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湖南渔鼓的发展与演变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曲艺之美》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湖南渔鼓的发展与演变

清康熙十年,湖南诗人王夫之(1619—1692),仿照元末明初武当山道士张三丰的《四时道情》《五更道情》《无树根》等,创作了《愚鼓词》27首,用以表达个人情感。其中,在《遣兴诗》中这样写道:“珍重智灯逢暗室,凄凉愚鼓背人敲。”这里的愚鼓指的是渔鼓。衡阳渔鼓艺人行会组织也因此取名“化愚堂”。

同治年间,据《安仁县志》写道:“县境渔鼓演唱,一曰源于元代鼓板,二曰明代弹词。”这篇记载虽然在谈论渔鼓的源头,但同时也说明了同治时期,渔鼓在当地十分流行了。

关于当时的民间艺人,有这样的传闻。道咸年间,有一位名叫张跛的,打渔鼓简板唱道情在长沙很出名,尤其擅长《刘伶醉酒》。长沙文人杨恩寿还因此写下了《张跛小传》,认为张的演唱技巧可以与柳敬亭相提而论。与张跛同一时期的还有衡阳的魏祥和。魏祥和在江东岸开了一家茶楼,经常打渔鼓说故事,每晚收听书费。他擅长《封神榜》《水浒传》《三国演义》等长篇故事,唱腔被人称为“道情腔”。同治年间,魏祥和的徒弟魏书亭不仅在行腔上用衡阳方言进行了改革,而且将一人演唱的形式改为两人演唱,即一人弹小三弦,一人打渔鼓筒。

由于湖南省境内的方言种类多,渔鼓、道情的唱腔也形成了不同风格。一支以衡州渔鼓为代表,主要流行于湘方言区,包括湘江流域的湘中、湘南,往西到邵阳、娄底一带,西南到零陵乃至广西桂林,往南到郴州地区;第二支以澧州渔鼓为代表,主要流行于澧水、沅水等北方官话西南方言区,还包括湖北、四川边界地区,还有东部的赣客方言区。尤其是在清同治、光绪以后,湘中、湘南地区的渔鼓使用了三弦和月琴伴奏,湘西、湘北的渔鼓在使用渔鼓筒和简板的基础上,还使用了小镲。

同光年间,曾国藩的湘军衣锦还乡,经常出入茶楼酒馆,促使大量的渔鼓艺人进入城镇卖唱。出名的艺人有,邵阳的杨天禄,他设计了一种一人能打渔鼓筒、小锣等多种乐器的“渔鼓架”;澧州的马开地唱词讲究,被称为“美笛子”,成为澧州大鼓很有影响力的艺人之一等等。

清代末年,湖南农村萧条。为了谋生,渔鼓艺人与民间皮影班搭班演唱,在皮影开始演出前加唱渔鼓,或白天唱渔鼓、晚上唱皮影,促进了渔鼓与皮影戏之间的合流。表现在:其一,出现了用文字写成的底本,即“桥本”。“桥本”的出现和通用,有利于渔鼓借鉴皮影戏的剧目,从而丰富了曲目;丰富了唱腔和板式变化,用于刻画不同人物性格类型;另外,增加了代言体成分,突出了一人多角的表演特色。

民国时期,湖南战火连年,大量的民间艺人由农村进入城市,渔鼓出现了职业艺人、行会组织,并在庙会公祠、茶楼酒肆等场所坐馆演唱。这一时期的行会组织有长沙的“湘子会”,衡山的“老郎会”,湘潭的“永湘八仙会”,有固定的会址和明确的规章。演唱场所有长沙火宫殿、天符庙,衡阳的雨花亭、大码头,澧县文庙,邵阳下河街,衡山石湾、荒草渡等等。而没有进入到城市的农村渔鼓艺人,一般是沿街卖唱,或者应邀上门的演唱形式。

新中国成立以后,各市、县的文化馆成立了艺人管理委员会,举办向民间艺人学习的学习班。各地成立了自负盈亏的班社组织,对渔鼓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1952年,在中南戏曲观摩会上,祁东的邹祖西演唱了《廖仁福的互助组》,渔鼓首次登上了舞台。1958年,在首届全国曲艺会演上,何纪光演唱的《小红军》、伍嵩皋的《歌唱齐昌栋》,受到了观众的好评。“文革”时期,曲艺团队解散,有的艺人重回农村务农。70年代中期才开始在文艺会演中演出。同时,文化馆的干部投入到渔鼓改革和创作的队伍中来。他们按照传统的曲调编写新唱词,比如《军民鱼水情》《智取炮楼》;或在原来的曲调上,借鉴其他戏曲和民歌的旋律进行改革,如《找妈妈》《叫妹子炮轰金银坡》《红小兵英勇救列车》《草房红灯》等。渔鼓民间艺人逐渐开始公开演唱,有澧县的李金楚、周子房,邵阳的吴彩春,祁东的邹祖西、邓福生,衡南的肖祖良,衡山的曹德贵,他们活跃在农村乡镇。

(注: 渔鼓艺人邹祖西(图片选自《中国曲艺志》))

许多文化馆恢复了渔鼓队的活动,创作了大量新曲目。近年来,很多渔鼓爱好者成立了渔鼓队,活跃在农村喜丧民俗活动中,受到当地人的欢迎。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曲艺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