年)建。”此书记载有贵州按察使胡器的《通济桥记》,叙述了建桥的详细经过。清康熙《贵州通志》记载:“通济桥在府城西,一为头桥,一为二桥,一为三桥。”道光《贵阳府志》记载:“通济桥在城西北三里,往滇大道,有头桥、二桥、三桥。”向知方《贵阳府志(未成稿)》记载:“通济桥在城西北五里,明宣德元年(1426年)建。有头桥、二桥、三桥,今为滇黔公路所经。”

头桥与二桥、三桥统称通济桥。这三座桥位于古代通滇道上,古代从四川、湖南过贵阳到云南,必须过此。图为老桥旧貌。

今头桥长30米,宽13米,钢架平桥面,1955年改建。二桥长6.3米,宽13米,1955年在老桥基础上改建,为单孔石拱结构。1958年、1972年进行两次改造,现桥长6.5米,宽13米为单孔石桥。后因交通畅通之需要,在二桥路复线一端新建一座新二桥,桥长17米,宽13米,桥两肩上各有三孔,以利排洪之需。与新二桥还有一桥成丁字形交叉,桥长17米,宽13米,单孔石桥,黔灵湖水从桥下流过,汇入市西河。三桥长7米,宽13.5米,单孔石桥,在老桥基础上改建。1996年,三桥再次改造,桥长225米宽13米。

「浣沙桥」

位于浣沙路上,桥成南北向,长15.4米,宽12米。单孔钢筋混凝土结构,1956年建成。1994年改扩建通车,现桥长30米,宽43米。

「香炉桥」

位于城西狮子山麓,但因旧时有石香炉在桥上,雕刻精细,行人过桥驻足观赏,颇多情趣。向知方《贵阳府志(未成稿)》记载:“香炉桥,在城西外狮子山麓,桥旧有石香炉。”原香炉桥已圮,仅有桥墩可寻,1965年改造,现长20米,宽3.6米。今桥在老桥下游100米处,单孔混凝土结构,桥面造型十分独特,中间成鱼背形,可通小车,两侧有梯坎,可走行人。

「金锁桥」

位于瑞金路上,金桥饭店旁。据明代郭子章《黔记》记载:“西门外有金锁桥。”这是最早的历史记录,说明它在贵阳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而清康熙《通志》云:“金锁桥,在府城西门外,定、广往来之所。”“定”指今惠水县,原名定番;“广”指今长顺县广顺,过去名广顺州。该桥名为“金锁”,即有锁住往来定广孔道之意,说明金锁桥的交通地位之重要。

具有500年历史的金锁桥。图为老桥旧貌。

曾经的金锁桥是真的名副其实的金锁桥,桥上两边护栏各有多根大石柱,每个石柱之间由铁链连接,而铁链中间都有一把大锁,以锁住桥,气势又美观。现在的大西门外金锁桥“貌不惊人”,并无十分引人注目之处,桥头“一九八五年重建”的字迹证明这已经不是最先的桥。据韦廉舟《贵阳古迹名胜略览》所写,金锁桥原桥1952年被洪水冲毁,次年重建,桥长27米,宽16米,桥面为混凝土结构。

「桥架桥」

位于文化路上,原名蟾宫桥,乔家桥。据清乾隆《贵州通志》记载:“蟾宫桥,在广济门外。”清道光《贵阳府志》记载与此相同。现老桥已不存,今桥长22米,宽7米,结构为三孔混凝土桥,系解放后新建。

「雪涯桥」

位于蓝波湾旁的树丛中,桥虽小,是一座单孔石拱桥,却别有一番情趣,桥头两边栏杆两头分别俯卧着一条龙,龙后面是长啸的狮子,桥栏26块小拦板上镌刻着龙凤等各种吉祥物,腾飞在朵朵祥云间。桥面既有台阶供人们拾级而过,两边却巧妙地安上鹅卵石,既可按摩脚底穴位,又起到装饰作用。这桥是市西河流入南明河的入水桥,每当春天,桥头的樱花怒放,红的、粉的、绿的花簇仿佛堆满了这座小桥,每到冬日,腊梅花星星点点,散发着沁人肺腑的芬芳令人醉。

市西河汇入南明河入口处的雪崖桥。

贯城河是南明河重要支流之一。据清乾隆《贵州通志》载:玉带河“自崆巄山发源,贯入城中,流会南明河……”全长3438米,平均河床宽16米,纵坡平均3%。万虞恺在“河堤”纪略中写道:“内有多植竹树,计十年后,郁然成林。”明大学士席书记曰:“巡抚杨鹤题曰‘玉带’。”玉带河之名由此而得。古老玉带河,河水如碧玉,河中有鱼虾,两岸绿树,竹影婆娑,确实是昔日贵阳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玉带之名,名符其实。从宅吉坝桥至南端的六洞桥,玉带河上有桥22座,其中明清时期建造的古桥16座,各承载着一段贵阳城的人文历史或民俗、传说。玉带河流经主城区,人口来往密集,自然需要桥来贯通。贯城河发源于贵阳城外东北茶店的葫芦山,汇各支流后,在贵阳医学院侧又汇北来之择溪水,纵贯云岩、南明两区,在城区西南部原贵阳一中对面汇入南明河,经大营坡由北向南穿城注入南明河。贯城河从城中蜿蜒而过,将内城和外城分开。昔日的贯城河,水量很大,雨季河水猛涨,掀起波涛,传说化龙桥上游有一巨石立于水中,上面刻着“挽涛”二字。据说,古人怕龙涌水,在化龙桥的桥拱下安了一把斩龙剑。贯城河是贵阳城中的一道风景线,从空中鸟瞰,像是条碧绿晶莹的玉带,美其名曰玉带河。旧时,河水未受污染,碧波荡漾,河里鱼虾成群。河的上游化龙桥边有一条鲜鱼巷,每天早上渔人从桥下捕鱼到小巷出售,下午卖不完的鱼又放回河里,第二天再捞出来现卖。贯城河鱼多的地方不仅此一处,六洞桥一段也很多。鱼多的原因是这里寺庙多,出家人和信众常买鱼在此放生,又没有人在此捕捞,自然成了鱼类的保护区。在今邮电大楼和朝阳桥之间,沿南明河岸曾有10多米高的小山坡,山上树木葱茏,山下水清如镜,生态环境极佳。都司街、药王街、大马槽巷、双土地巷等都集中在附近,人烟稠密,交通繁忙。人们说这里是金银宝地,不仅景致秀美,而且人才辈出。民国时期《黔风报》总编辑金国楠写了首诗:

这首诗吟咏的正是贵阳贯城河及其河上的古桥。贯城河这条支流上有如下一些桥梁。

「黄山冲桥」

位于茶店左侧,通黄山冲路,桥长7.5米,宽5米,结构混凝土平桥,系解放后新建。

「汪家湾桥」

位于汪家湾,在贵阳通茶店的公路上。此处原有老桥,为单孔石桥。解放后又建一混凝土平桥与老桥相衔接,加长了桥的长度;现桥长15米,宽12米,是由两座桥组合而成。

「泡姜河桥」

桥有二:一为老桥,位于贵乌路与大营坡间,桥长7.8米,宽6米,结构为单孔石桥;另一为新桥,位于筑新路口上靠近大营坡处,桥长7.6米,宽12米,结构为单孔石桥,系解放后新建。

「彭家桥」

位于立新路与贵乌路交接处,贯城河支流由此而过,桥长4米,宽5米,结构为无拱石平桥。此桥系老桥,修建年代待考。

「沙河桥」

位于贵阳医学院一侧,环城北路与盐务新村交接处,桥长10米,宽10米,结构为钢架混凝土平桥,系解放后新建。1984年初,因不适应城市交通发展需要,已将此桥拆去重建。现桥长15米,宽15米,结构为装配式钢筋混凝土。

「普陀桥」

位于立新路上,白鹦路与立新路在桥头相汇,普陀桥历史上又称为镇北桥、福桥。据清乾隆《贵州通志》记载:“镇北桥,在布德门外,一名福桥。”清道光《贵阳府志》记载:“普陀桥,一名福桥,又名镇北桥。”因桥边白鹦庵供的是观音菩萨,传说观音菩萨是在普陀山得的道。观音菩萨大慈大悲,最关心人间疾苦,故把桥名改叫普陀桥,是为祈求保佑地方平安。向知方《贵阳市志(未成稿)》记载:“普陀桥,在红边门内,贯城河入城之第二桥,旧名福桥,一名镇北桥。”桥长15米,宽9米,双孔石桥结构,为解放后在旧桥基础上扩建而成的。

「联云桥」

位于成都路与和平巷之间,桥长15米,宽4米,三孔石桥结构,桥栏上有“联云桥,文仿溪书”字样。文仿溪曾任贵阳县商会主席。其父文明钰创办光裕典号,是贵阳最早创办典当号的商家。此桥为民国时期所建。

「化龙桥」

位于黔灵东路上,是一座有数百年历史的桥,历代志书均有记载。据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化龙桥,在治城北仁寿街,弘治十年(1497年)建。郡人知县杨樊有记。”据明嘉靖《贵州通志》记载:“化龙桥,在渔巷铺,弘治间建。”清康熙《贵州通志》记载:“化龙桥,在府新城上,有大石形肖灵龟。”清乾隆《贵州通志》记载:“化龙桥,在布德门外,有大石形肖灵龟。”清道光《贵阳府志》记载:“化龙桥,在鲜鱼巷。”向知方《贵阳市志(未成稿)》记载:“化龙桥,在新东门内老川会馆侧,明弘治十年(1497年)建。”吴鼎昌统治贵州时期,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9月开始动工改建化龙桥,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六月一日正式通车。今桥墩上有“化龙桥,民国三十一年吴鼎昌题”字样。今桥是1964年在旧桥的基础上加高、加宽、加固扩建而成的,桥长24米,宽15米,结构为三孔石桥,混凝土桥面,桥下三孔中两孔过水,一孔有路,可通行人。

弘治十年(1497年)建的百年老桥——化龙桥。图为老桥。

在化龙桥边上的四川巷中段有一小巷叫长春巷,在20世纪80年代前,这里有保存完好的一片明代建筑。这里曾居住一位值得人们永远记住的人物——花莱峰。他是点亮贵州第一盏电灯的人,是贵州人民的“光明使者”。

据史学工作者周诗若说,关于化龙桥有个惩恶的传说。那时候正月间,贵阳人喜好舞龙,舞龙之后要找地方将纸糊龙烧掉,而当时贵阳人就在这座桥下烧龙,故桥得名为化龙。相传原先在贵阳鹿冲关的位置,有一深洞,洞中有蛟,蛟爱作恶,常常发大水,让贵阳市老百姓们苦不堪言,年年受难。有一年,道教祖师张三丰云游到贵州,百姓向其诉苦,言洞中蛟爱作恶发水,望其伸手相助。张三丰一听,便画了一符,放在化龙桥顶,等到洞中蛟再次发水,水流至此,不能再向前。蛟遇阻,便想回头,而桥上符变为宝剑,刺中其头部,蛟痛难忍,变身为母猪,从此再也没有作恶。有刘韫良楹联为证:“晓霁虹疑波上卧;秋高龙讶雨中飞。”

如今的化龙桥经过多次修缮依然是交通要道,而在桥下仍然能看到一座古桥。虽然如今河水已经干涸,但沿河往喷水池方向走,能看到这座古桥长满杂草,圆拱形,依然能看到石块。周诗若说,这是一座贵阳现存的明代桥。

「普惠桥」

位于四川巷与中华北路间,在中华北路东侧巷内,是一座老桥。清乾隆《贵州通志》记载:“普惠桥,在布德门外,国朝雍正八年(1730年)建。”清道光《贵阳府志》记载大体相同。向知方《贵阳市志(未成稿)》记载:“普惠桥,在北门外四方井侧,清雍正八年(1730年)建。”桥长20米,宽4米,结构为三孔石桥,条石桥面,1982年已将此桥拆去。清代大名鼎鼎的礼部尚书、我国新学的倡导者和清末变法维新以图国强的重要推手李端棻,就出生在普惠桥边长春巷。

「苏家桥」

位于喷水池东侧,在延安东路上。清乾隆《贵州通志》记载:“苏家桥,在水门外,旧址一洞,雍正五年(1727年)巡抚何世瑾改为三洞。”1964年改造为单孔混凝土桥。长为19米,宽10.5米。1982年初,将老桥拆去,在原桥址西侧十多米处另建新桥。新桥长15.6米,宽37米,结构为混凝土平桥。

「北门桥」

位于喷水池南,中华中路北端,北门桥原名威远桥。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威远桥,在柔远门内。”郭子章《黔记》记载:“北门内有威远桥。”清道光《贵阳府志》记载:“城内有北门桥。”向知方《贵阳市志(未成稿)》记载:“威远桥,俗名北门桥,在铜像台前。”1954年北门桥改造,桥长15米,宽20米,结构为单孔钢架混凝土桥。1996年再改造,桥长1351.21米,宽12米。

「玉带桥」

位于北门桥西面,玉带桥是一座老桥,因贯城河原名玉带河而名。贵州历代志书均有记载,清康熙《贵州通志》记载:“玉带桥,在府城内龙井前。”清乾隆《贵州通志》记载:“玉带桥,在府城内龙井前。清雍正五年(1727年)重建。”道光《贵阳府志》记载相同。玉带河上玉带桥现已不复存在,实为遗憾。

「太平桥」

太平桥是因水灾频繁年间老百姓祈求平安,在北门桥南修的石拱桥,还在桥上建龙王庙,桥上有石栏杆和石柱亭,亭柱上有“水挽银河兵尽洗,风乘琼岛劫难侵”的楹联,为刘韫良所作。太平桥在太平路与公园北路交叉处。清道光《贵阳府志》记载:“城内有北门桥、玉带桥、太平桥……”向知方《贵阳市志‘未成稿’》记载:“太平桥,在龙井巷与金沙坡间。”现桥已不存。

太平桥是因水灾频繁年间老百姓祈求平安,在北门桥南修的石拱桥。图为老桥。

「盘桥」

亦名蟠桥,位于河东路小学西侧,有商店设在原桥址上。盘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老桥,清代、民国时期的志书均有记载。清乾隆《贵州通志》记载:“盘桥,在布政司前,雍正三年(1725年)布政使刘师恕改河道新建。”清道光《贵阳府志》记载大致相同。唯向知方《贵阳市志(未成稿)》称盘桥“在布政司东。”现桥已无存。

「狮子桥」

位于中山西路,桥东西向。狮子桥原名遵德桥,最早的记载见于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其后历代志书均有记载。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遵德桥,在布政司西。”清道光《贵阳府志》记载:“遵德桥,一名狮子桥,明永乐时建。康熙十二年(1673年)改建。”向知方《贵阳市志(未成稿)》记载:“遵德桥俗名狮子桥,在盘桥下流,明永乐间建。”现存的狮子桥长18米,宽20米,结构为单孔石桥,桥南有石栏杆。现虽然只见栏杆不见桥,但它俨然是“贵阳地标”。因为它曾见证了日寇对贵阳的“二四轰炸”。

「贯珠桥」

于中华南路与贯珠路汇合处,现桥已无存。贯珠桥历史悠久,是古代贵阳的著名桥梁之一。清乾隆《贵州通志》记载:“贯珠桥,在遵德桥下流,国朝雍正九年(1731年)巡抚张广泗重建。”清道光《贵阳府志》记载:“贯珠桥雍正九年(1731年)巡抚张广泗建。”桥边有诸多小吃店,其中四喜汤圆(每个汤圆的心都不一样)店,就是人们喜爱的小吃店之一。解放后修贯城河时将其拆去。

「市府桥」

在市府路上,距中华南路不远处。现桥已无存,原址上设有商店。市府桥原名忠烈桥,因其地靠近忠烈宫而得名,是贵阳城区中心地带历史悠久的著名桥梁。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忠烈桥,在郡城内忠烈庙前,弘治间指挥胡旻重修。”明嘉靖《贵州通志》记载:“忠烈桥,在文明书院左,正德三年(1508年)建。”该书并载有提学副使毛科《忠烈桥记》。清康熙《贵州通志》记载:“忠烈桥,以南公祠故名,在府治左,明时建。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毁。知府汪鑛捐金重修。旋圮,复建。”清道光《贵阳府志》记载:“忠烈桥,即府桥,在府治左,以近南公祠故名,明时建,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修,上有文昌阁。”向知方《贵阳市志(未成稿)》记载:“市府桥,弘治图经作忠烈桥,弘治中指挥胡旻重修。”此桥解放后因修贯城河,此桥不复存在。

「都市桥」

位于都司路上,都司路与汇灵路在桥头汇合,现桥已无存。都市桥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老桥,原名振武桥、都司桥。其最早的记载见于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以后历代志书皆有记载。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振武桥,在都司左,永乐间建。”嘉靖《贵州通志》记载相同。清康熙《贵州通志》记载:“都司治左。”乾隆《贵州通志》记载:“振武桥,在府城内旧都司治左,是本都司署,故名。”道光《贵阳府志》记载:“振武桥,即都司桥,在县治左。”都司桥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贵阳设市后更名为都市桥。

「汇灵桥」

位于华光巷与汇灵巷间。向知方《贵阳市志(未成稿)》记载:“汇灵桥,在都司桥南。”原汇灵桥已不存在,今桥系解放后新建,桥长14米,宽4米,结构为混凝土平桥。

「六洞桥」

位于博爱路上,原名月殿虹桥。清康熙《贵州通志》记载:“月殿虹桥,在府城南旧贡院前。”乾隆《贵州通志》记载:“月殿虹桥在县治前,又名六洞桥。”道光《贵阳府志》记载:“六洞桥,在永祥寺前,原名月殿虹桥,有桥六。”六洞桥是贵阳历史上最具特点的桥,所谓“六洞”,并非是一座六孔之桥,而是并排修建的六座单孔石拱桥。那时人们看着六桥,又联想起月宫中六条彩虹,便给取了一个雅号“月殿虹桥”。

六洞桥的美丽景色,宛如西湖苏堤上的“六桥烟雨”,贵阳许多文献都有记载,也吸引了不少文人墨客触景感赋。明末贵阳著名学者吴中蕃曾写有赞六洞桥的七律一首:

清代乾、嘉年间,六洞桥畔住过一个女诗人叫何履絜,据《贵州通志》载,她著有《六桥烟雨诗稿》一册,其中有一首《六桥晚眺》云:

从诗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六洞桥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景象。

清人刘蕴良(贵阳人、同治进士)以南明河水环绕城垣,呈太极形,特作一联:“一水倒环分太极;六洞横锁镇中流。”可见六洞桥的名声之大。

六洞桥一段的河道长约80米,为何相隔10余米就修了一座桥呢?说法有二:一说是佛道不相往来。在修建桥时,道士修的桥,和尚不愿走,和尚修的桥,道士也不过。结果你修一座,我修一座,80米左右的河道就建了六座石桥;另一说,为了培植风水而建六座桥。在一张历史老照片上,虽然看不到并列的六座桥,但可见两桥并列,一位妇女挑水而过,可见当时贯城河水之清洌。现博爱路上之桥为新建桥,长10米,宽12米,单孔石桥。1962年进行改造,桥长20米,宽3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六座老桥,后尚有两座可寻,一座在桥南5米处,单孔石桥,桥上住有人家;另一座在贯城河入南明河出口处,亦为单孔石桥。可惜的是1984年初,修贯城河出口处,剩余两座老桥均被拆去。现在新桥旁立了一尊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的雕塑,因为这里是他出生和青少年时期经常嬉戏的地方。

别具一格的六洞桥。

此外,富水上有虹桥,龙洞河上有龙洞桥。城区西面还有惠元桥及金钟桥,城区东南面还有图云桥。

「虹桥」

位于市南路,跨富水上。虹桥原名南浦桥,其最早于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南浦桥,在治城南二里富水上,郡市多于此觞别。监生易弦诗:‘南浦霏微曙色开,几多惜别此徘徊。潺潺桥下无情水,酷似行人挽不回。’”其后,历代贵州志书皆有记载。清道光《贵阳府志》记载:“南浦桥,在城南富水上。今桥长10米,宽5.6米,结构为单孔石桥”。

「龙洞桥」

位于龙洞河上,地址是龙洞堡。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记载:“龙洞桥,在治城南十里龙洞堡侧。”嘉靖《贵州通志》记载:“龙洞桥,在治城南龙洞河上。”乾隆《贵州通志》记载:“龙洞桥,在城南十里头铺。”道光《贵阳府志》记载:“龙洞桥,在城南十五里头铺。”龙洞桥的位置各朝代数据有些误差,可以理解,但龙洞桥跨龙洞河上是无疑的。其桥有两座:一是老桥,历代书籍记载的龙洞桥,又名见龙桥,俗称老桥,始建于明朝初年,位于今龙洞堡上游300余米深湾处。龙洞桥两岸山岩陡峭,灌木丛生,桥建在深邃的河沟里,横跨在龙洞河上。它是明、清时期湘黔驿道之津要,地处贵阳东面门户。龙洞桥为青条石砌成的三孔石拱桥,东西朝向。它不同于平常的石桥,而是一座奇特的“S”形桥,对于S型形态,当地百姓说是因两桥相接而造成的弯曲。另一种说法是:当初建桥时,因山洪暴发,大水将老龙洞桥淹没。水从见龙洞中乘势而出,从桥边经过,把桥弄垮了。木头村老人们说,大水是龙在水中而造成,而龙前行呈S形,后人们便将桥按照龙水中行走的形态建成,因而呈S型,这样因势利导,桥就稳固了。从中国古代的龙图腾崇拜的习俗,后一说法也许更接近实际。该桥身东窄西宽,桥面平整无护栏,整体建筑都是石块垒成,圆弧桥洞从外到内,石块分三排有不同排列方式,缝隙小,桥下河水清澈,可见游鱼,桥长64米,宽的一端8.5米,窄的一端4.7米,依山形水势,修建得别具匠心,是将一座单孔石桥和另一座双孔石桥衔接成的三孔石拱桥。2003年10月,龙洞桥被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另一座是新桥,在龙洞堡前的公路上,南北向,桥长27米,宽11米,三孔石桥结构,为民国时期所建,解放后将桥面加高,桥身加固。

「图云桥」

位于森林公园山下,桥长10米,宽13.6米,单孔石桥结构,系解放后在老桥基础上加高扩建而成。原是通往全国第一个市内森林公园的唯一通道,新机场路建好后,车辆大多从新机场路行驶,从中共市委党校门前进入森林公园。然而每到春季踏青时,人们还是习惯于从图云桥步行至森林公园。

「惠元桥」

位于高坡哨,马王庙至野鸭塘老公路由此过,桥长35米,宽7米五孔石桥结构,系解放后在老桥基础上加高而成。

「金钟桥」

原名精忠桥,桥有两座:一座是老桥,位于新桥东200米处,在通燕子岩的路旁,桥长18米,宽4.8米三孔石桥结构,今已废弃;另一座是新桥,位于轮胎股份有限公司前200米处黔滇公路上,桥长21.5米,宽15米,单孔石拱桥结构,1955年新建。三线建设时期一批工厂内迁(如原贵州轮胎厂等)迁于金钟桥附近,成为工业的一个小集聚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成为正在改造的棚户区。

在贵阳区域内还有一些值得一书的大桥,择其要记录于下:

「姬昌桥」

位于贵州省清镇县,清(镇)毕(节)公路上,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原为13孔。1934年,清毕公路通车,改为公路桥。增加2孔,为15孔,跨径4.7米~7米不等,全长132米。

姬昌桥上,俯视北面150米处的河道,一座低矮的15孔石拱桥,横卧在缓缓流淌的猫跳河上。那就是已经历了80年风风雨雨的清镇市姬昌桥,也是在同一地址上修建的第三座石拱桥。加上现在正发挥交通功能的钢筋混凝土公路桥和铁路桥,共同记载了清镇市猫跳河上几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交通发展史。

古时候,在清镇市猫跳河上游现在的姬昌桥处,由于河道宽度为120多米,并且每年除了雨季短时间的洪水激流之外,平时都是平缓的溪水,两岸的人们凭借河道上的跳墩来来往往。后来,当地富裕的姬姓人家,出钱修好了一座24孔石平桥,取名为“姬昌桥”。

民国《清镇县志》载:“在城西二十五里。旧建平桥二十四洞,名为‘姬昌桥’,后为水圮。跳墩以北80多米的河道中间,有一座小岛,顶端离水面3米多高,东西宽20多米,南北长60多米,像一条鱼的头和脊背露出水面一般。跳墩以南250多米的河道中央也有一座大小和模样相同的小岛,红枫湖大坝就修筑在其上。关于第一座姬昌桥,在当地流传着一个故事:相传在猫跳河边,有一姬姓人家,以种田为生,家道贫寒。一天,从天府之国来的一名风水先生,发现河道中如“鲤鱼奔滩”的小岛上是一块风水宝地。当天晚上,风水先生就借宿姬家。在交谈中,风水先生说:“我在这里发现了一块宝地,谁能葬在此地,他家一定大发。”

不久,姬母病故。姬家请风水先生为其葬母作点拨。风水先生说:“这一棺地不同一般,只要葬准龙位,谁点拨谁就眼瞎。我帮了你,你家要负责我的生养死葬。”姬家满口答应,遂按先生指点,将亡母葬于跳墩以北80多米的河道中间“鲤鱼”的头顶上。此后,姬家时来运转,财源广进,官运亨通,一举成为名扬云贵的豪门望族。日子长了,荣华富贵的姬家对风水先生日渐生厌,最后竟然让老先生到鲤鱼岛尾部的豆腐坊去磨豆腐。长年累月的劳作,折磨得先生双目失明。

远在峨嵋山的高徒听到了师傅被困的消息后,不远千里前来相救。徒弟想出了妙计,对姬家说,你们姬家这样发达,如果能在猫跳河上修建一座多孔石桥,桥头各建一座石坊和尖顶宝塔。石坊塑起周朝周文王姬昌和姜太公的石像,取桥名为姬昌桥,既象征姬家昌盛,又造福乡邻,功德留千秋。姬家听了,非常高兴,就按要求建好了桥,修好了塔和坊。殊不知,桥像一张拦河网,严密地挡住了“鲤鱼”的前程。石坊像两把铁叉,共同叉住了“鲤鱼”头。两座宝塔像两把利箭倒映在水中,上午,东岸箭发;下午,西岸箭发,共同射死了姬家的财神,射断了仕途。计成之后,徒弟救走了师傅,治好了双眼,姬家从此败落。

姬家由贫穷到富裕,再败落,毕竟是民间传说,但是,猫跳河上的跳墩变成了石桥,方便了群众往来,“鲤鱼”的头顶上的确葬有一座坟。不过,后来,24孔石桥被洪水冲毁。

由姬昌桥连接起来的321国道,历来是四川经贵阳,到广东、广西、浙江、福建等地来往的交通要道。为了解决好渡河问题,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贵阳商人贾颜正捐银3000多两,在被冲毁了的石桥处,重新修建了一座15孔的石拱桥,两岸各建石坊一座,题名“康济桥”。

清朝后期,洋务运动兴起,促进了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民国初年,汽车进入贵州。民国十六年(1927年),贵州省主席周西成组织修建黔(贵阳)滇(昆明)公路贵阳至安顺段。1928年,因修清(镇)毕(节)公路而改建了姬昌桥,长126米,宽6.5米,高6.2米的15孔石拱桥,以中间桥孔为中心,形成中心对称型,这是中国古代石拱桥的建筑特色。每个桥墩都是离河底2米高,均超出桥身2米,并且呈底宽2.7米,高2.3米的等腰三角形,目的是为了减小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姬昌桥所用的石料,都是就地取材,耐风化,加工好的红稗石。以前,桥面两侧设有石墩作护栏,后改为钢筋混凝土浇筑的护栏,均为高50厘米,上宽30厘米,下宽50厘米。1949年以后,姬昌桥多次被损坏,又多次被修复。

现在,桥身和桥墩上都生长着一些冬青、马桑、杨槐等植物,最高的植株可达5米,最大直径在10至15厘米之间。桥东头北侧,距桥面20厘米,桥基60厘米之间的桥身上,生长着一株高20多米,胸径40厘米的大杨槐树,其根部紧贴在桥身处,最大直径为85厘米,最小直径为20厘米,裸露的树根呈东西向,长130厘米,除此之外,所有的主根和须根,都全部钻进了桥身里。

1958年7月,为解决清镇矿产资源的外运问题,国家以民办公助的方式,建成了成昆铁路支线湖林(花溪区湖潮乡至清镇市站街镇林歹)铁路,全长36.5公里,在猫跳河姬昌桥以北400多米处,修建了猫跳河铁路大桥,桥长144米。

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古老的姬昌桥满足不了日益发展的交通运输业的需要,1995年,公路部门在古桥以南150米处,新建了一座钢筋混凝土厢形双拱桥,长219米,宽11米,仍然取名为姬昌桥。

如今,在红枫湖大坝以南的猫跳河上,形成了古老的石拱桥和铁路桥、钢筋混凝土桥同时并存的一道独特景观。

「蜈蚣桥」

离修文县城约15公里,横跨东北,桥长60多米、高约10米、宽10多米,由3孔拱桥组成,每孔跨度约为8米,桥面可容2辆大货车并排通过。

据史料记载,蜈蚣桥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为水西(今毕节、六盘水一带)彝族首领奢香夫人所建。奢香夫人受朱元璋封赏后,回到贵州造福百姓,辟“九驿十桥”建官道。其中,龙场驿(今修文县城)为首驿,蜈蚣桥则为首桥。此桥系古代龙场驿(今修文)至六广驿(今六广)至毕节的官道要津。1982年,蜈蚣桥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蜈蚣桥始建于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为水西(今毕节、六盘水一带)彝族首领奢香夫人所建。

蜈蚣桥工程宏大,修建技术精湛,虽全由石块建成,却历经600多载风雨不摧,巍然屹立,两侧石栏板上的云纹雕饰依然可见,望柱、石狮仍存。如今,该桥仍在为两岸人民造福,两岸人民仍靠这座桥往来。

「洛望河大桥」

位于贵阳市开阳县,为双曲拱桥,桥长108米,于1968年3月开工,1969年5月竣工。

「松柏山大桥」

位于松柏山水库大坝之下,是贵州桥梁创建时修建的第一座桥,是当时国内最大跨径的石拱桥,为空腹式拱桥,全桥长100米,采用吊安钢拱支架施工工艺,于1958年10月开工,1959年12月竣工。

「摆古桥」

又叫做井边桥,虽是一单孔石桥,但水流不断。摆古村前一口大井汩汩流出,终年不断,水极为清澈,并通过多台水车灌溉着摆古大片土地。该桥位于燕楼乡摆古村连接大寨至安顺平坝县马场镇林卡村一条约3公里长的石道上。该桥为单拱,直径达5.6米、长约7米、宽近3米,桥面离溪面约3米,桥面以青石铺砌,桥头原立有桥碑一块,可惜已毁,桥上两侧原有桥栏也遭到破坏。此桥后经过当地村民修缮,至今仍被使用。

「乌江跨江大桥」

息烽至金沙公路,总投资12572万元,大桥设计为悬索桥,项目分为主桥、引桥和两岸引道工程,其中,主桥总长426.5米,路基宽7.5米。长期以来,受乌江天险阻隔,息烽磷煤精细化工基地从金沙县购原煤,需绕道遵义,运输里程长、运输成本高。该大桥建成后,打通了能源通道的瓶颈,直接缩短原煤运输近百公里。

此外,还有一些南明河景观桥,如2007年中天城投在建“未来方舟”城市综合体时,在南明河下游7公里河段,修建了4座不同造型的乳白色钢结构桥梁,为母亲河增添了美色。

南明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