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摩教雕塑艺术
所属图书:《布依族摩教艺术研究》 出版日期:2015-04-01文章字数:字

三、摩教雕塑艺术

雕塑,又称雕刻,从技法看,包括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雕塑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并且其起源与宗教信仰有紧密联系。

云南布依族旗幡画局部

据史前考古资料,人类最早的雕塑品在2~3万年前即已产生。法国、奥地利、意大利、捷克、苏联、埃及、希腊、土耳其和印度等国相继发现了大量的小型妇女雕像。这些雕像被称为“母神”,据测定,这些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作品。它们构成了奥瑞纳文化的代表性作品。这些作品绝大多数被处理为裸体,女性特征被极度夸张。通常有一对庞大的高高耸起的乳房,滚圆的孕育着生命的腹部,以及丰腴宽阔的臀部。在夸张的同时却又省略了与女性生育无关的部位,如,通常没有胳膊,或雕刻得很模糊;没有脚,大腿合并在一起;头部往往只刻划出概括的球形,面目不清,不见眼、口、鼻、耳……对母神雕刻的这些特点,有人认为这反映了原始人类对生命的礼赞或对母性的崇拜。前者似乎过于诗意了。后者虽有道理,但还是令人不够满意。在笔者看来,母神雕像的产生还是出于某种巫术目的。它或是祈求生育,或是祈求母神的庇佑。而祈求生育的可能性更大。对女性特征的突出,尤其是对孕腹的夸张,实际是一种模仿巫术,原始人认为这可对妇女产生影响,使妇女怀孕。原始社会婴儿成活率低,要保证足够的人口和劳力数量只能靠生育。因而乞求生育正是当时人类社会实践活动所需要的。

布依族摩教雕塑艺术就是一种反映摩教信仰的造型艺术。其中的雕,有木雕和石雕两种,且以木雕作品最丰富,最具特色。而塑,主要有面塑。

(一)木雕

木雕主要作品是面具,具有较高水平。流行于安顺市的“泰山”木雕面具别具特色。以丁香木或者白杨木为材料,将圆木对半破开,用半圆弧形作刻坯,雕出造型狰狞的“泰山”形象,不是用来戴在头上表演傩戏的,而是高悬于门庭之上,用以辟邪、镇宅、保平安,其作用类似汉族的门神。“泰山”眼珠幽黑外突,瞋目怒视前方,目光威风慑人,张开血红大嘴,伸出反卷的舌头夹着一把利剑,稚拙而粗犷。其造型狰狞恐怖。“泰山”称谓的来源,与汉族对“泰山石敢当”的信仰有关联,反映了汉族民间文化对布依族民间文化的影响,但对石神和门神的信仰崇拜是布依族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泰山”信仰是布依族固有文化与汉文化结合的产物。

摩教木雕艺术中的面具,最多的是宗教戏剧面具和具有信仰内涵的民俗类舞蹈与戏剧面具。

宗教戏剧类面具,即传统摩教仪式上表演傩戏时所戴的面具。册亨哑面傩戏面具和荔波做祧仪式表演傩戏所戴的面具,都属此类。册亨哑面傩戏面具制作方法相对简单,属于纸竹工艺品制作方法。而荔波做祧仪式活动表演傩戏时所戴面具则用雕刻工艺,其形象根据经书中对各种神的描绘雕刻和绘制而成。大多为一神一像,也有多神一像的。如三元神像中的唐、葛、周本是同母异父兄弟,一文一武一医,多数为三神共一像,也有的按文、武、医各塑一像。面具形象生动传神,栩栩如生,有很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和艺术价值。

具有信仰内涵的民俗类舞蹈与戏剧面具,有狮舞面具和地戏面具。

荔波生育傩面具

狮舞面具

狮舞表演是布依族民间一种流行面较广的民俗活动,黔西南兴义、兴仁、安龙、册亨等地还流行高台舞狮,表演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情景,各角色要戴上面具表演。地戏本来是安顺、平坝等地汉族民间表演的一种戏剧形式,学术界称为“军傩”,是明代洪武年间随着明王朝屯守贵州的部队进入贵州的。军傩在军队中表演,具有驱邪和军事操练等功能和含义,随着历史演进,逐步褪去军事色彩,成为一种具有信仰含义的民俗艺术活动,并逐渐传入平坝、清镇、贵阳一些布依族村寨。可以说,布依族中的舞狮和地戏都是汉文化影响的结果,但它所含有的信仰因素与摩教信仰具有某种共通性,于是被纳入布依族文化系统后,成为了承载和表现摩教信仰的一种载体。布依族的舞狮主要在春节期间、新居落成、丧葬仪式活动等时间及场合表演,地戏也主要在春节期间表演,两种表演都有驱邪、纳祥等信仰含义。

舞狮面具运用夸张手法表现角色性格特征,色彩丰富,面部图案装饰性强。地戏面具也根据剧中人物的性格特征,用刚、柔、粗、细、阴、阳不同的刀法刻制而成,以红、绿、白、黑等色涂绘,造型庄严稚拙,简洁传神。

(二)面塑

在摩教雕塑中,还有一种用米面做成的食品面塑,有人物、动物,瓜果、蔬菜等形象,皆栩栩如生。这类面塑作品是丧葬仪式上的供品,是送给亡灵在“旁仙”、“旁拜”享用的。作品能抓住人物、动物或各类蔬菜果品的基本特征,造型准确生动,并以彩色颜料在相应部位描绘,给人栩栩如生的感觉。

面塑供品

布依族摩教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