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依山傍水贵阳城
所属图书:《南明河的故事》 出版日期:2016-11-01文章字数:字

第二节 依山傍水贵阳城

水,是人类和城市发展的根本和源头,是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人类自诞生之日起就与水结下不解之缘,在与水的交融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书写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自古以来,贵阳是多民族的人文大通道和定居点,筑城人多滨水而居,创建了灿烂的贵阳文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精神,构成了水文化的深刻底蕴。贵阳“富水绕前,贵山拥后,沃野中启,复岭四塞”。南明河是贵阳城市发展的依托。它不仅在生活上对贵阳赐予丰厚,还对贵阳经济、文化、历史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力。

在战争频繁的古代,建筑城市首先考虑的是战争的需要。南明河是城市防护的天然屏障,“贵阳城”以南明河为护城河逐渐发展起来。

贵阳有城墙,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根据史书记载,在元军未到贵阳之前,贵阳已经有了城。不过,当时的贵阳还被中原视为蛮荒之地,人烟稀少,城墙非常简陋,只是土筑而成。

到了元代,贵阳城称为顺元城,又叫贵州城。依然是一座土城。城址狭小,城墙不厚。这座小城的位置在今城区的南部,范围南边起于南明河北岸的大南门,东边至今天的老东门,西边至今天的大西门,北边至今天的勇烈路口(原名王家巷口,即钟鼓楼所在地)。元代在今天的都司路上,还设立了八番顺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但是由于交通阻隔,加上原始经济的落后,顺元城还是略显荒凉。

明初,汉族大规模移民,特别是实行卫所屯田制,人口增加,农业生产技术改进,社会经济稍有进步,为贵阳的城市发展提供了条件。

当时,汉族移民以屯田士兵身份大批进入贵阳,他们带来了贵阳原先没有的农业生产技术、生产工具,使贵阳原始落后的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屯田士兵“三分守城,七分在屯住种”。洪武年间在南明河南岸,已经有阿秧苗、河弯寨、石厂坡、小桥边等地名和村寨。汉族军人和百姓耕种的田土与本土少数民族耕种的田土犬牙交错,南明河水浇灌着两岸稻谷飘香的良田。

在屯田制下,以百户为单位建起了龙洞堡、锦屯堡、龙井堡(在今省军区所在地)、八里屯等屯堡。屯堡成为汉族移民的根据地,农业生产的大本营,民族融合的接触点。

明代设立了贵州都指挥使司和贵州卫指挥使司,还设立了贡院、僧纲司、丰济仓、养济院等机构;除官府外,还有大兴寺、关羽庙、忠烈宫、永祥寺、夏国公祠等寺庙。在南明河北岸的贵阳城,人口聚集,房屋不断增多,商业贸易率先在这里发展;同时,街道也最先在这里次第形成。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贵阳老城已经满足不了发展的需要。明代开始大规模地兴建贵阳城,逐渐形成了包括老城(内城)、新城(外城)石砌城墙的城市格局。

第一次开始大规模兴建贵阳城,是在明初的洪武十五年(1382年)。拓建者为镇远侯顾成,他在顺元城的基础上进行拓建,北面已抵达今喷水池。这次拓建,是将原先的土城墙改为石砌的城墙,称为老城(内城)。而且还修建城门、月楼、垛口、水关等设施。石城周围九里七分,高二丈二尺,城基宽两丈,共有五座城门:东面称武胜门(俗称老东门),南面称朝京门(俗称大南门),西南面为德化门(俗称次南门),西面称圣泉门(俗称大西门),北面为柔远门(俗称北门)。

第二次大规模兴建贵阳城,是在明朝天启六年(1626年)。这时,北门外居民集聚,形成了普定街(今黔灵西路)、仁寿街(今黔灵东路)。这次兴建,是出于城市防守的需要,也出于柔远门居民增加的实际需求。修建的新城(外城),也是石砌城墙,在老城北门外用石头砌外城六百余丈,新修四座城门:六广门,威清门,洪边门、小东门。

威清门旧貌

经过洪武和天启年间两次大规模修建,贵阳城已全部建成,包括内城和外城两部分,中间以柔远门(即北门)相通,共有九座城门,就是老百姓所称的老东门、大南门、次南门、大西门、北门、威清门、六广门、洪边门、新东门(即小东门)。整个贵阳城呈南北长,东西短的不规则椭圆形。

原先,贵阳市民以为整个贵阳城的北门是老城的柔远门。其实不是,整个贵阳城的北门是六广门。

清代,多次对新城老城进行补修。到了光绪初年,贵阳官绅商民等捐资对新城重修,城墙全部用石重砌,老城塌陷处也进行修补。这时的贵阳城,虽然还是一座边远小城,但已是灯火万家。

民国时期,城堡的军事防守作用已经逐步退化,城墙反而有碍交通。为了修建城内马路,老城一带隔离新城的城墙被全部撤除。民国中期,修建大西、威清、六广各门穹洞,撤去各城门上的谯楼,改修碉堡,又在大西门侧另辟一中山门。之后撤除大南门月城,辟为广场,又封闭原来的南门,在侧面另辟中山门。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在今中山路中段,从小十字起修建马路,将原老城东门侧城墙拆开一个口,使中山路延伸,一直接通环城马路。抗日战争期间,贵阳成为后方重镇,大量移民涌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为了有利于交通和疏散,贵阳城的城墙被撤除若干段,增加了不少出口。贵阳城市建设也有了较大的发展。

南明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