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龙里苗族服饰中民俗文化传承浅述
所属图书:《龙里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出版日期:2017-12-01文章字数:4638字

龙里苗族服饰中民俗文化传承浅述

苗族服饰文化和苗族其他文化一样都有一个进化演变的过程,对这个过程进行探讨,才能明白古代苗族服饰的本来面目。弄清楚苗族古人的服饰真相,我们就可以清晰地看出龙里苗族服饰中民族习俗的文化传承和底蕴。

由于古代语言文字不发达的局限性,以及朴素唯物主义观念中的拜神理念,记事者以神话传奇的笔触描述苗族古人的形象就不足为奇了。在认识苗族古人服饰本来面目的过程中,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对“九黎”述说的观念对我们分析、推演苗族服饰的演变和传承十分重要。范文澜认为,九黎大概联合九个部落,每个部落各包含有九个兄弟族,共八十一个兄弟族。蚩尤是九黎的首领,兄弟八十一人,即八十一个氏族酋长。神话里说他们全是兽身人语,吃沙石,铜头铁额,耳上生毛硬如剑戟,头有角能触人。这大概是以猛兽为图腾,勇悍善斗的强大部落。按照范文澜先生的述说“九黎”是以“猛兽为图腾”的善斗部落。换句话说,古籍记述苗族古人的形象其实就是苗族古人的衣着装饰。

《太白阴经》记载:“伏羲以木为兵,神农以石为兵,蚩尤以金为兵。”《太白阴经》的记载说明蚩尤的年代已经脱离了新石器时代,进入人类历史的陶、铜、铁时期。《管子·地数》中记载:“葛卢之山发而出水,金从之,蚩尤受而制之,以为剑铠矛戟,是岁相兼者诸侯九。”管仲的记述充分说明蚩尤部落是掌握冶炼技术比较早的部落之一。他从流沙中拾起铜矿石,冶炼铜。制成兵器和铠甲,兼并其他部落。既然蚩尤首先掌握冶炼技术,冶炼铜。那么对他形象的描写就容易理解了。《太平御览·皇帝轩辕氏》记载:“皇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述异记》记载:“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这里把蚩尤写成人语兽身,铜头铁额,是一种贬斥神异的写法。但也是记载苗族服饰最早的文字。“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应该是范文澜先生所说,苗族用猛兽的图案作服饰。用铜制帽子、面具。耳鬓如剑戟,应该是金属护耳一类的饰品,也就是说蚩尤耳鬓的防护饰品的样子像宝剑或铁戟形状。人的太阳穴是身体的一个薄弱点,在冷兵器时代,是特别注意防护的部位,从古代战将的头盔制作就能十分明显地看出这一点。按《述异记》的记载“头有角”就是蚩尤在帽子上安装了一双牛角或独角的装饰。“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是说在械斗中蚩尤利用安装的铜牛角作武器顶人,人的肉体是无法对抗的。所以说人不能向。这大概是苗族斗牛习俗的根源。

《山海经》记载“三苗”首领时是这样描述的:“驩头,人面鸟喙,有翼……杖翼而行。”传说三苗是蚩尤的后裔。蚩尤战败以后,苗人被赶到边远荒凉的洞庭湖一带,后来发展壮大,被称为“三苗”,驩兜是三苗的首领。这里的人面鸟喙,同样是以金属制成鸟头样的帽子,械斗时鸟喙具有牛角相同的功能。有翼应该是用各种色彩的材料制作像披风、蝙蝠衫一类的服饰,当施展腾挪功夫的时候犹如飞行。所以说他“杖翼而行”。

《贵州通志·土民志》记载苗族古人服饰就比较具体,容易认识。其中记载:“九股苗在兴隆卫凯里司,本黑苗同类,武侯南征戮之殆尽,仅存九人,遂为九股散处,蔓延地广而族伙……而性尤剽悍,头戴铁盔,后无遮肩,前有护面两块即铸于盔,极重。身披铁铠如背搭,止及乳,下用铁链周身开如圈笼,缀于上。坐则缩,立则伸,约重三十斤。下用铁片缠腿,健者结束尚能左执木牌,右持标杆,口衔利刃,捷走如飞。”这一段叙述比较明了地阐述了苗族古人服饰的各种部件。

《苗族简史》记载明清时期的苗族服饰:多数苗族都穿贯首服,银角、银花饰头,戴耳环,身缀银饰,缀银铃,缠绑腿。这里叙述的苗族服饰比较接近现代的服饰。

龙里苗族现代服饰与《苗族简史》中叙述的基本相似。银头饰、贯首服、刺绣、蜡染等。从上述的记载中我们看到了苗族服饰的一个演变过程。从“九黎”“三苗”的“头有角”“铜头铁额”“兽身”演变到“九股”的“头戴铁盔”,从“九股”演变到明清时期“缀银铃,缠绑腿”。再演变至现在的,银、珠装饰,蜡染、刺绣等。都是几千年的几次大的进化演变。从现在苗族服饰中仍然可以明显地看到“蚩尤”“驩头”“九股”装束的存在,从苗族服饰的组合零件中更加明显地看出服饰文化的传承与文化底蕴。由此证明苗族服饰中蕴藏了丰富的民俗传承的文化内涵。

为了我们更加明白苗族古代服饰的进化演变,了解苗族服饰习俗传承的文化底蕴的内涵,更好地挖掘苗族服饰习俗传承的内在因素,换言之,就是苗族服饰为什么要这样而不是那样,使更多的苗族同胞知道自己服饰的来由和它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增强苗族的自豪感和荣誉感,更好地一起来传承和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我们将许多饰件一一分解对号介绍,就更能真实地反映出苗族服饰文化的传承习俗和文化底蕴,更加明显地看出苗族的服饰文化习俗传承的缔结与脉络。

苗族头饰

(注: “白裙苗”头饰)

(注: “小花苗”男子头饰)

(注: “印苗”头饰)

(注: “海葩苗”头饰)

(注: “红毡苗”头饰)

(注: “红毡苗”头饰)

以“白裙苗”头饰为例进行分析,“白裙苗”头饰,用料是白银。帽子由九块花牌组成。每一块下面一道堤岸钻3个小孔挂3个配饰。每一个配饰由一块方形压有六耳节图案的银片挂3个吊璎珞。往上是波纹荡漾的河流,河岸上是起伏的大地,骏马仰首跨步,手持兵器身着盔甲的武士跨着骏马。背景是茂盛鲜花盛开的草原。在帽子前面是一轮太阳在花丛中冉冉升起。

帽花,用白银制作,在每一朵花心镶嵌一颗彩珠。在万花丛中两只喜鹊含花象征吉祥。

帽子银花牌用三九之数,就是为了纪念“九黎”“三苗”“九股”等苗族祖先的部落。花纹图案河流,草原,鲜花盛开,纪念苗族的发源地长江、黄河下游之间的肥沃大地。骏马武士纪念苗族英勇善战的祖先。整个头饰戴在头上,就印证了古籍记载的铜头铁额、兽身人语的描述。只不过苗族祖先为了战争保护身体用的是铜铁盔甲,然而苗族的子孙是出于纪念和装饰使用银器。从一个头饰上就包含了苗族民俗丰厚的内涵和外延。

(注: “印苗”女子服饰)

(注: “红毡苗”女子服饰)

(注: “青苗”服饰)

(注: “印苗”男子服饰)

(注: “小花苗”女子服饰)

(注: “小花苗”男子服饰)

(注: “白裙苗”男子贯首服)

(注: 男子吊带)

(注: “白裙苗”女子贯首服)

苗族服饰(上衣)

以“白裙苗”的贯首服为例:“白裙苗”女装是前后背牌连在一起的贯首服。前背牌实质上是两块搭肩垂腰的胸牌,因为和后背牌连在一起所以通称背牌。背牌厚如皮革,加上精美的刺绣显得更为厚实。前面就像两块护胸铠甲和护肩。脚下缀以三层九束珠花,第一层三束,第二层四束,第三层两束。后背牌与前背牌一样长的一块长方形,上端刺绣与布宽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印形图案,就像护心的铠甲。余下部分绣上女子喜欢的花样。在印形下端正中缀一束珠花。衣领,老一辈以前是土锦制作,现在的年轻人有的使用机制花边制作。

从“白裙苗”的背牌制作结构不难看出具有三个突出的民俗传承。一是贯首服。二是珠花构成三九之数,代表了苗族兴盛时的“九黎”“三苗”和最惨淡的劫难“九股”。三是前后背牌形似铠甲。

男子贯首服(背牌)是彩色刺绣,厚如皮革。在上方开一尺许剪口,成贯首服。剪口下端至背牌下端的中间绣一方形图案,穿上后这个图案正好遮挡住人的心肺位置。在图案下方边沿缀五串珠子,珠子下面各缀一个银铃。背牌下方缀若干串珠,穿上遮住下背牌的一半。

男子下背牌用一方绿色布料绣上女子喜欢的花纹图案,没有什么讲究,由上往下在三分之一左右的地方横着缝上一条宽2~3厘米的土锦。在土锦下方缀满6寸长的珠串,每一条珠串末端缀一个银铃。在背牌的脚下缀满长短不一、排列有序的珠串,珠串末端各一个银铃。

吊带用宽约10厘米和与人从胯至脚等长的双层白布刺绣而成,上端有穿口,下端缀珠串银铃。穿背牌时穿在腰带上,挂于两侧,每边6条。

前面有一边长10厘米左右的方形刺绣,用彩线穿一角挂于项上,吊于胸前,相对在下的一角缀三五条10厘米左右的珠串,珠串下端各缀一个银铃。

从“白裙苗”男子的这个装束来看,正是《贵州通志·土民志》上记载的“九股苗……身披铁铠如背搭,止及乳,下用铁链周身开如圈笼,缀于上。坐则缩,立则伸”的写照。只不过用刺绣代替了铠甲,用珠串银铃、吊带代替了铁链。他们在吹芦笙跳月的时候珠串和吊带飞散开来正如圈笼。从他们的背牌和装束不难看出其具有丰富的民俗传承的文化内涵。

(注: “白裙苗”百褶裙)

(注: “印苗”男子百褶裙)

(注: “印苗”女子百褶裙)

(注: “海葩苗”百褶裙)

(注: “小花苗”百褶裙)

(注: “红毡苗”百褶裙)

百褶裙

裙子是中国自古以来妇女的装束。随着时代的不同,裙子样式反映出时代的特点也有差异。只有苗族的裙子始终不变,尽管在裙子的花色、辅助饰品上有增有减,图样变化。但是它的基本原型和做工没有改变,基本饰件没有改变。从许多古籍记载中都可以看到:苗族妇女着短裙仅及膝,青色土布百叠,有蜡染白色横纹一至三道不等,裙上饰品、刺绣飘带。从古籍记载看,这些与现代苗族裙子的制作产品基本一致。

人们要问,苗族裙子既费料,又费工(一条标准的绣带耗时30个工左右。“海葩苗”的一条绣带耗工150个左右),而且在封建社会几千年,民国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苗族(个别土司、头人、苗王除外)特别贫穷。为什么不跟其他民族一样做省时、省事、省料的裙子?(其他民族一般的裙子用布在四尺左右,人工制作约四小时,苗族的百褶裙要一丈五尺左右,蜡染、刺绣做好,只是制作百褶裙一般要四天左右。)由此可见,苗族的百褶裙不仅仅是为了穿着,而更深层的是纪念祖先的习俗传承。

据老人传说:最早的时候苗族用葛麻织布,将山上的葛藤用水浸泡,去粗皮和心,用皮下纤维捻成线织布,后来发现野红麻的纤维既长又牢实,就使用野红麻,再后来在湘西安居以后才栽青麻、种棉花。因为山居自己织的麻、棉土布不怕荆棘勾挂,耐磨。所以一直使用麻布或棉布。至于为什么不改变式样。老人只知道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不能改变,谁改变了,他就不是苗家子弟。这只是老人的遗训。这些遗训虽然不知道传承的含义,但是却知道习俗的传承不可更改。

《贵州通志·土民志》记载:“九股苗在兴隆卫凯里司……下用铁链周身开如圈笼,缀于上。坐则缩,立则伸。”下用铁链周身开如圈笼,缀于上,应该是从乳至膝用铁链制作的裙子似遮蔽物,用以蔽体。苗族的百褶裙不正是开如圈笼的物件吗?当然苗族裙子并不是传承于此,而是在裙子外面配饰的飘带应该是对此物的纪念。

不论是老人的传说还是古籍的记载,苗族的裙子和飘带都是一种民俗文化的传承。

裹腿

苗族裹腿基本都是一样,不同的是缠在蓝色或青色长裹腿外面的花纹绑扎带,如“印苗”只在带子一端绣一小段花纹,而“红毡苗”和“花苗”则绣整块绑扎带。苗族的长裹腿是用宽15厘米左右,长3米左右的青色或蓝色布制成。绑扎带用宽6厘米左右,长1.5米左右的白布刺绣而成。从踝关节一直缠到膝下。不论穿鞋、赤足,穿裤还是穿裙,冷天还是热天,在家休闲还是上山劳作,都是如此。重要节日或者走亲赶场更是非裹不可。是不是“白裙苗”愚蠢到冷热不分呢?不是。他们同其他民族一样知道冷暖,知道美观,更喜欢简便,这是为了纪念祖先艰苦奋斗、坎坷磨难的历程。从《贵州通志·土民志》记载“下用铁片缠腿,健者结束尚能左执木牌,右持标杆,口衔利刃,捷走如飞”,我们知道苗族祖先“下用铁片缠腿”这个记载正是今天苗族裹腿的写照,是一个民族传承的习俗文化。

(注: 长裹腿白色的是“印苗”绑扎带)

综上所述,苗族的服饰无论从总体还是分解的配件,都能够从古籍残缺的片段记载中找到它们的影子,都可以寻到它们传承的脉络。由此可见,苗族服饰并不是奇异、美观的故意制作,而是包含着苗族文化的深沉底蕴、绽放不衰的一支华夏文化奇葩。

龙里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