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法医之祖——宋慈
所属图书:《济世救命之方:中国医学奥秘》 出版日期:2013-11-01文章字数:字

法医之祖——宋慈

宋慈像

宋慈,字惠父,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宋慈生于官宦世家,其家族中人均为官清廉,一心为民,他的父亲给他起名为“慈惠父”,意思是希望他以后成为一名清廉、慈善的百姓父母官。宋慈在工作中因为严谨负责的办事态度和卓著的法医鉴定技术被誉为“法医学之父”。宋慈开创了“法医鉴定学”,撰写的《洗冤集录》系统记载了法医鉴定中的各种方法,为中西方的法医鉴定学奠定了基础。

一、为官之态度

在宋慈当地的衙门的办事武士,一般都是新上任的,并无什么经验,而且处理案件也是草草了事,遇到尸体发臭的现象时,也是掩鼻而逃,更别提仔细验尸了。所以在当时有很多冤假错案发生。宋慈对此现象非常不满,他认为为官就应该态度严谨,不能因为觉得尸体可怕或者腐烂发臭就不认真做事,他主张即使再炎热的夏天,尸体已经腐烂发臭的情况下,也不能敷衍了事,而是要认真的查看尸体的情况,为查案寻找足够的证据,绝不能因为态度问题,冤枉一个好人,也不能因为马虎放过一个坏人。

二、验尸之求真

在宋代的时候封建思想比较顽固,那个时候人们为了避嫌在验尸的时候都会将尸体的私密处遮盖起来,禁止查看。然而,宋慈认为有些案件可能需要验证尸体的私密处才能得到答案,尤其是妇人的尸体,凶手可能会将针、刀从妇人的私密处插入肚子以取其性命,因此不能由于封建迷信就错失查找真相的机会。并且,对于富人家的小姐和婢女,为了避嫌,更应该在光天化日、在百姓的注目之下验尸。宋慈的这种思想在当时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思想盛行的背景下是难能可贵的。事实也证明,宋慈破除封建的枷锁,勇于探究真理的精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如果没有宋慈的这种精神,也就不会有法医学上的著名专注《洗冤集录》了。

三、晒镰刀知真凶

《洗冤集录》中记录了一些刑事案例和检验手段,虽然有的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但当时的确是非常有效的检验手段,令人拍案叫绝。在书中记载了一个晒镰刀的故事,一位男子被人所杀,全身有十多处砍伤,宋慈根据伤口判断是被镰刀所伤,并且男子随身衣物钱财并无损失,因此判断为仇杀。于是他让男子周围的邻居把自己的镰刀都拿出来放在阳光下,当时正值盛夏,不一会儿,就有很多苍蝇在其中一把镰刀上徘徊。宋慈因此判断,那把镰刀的主人就是杀人凶手,因为苍蝇嗜血,镰刀上还残留有血腥气,所以会有很多苍蝇聚集起来。在证据面前,凶手之后认罪。

四、蒸骨验伤

《洗冤集录》还记录了蒸骨验伤的方法,把一具尸骨洗净,用细麻绳串好,按次序摆放到竹席之上。挖出一个长5尺、宽3尺、深2尺的地窖,里面堆放柴炭,将地窖四壁烧红,除去炭火,泼入好酒二升、酸醋五升,乘着地窖里升起的热气,把尸骨抬放到地窖中,盖上草垫,大约一个时辰以后,取出尸骨,放在明亮处,迎着太阳撑开一把红油伞,进行尸骨的检验。“若骨上有被打处,即有红色微荫,骨断处其接续两头各有血晕色。再以有痕骨照日看,红则是生前被打分明。骨上若无血荫,有损折乃死后痕。”死者生前的死因就在红油伞下展现,现代科学证明了红油伞吸收了阳光的部分射线,因此可以使人们看到事情的真相。

宋慈死的时候享年64岁,宋理宗亲自为他撰写墓碑,以纪念他卓著的功勋。宋慈所留下的《洗冤集录》已经被译成朝、日、法、英、德等多国文字,其中记载的各种检验方法仍为现代法医学习之典范,并且书中所说的“不听陈述只听天”的求真务实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后世推崇的。

【知识链接】

《洗冤集录》是中国古代法医学著作,南宋宋慈著,刊于宋淳祐七年(公元1247),同时也是世界上现存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它比国外最早由意大利人菲德里写的法医著作要早350多年。《洗冤集录》内容非常丰富,记述了人体解剖、检验尸体、勘察现场、鉴定死伤原因、自杀或谋杀的各种现象、各种毒物和急救、解毒方法等十分广泛的内容;它区别溺死、自缢与假自缢、自刑与杀伤、火死与假火死的方法,至今还在应用;它记载的洗尸法、人工呼吸法、迎日隔伞验伤以及银针验毒、明矾蛋白解砒霜中毒等都很合乎科学道理。

济世救命之方:中国医学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