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拔罐
所属图书:《济世救命之方:中国医学奥秘》 出版日期:2013-11-01文章字数:字

拔罐

拔罐法又名“火罐气”、“吸筒疗法”,这是一种以杯罐作工具,借热力排去其中的空气产生负压,使吸着于皮肤,造成郁血现象的一种疗法。古代医家在治疗疮疡脓肿时用它来吸血排脓,后来又扩大应用于肺痨、风湿等内科疾病。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老祖先就已经开始应用拔罐了,古人是利用动物的角来做吸拔的工具,因此拔罐又叫做“角法”。后来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又提到用角法来治疗脱肿,只是当时已经改为牛角。到了隋唐时期,拔罐的工具有了突破性进展,人们开始用削制加工的竹罐来代替兽角,因为竹罐质地轻巧,吸拔力强,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疗效果。王焘的《外台秘要》也明确指出了拔罐的部位和方法,即“以墨点上记之。取三指大青竹筒,长寸半,一头留节,无节头削令薄似剑。煮此筒数沸,及热出筒,笼墨点处按之”。

元代医家萨谦斋所撰的《瑞竹堂经验方》中曾提到,拔罐所用的器具以慈竹为之,并用捂被子、白饭一起和竹筒煮后再用,而且要趁热安于病人的患处。这说明在宋金元时期已经开始用竹罐代替兽角,用“吸筒法”代替“角法”,这方法也进行了热处理,这样可以发挥吸拔和药物外治的双重作用。

到了明代,拔罐已经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当时一些主要外科著作几乎都列有此法,主要用于吸拔脓血,治疗痈肿。在吸拔方法上,用得较多的是将竹罐直接在多味中药煎熬后的汁液中,煮沸直接吸拔。所以,竹罐又称为药筒。清代的时候开始采用陶土烧制成的陶罐,并正式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火罐”一词。在拔罐的方法上先把纸点燃,投入罐中,然后立即将罐合于患处,同时,一改以往以病灶区作为拔罐部位,采用吸拔穴位来提高治疗效果。

由此可见,拔罐并不是现代人突然发明出来的,而是从遥远的古代就开始一点点的形成,一点点改进而流传至今。拔罐不仅可以用于我们所熟悉的病痛,同时有记载还指出,它还可以用来治疗狂犬病。《医宗金鉴》中指出,在咬伤处,“急用大嘴砂酒壶一个,内盛于热酒,烫极热,去酒以酒壶嘴向咬处,如拔火罐样,吸尽恶血为度,击破自落”。

拔罐应用广泛,是因为它具有许多良好的作用。首先有利于减肥:这是因为火罐内压对局部部位的吸拔,能疏通经络,平衡气血,调整内分泌,加速血液及淋巴液循环,促进胃肠蠕动,从而改善消化功能,使机体新陈代谢加快,产热及脂肪消耗增加,既可减去体表脂肪,又可减去体内深层脂肪,从而达到安全、保健、快速减肥的目的。其次,有利于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通过排气造成罐内负压,罐缘可以紧紧附着于皮肤表面,牵拉了神经、肌肉、血管以及皮下的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反应,调节血管舒缩功能和血管壁的通透性,从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再次,可以排除体内毒素。拔罐负压的强大吸拔力可使汗毛孔充分张开,汗腺和皮脂腺的功能受到刺激而加强,皮肤表层衰老细胞脱落,从而使体内毒素、废物得以加速排出。最后,拔罐还有退热作用。当人体受风、寒、暑、湿、燥、火(六邪气)等外界侵袭或跌打损伤后,即可扰乱脏腑的正常生理功能,产生瘀血、气滞、痰涎、宿食、水浊、邪火,这些致病因子通过人体经络走窜于全身,并充斥于经络上的穴位,打乱了气血的运行,致使气血凝滞。拔罐可祛除人体六邪气,通气通血、舒经活络,它的温热作用可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

但是拔罐并不是适合所有的病症,它也有很多注意事项,例如拔罐之后不能马上洗澡,拔罐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要适度,同一位置也不能反复的拔罐等。所以人们如果觉得身体劳累,疼痛的话可以选择拔罐治疗,但一定要遵循医生的指导,不可以盲目自己进行治疗。

【知识链接】

患有以下疾病的患者请勿尝试拔罐,否则可能引起问题:1.重度心脏病、或身上有金属物质的;2.有出血倾向的、出血史的、开放性骨折、败血症、血友病等;3.全身浮肿,急性外伤性骨折;4.全身皮肤病或局部皮损(如皮肤过敏或溃疡破裂处);5.极度衰弱、消瘦、皮肤失去弹力者;6.高热不退、抽搐、痉挛;7.心尖区、体表大动脉搏动及静脉曲张部;8.瘰疬、疝气处;9.肝炎、活动性肺结核等传染病;10.精神分裂症、抽搐、高度神经质及不合作者;11.女性经期、四个月以上之孕妇。六岁以下之儿童及七十岁以上之老人。12.前后二阴。虽不是绝对禁忌,但应选择小口径的管子,拔罐数目要少,距离要远,操作时应特别慎重。

济世救命之方:中国医学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