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广灵染色剪纸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美术.上》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广灵染色剪纸

广灵染色剪纸名片

姓  名

出生年月

头  衔

分布区域

简  介

广灵剪纸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初唐,“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正是诗人李商隐对当时广灵剪纸的真实写照,它的形成大约在明代,独特风格的成熟期则在清道光年间。

广灵剪纸是刀刻宣纸、品色点染而成的彩色剪纸,在中国三大剪纸流派中属华北流派,且是华北流派的点睛之作,具有独有的特征:首先,广灵剪纸是刻而非剪,比一般用剪刀制作剪纸的效率高;其次,广灵剪纸用色自如,点染一幅作品用色最多可达30余种,可以达到绘画与剪纸的双重效果;三是染色时,在酒剂作用下可以做深色在浅色之上或不同色块之间互不干扰的处理,能达到自然的烟染效果。

广灵染色剪纸的制作要经过设计图样、拨样、熏样或晒样、刻制、剪裁、染色等工序。第一步为起画稿,在白纸上起稿时要将画面中线条之间不连接的地方合理地连接上,接着用墨笔描图。第二步是把纸张裁好,放在画稿的下面,然后用订书钉或纸捻针线把它固定在一起,放在刻制桌的蜡版上面。第三步刻制,从画稿的中央部分往外刻,先刻细部,后刻其他地方,如刻人物时先从五官和衣纹刻起,逐渐往外进行,最后剪刻外缘。剪刻完后取下所钉的固定钉子或线,用小镊子慢慢地把作品一张一张地揭开。

广灵剪纸文化底蕴深厚,以刀刻为主,剪裁为辅,阴刻阳镂结合,刀法细腻,深浅色相间,冷暖色调对比,艺术风格鲜明,想象力生动,表现力传神,用料与染色考究,包装制作精细,在世界剪纸艺术长廊中独树一帜。

《十二生肖》广灵染色剪纸

广灵染色剪纸线条清晰明快、舒展、光滑,色调对比强烈,晕染考究。在这幅《十二生肖》剪纸作品中,以动物作为主体,周围配以植物进行点缀,构图主次分明,动物羽毛排列均匀,一丝不断,突出了毛发的质感,整幅作品色彩热闹喜庆,最为精美的是每幅作品中的晕染部分,颜色自然晕开,仿若水墨画的效果。

知识点击

中国民间剪纸三大流派

中国民间剪纸按地域特征可分为三大流派,即南派、北派和江浙派。

(一)南派剪纸以广东佛山剪纸、湖北民间剪纸和福建民间剪纸为代表。佛山剪纸源于宋代,盛在明清,有剪有刻,以刻为主。利用佛山名特产铜箔和色纸作材料,并且发展了凿、衬、印、手绘等多种剪刻技法。佛山剪纸具有构图严谨、形象娟秀、色彩丰富、苍劲豪放的独特地方风格。

湖北剪纸多以刀代剪,多用于绣花花样。剪纸制作讲究线条舒畅、精巧细致。纹样变化极富想象力,善于在有限的空间内填充理想的纹样,把民间喜闻乐见的吉祥题材,运用多种装饰手法展现得栩栩如生。

福建剪纸以漳浦剪纸最为源远流长,在唐宋时期已颇为活跃,漳浦剪纸以阳刻为主,阴剪为辅,阳剪和阴剪相辅相成,使整个画面错落有致,层次分明。技法纤巧细腻,对羽毛、花瓣等的表现处理得极为精细入微。

(二)北派剪纸以山西剪纸、广灵剪纸、陕西剪纸以及山东剪纸最具特色。

山西剪纸中属中阳剪纸最为重要,是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古老的民间风俗和文化传统的历史缩影。中阳剪纸在造型上继承了秦汉时代的艺术古风,并依然保留着淳朴粗犷的原始艺术特征。

广灵剪纸可追溯至唐初时期,属于剪纸中的“染色刻纸”类,图案处理以阳刻为主,阴刻为辅,刻制精巧、造型写实、色彩艳丽、线条纤细、刀法细腻。在世界剪纸艺术长廊中独树一帜。

陕西剪纸在构图上属于平视构图,富有装饰化效果。陕西剪纸的风格分为粗细两派,陕北剪纸以单色剪纸为主,造型简洁质朴、注重夸张变形,传承着古老的审美情趣和造型观念;在陕北的靖边、安边、定边,人们称“三边剪纸”,剪纸变成了另一种风格,纤细入微,小巧玲珑,小中见大,刻画精到。

山东剪纸多用作装饰,既有北方的淳厚朴实,又不失细腻与秀丽。常用块面来表达,巧拙并施,构图讲求对称、均衡、稳重,具有强烈的装饰性。

(三)江浙派主要指江苏扬州剪纸与浙江民间剪纸。

浙江民间剪纸因工艺精细而闻名,以戏曲故事、边饰图案、吉祥文字为主,营造出色彩斑斓的光影效果。

扬州剪纸的材料是手工宣纸,以安徽手抄宣为主,薄厚适中,无染色,质地平整。剪纸工具为剪刀一把,刀刃稍长,刃口锋利。剪好的作品用墨纸作衬底,黑白分明,朴素淡雅,独树一帜。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美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