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苗乡新年的倾诉
所属图书:《龙里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出版日期:2017-12-01文章字数:4740字

苗乡新年的倾诉

2011年9月16日,一个国际颁奖盛典,将一个苗乡的故事呈现给了世界。

当晚,中国春城昆明流光溢彩、人潮涌动,第七届国际民俗摄影“人类贡献奖”颁奖典礼在这里如期举行。每两年举办一次的这个国际性摄影大赛,以民俗文化为题材,旨在于发掘、抢救各民族濒临消逝的民俗事象,真实、生动、深刻地记录当今世界民族民俗事象的沿革与变迁。来自贵州的摄影师吴东俊,与其他9位摄影师分享了本届“节日文化类文献奖”,他获奖的作品是《苗族跳洞》组照,标签上载明拍摄地点:中国贵州省龙里县摆省乡果里村、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杉坪村。接下来的6天,题为“人类的记忆”获奖作品展览,让数以万计的观众知晓了贵州的这个苗族节日,叫全球摄影师和文化学者开始搜寻和向往藏在贵州大山中的果里村和杉坪村。

很庆幸,今生能跟这两个村子有缘。

生我养我的石头寨,是个典型而特殊的布依寨。典型的是,依山傍水同族聚居,屋后青山门前田园,男耕女织自给自足,尊老携幼邻里和睦。特别的是,五六十户人家中间有一家杨姓苗族,土改时期从高坡云顶迁来,已经融入罗姓布依村寨,亲戚一般。这家人的大人小孩会说一些布依话,我们也跟着学讲苗话。我母亲的娘家在高坡扰绕布依寨,周边是几个苗族村寨。母亲从小能说一些苗话,还不时说起她年轻时结交的苗族姊妹的一些往事,让我从小就对苗族的生活和文化有些了解,其中包括“四月八”“射背牌”“跳洞”等节日和风俗,也学会了几句简单的苗话。石头寨的特别之处还在于,背靠雄壮的亮山,地属龙里,西与花溪高坡为邻,几里外的高山平台上就是苗族聚居的云顶,南面远处是打夯苗族,近处能看见上、下摆绒苗家的房屋,往东走去湾寨羊场的路上,布依寨苗寨星罗棋布。在这样的环境成长,我和兄弟姐妹们一样,常常是汉话夹杂着布依话加苗话,唱着学校老师教的歌曲,唱着布依土歌和山歌,还唱着苗族飞歌。我的少年时代,读书很轻松,更多的时间用来学唱布依山歌,过年过节和走亲戚做客的愿望就是找到对手对上几场歌。

还在读初一的那年,听说惠水批弓的牛打场很热闹,附近有好几处老亲戚可走,计划着白天斗牛,晚上对山歌,暑假约上寨上几个伙伴便去了。50里的山路,从清晨走到大中午,要经过高坡的云顶、杉坪。从老人的龙门阵中得知杉坪因几个大杉树得名,那天我也看到了村寨附近硕壮挺拔的那些大树,也看到了路旁说是跳洞的山洞。但叫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同样赶去斗牛场的苗家少女。缤纷的服装,堆云缀彩,含羞的笑靥,绯红婀娜,让懵懂少年第一次心头怦然。现在我早已不是无忧少年,留在记忆里的杉坪,是一个人家很多的苗寨,苗寨里美丽的女子,路旁的山洞。是摄影家吴东俊获奖的消息,唤醒我年少的记忆,杉坪这个苗寨这些年来不断在心中萦绕。

跟果里村的结缘,有30多年了。1984年初秋我中师毕业,来到摆省民族小学教书。这里的学生大多数是苗族,五年级有几个是果里来的,于是家访让我走进了果里。从学校到学生家不过十里,山路翻了一山又一山,单程一个多小时,两年间只去了三四回。还有一次是被派去果里小学监考,晚间的饭桌上我不时冒出几句苗语来,让当地的苗族老师和校长十分高兴,米酒斟了一轮又一轮。离开摆省小学后,好几年不曾回去过。果里留在记忆深处的是,校长家一排长长的木房,一家四兄弟虽已成家立业但没分家,四代同堂30多口人住在一起,堂屋的板壁上挂了十几支芦笙,寨子门口立着他家敲牛祭祖时的拴牛桩,还有听说而未睹真容的神秘棺葬洞……

后来,果里的交通条件大有改善,我因公因私也路过果里几回,都没有停下来仔细探究其中的奥秘。日子很快来到了新的一个世纪,我几经辗转,走上了宣传工作岗位。2002年初夏的一天,著名摄影家卢现艺来拍果里洞棺葬,县里安排我陪同。那一天,卢先生的那包摄影器材让我羡慕不已,摄影家的执着与敬业让我十分敬佩;那一天,我被规模宏大的棺葬洞深深震撼,被其中所隐藏的文化奥秘所吸引。有时,我在想,自己真正爱上摄影,是不是因为那天点燃的火种?近年来自己不时有关于果里的图文问世,是不是因为那天心底的誓言?

卢现艺先生那天的拍摄,是为文化人类学者张晓松的《符号与仪式:贵州山地文明图典》配图专程而来。此前,张晓松教授已经在果里进行了为期近两个月的田野调查,第一次较为完整地将果里丰厚的历史文化展现出来,果里从此走进国内外更多文化研究人士的视野。读罢《符号与仪式:贵州山地文明图典》,翻阅杨朝江的《苗族迁徙史》,看了潘年英的《百年高坡》,细赏引起学界轰动的《亚鲁王》,我们逐步了解到苗族历史的基本脉络,对这个不屈不挠的民族肃然起敬,同时知晓了世界和贵州苗族的分布,明白了高坡、云顶、杉坪、甲定、摆省、果里一带堪称黔中苗疆,聚居其中的“红毡苗”以果里为中心。果里一带,自然成了研究西部方言苗族文化的富矿区和样本地,引得文化学者和摄影人纷至沓来。

多年前的果里,交通不便,外界鲜知,所以许多关于“红毡苗”的文章书籍的描述仅局限在高坡甲定一带。张晓松教授无疑是研究果里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开拓者和奠基者。她的著述里经常提到这个样本里的人和事,为我们打开了不断深入果里的窗户。龙里县文化馆经过几年的挖掘整理,将这里老人过世时唱诵的歌记录、翻译出来,成功申报成为贵州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为“龙里苗族《古歌》”,为跟他处的苗族古歌区别,文化学者称其为“果乐”。

古歌是用来追溯历史、缅怀祖先、教育后代的,果里的苗族古歌较别处具有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其内容丰富完整,歌词宏繁复杂,唱腔悠远浑厚,还在于男人们的吟诵自觉不自觉地指向棺材洞里的祖先。后山半山腰上的那个宽敞大洞,摆放着几百具等待回乡的祖先的遗骨,歌师的歌词指引他们的灵魂沿着来路回去,又以歌词慰藉活在世间的子孙。每到开春,人们会在山脚下的小山洞里举行仪式,唱诵古歌,吹奏芦笙,祭拜先人,告慰平安,祈求风调雨顺。一年复一年,一代传一代,洞葬形成独特的习俗,祭拜演绎为特别的“跳洞”仪式。这个习俗和仪式,逐步向周边苗寨传播开来,形成了这一带共同的节日文化。在杉坪、甲定等地发现了好几处洞葬遗迹,也偶有“跳洞”的活动,但其规模远比不上果里村。洞葬习俗到解放初已不再延续,而“跳洞”仪式却在今天得到了弘扬光大。在县政协工作的长寿先生,熟知自己民族文化的弥足珍贵,通过多种努力促成当地中学开设课程,教授苗族古歌、练习苗族芦笙,传承民族文化。教师就是果里土生土长又在省城学习过的吴倍鑫老师,他们排演的《果乐》先后参加各级演出,还被选送到人民大会堂参加演出活动,载誉归来。吴老师多年的努力也得到肯定,2013年1月刚满36岁的他,成为贵州省50名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一,传承项目就是传统音乐——苗族《古歌》。

在此之前,长寿先生带着在县旅游局工作的我,多次来到果里寨老家,用苗语交谈,动员他们春节把“跳洞”这一特别的文化活动向外界展示。按照传统习俗,2009、2010年的正月初五,果里村颇具规模的“跳洞”如期举行。通过省内外不同媒体和邀请来的摄影人宣传,引起省内外广泛关注,果里村赢得“生态秘境、奇美苗乡”的美誉。

跳洞,当地苗语称为“数岜”,“数”意为玩耍、观赏,“岜”指山洞,合起来翻译为汉语写作跳洞。

可以说,跳洞就是“红毡苗”一年一度春节的盛大活动,是一个激情澎湃、令人难忘、让人思念的欢聚,是苗族同胞特别是青年人向往与期待的节日。正月初五这天,果里周边的“红毡苗”同胞相邀而来,贵阳市花溪区、黔南自治州惠水县、贵定县、龙里县其他支系的苗族同胞也参加了这一活动,人数过万。整个果里村成了黔中苗族五彩服饰的展示台,成了苗族青年人芦笙舞的表演场,成了苗族男女老幼欢聚的盛会。

一大早,果里村的苗家女人们就开始盛装打扮。她们聚集在寨子宽敞的场地,由老人给她们包头饰,长长的靛染头布紧紧缠绕在头上,用针线固定成别致的造型,并在顶部扎上彩色的布花点缀。打扮完毕,原本质朴秀美的苗家姑娘显得更加靓丽多姿。穿戴一整套这样的服饰,往往需要一小时以上。男人们的盛装是青色长衫,穿戴相对简便,加上包头,用不到半小时,多数的时间,男人们是在调试芦笙和准备祭祀的物品。

中午时分,四周宾客齐聚,穿着黄袍的几位寨老也来到寨子门口,冲天爆竹燃响,长号长鼓齐鸣,在怀抱着牛角的长者引领下,覆盖着红布的祭祀用黄牛,在众人的推拉下走到寨子中央的平地。一派欢腾而神圣的气氛中,寨老开始举行庄严的祭祀,在摆放果品的案桌前与祖先通话,牵牛绕场三周后宰杀,取其头和蹄奉上案桌,告慰列祖列宗今天的美好生活,感念祖先的丰功伟绩,祈福人们健康平安。其间,长者不时将牛角举过头顶,跟着寨老大声唱和,整个场地人声鼎沸。

祭祖仪式后,寨老引领族人走到寨中的千年老银杏树下,绕树三圈后燃烛点香叩拜树神,炮声阵阵,笙号齐奏。接着,寨老又领着长号与芦笙队向东走去,后面紧跟捧着牛角的长者和族人男女及宾客队伍,犹如一条五彩长龙,走向不远处山脚下的一个山洞。洞口与不远处半山上祖先栖身的大洞相对。山上山下两洞相望,后代与先人对话,据说这是跳洞的缘起。

寨老和长者来到洞里,在中央举行了祭洞仪式后,随即热闹的芦笙队伍舞动起来,后面跟着舞动彩巾的女子,踏着浑厚铿锵的节拍,沿着顺时针方向旋转。一支支芦笙队的加入,不一会就变成了里三层外三层的圆圈,在四周石壁上燃亮的蜡烛映照下,形成了一个五彩斑斓、欢声笑语的巨大漩涡……

寨子东头的跳洞还在进行时,寨子西边的斗牛场也热闹起来了,引得洞里的芦笙舞只持续二十来分钟,人们就会抄近道奔向斗牛场。场上的牛,这天披红挂彩,由众人簇拥着踩场,标志新的一年斗牛的开场。这一天,到场的斗牛不多,也不进行真正的打斗,只是一种象征意义。从跳洞场上转来的人群向潮水一样涌来,不一会就站满了场地,一队队芦笙拉开队形,女同胞默契地随着节拍起舞,整个场地不一会就变成了苗族同胞技艺和才智展示的舞台,变成了青年男女寻觅情侣和张扬爱情的乐园。

时间过得很快,歌与舞交融合奏的乐章还在进行,夜幕悄然来临,兴致未尽的青年依依不舍地散去,有的还借宿果里或附近的村寨。是夜,已经相识的男女青年,聚在寨子周边以歌诉请,情歌常常缠绵到第二天清晨……

2015年元旦刚过,省政府公布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龙里县申报的“苗族跳洞——数岜”名列18项民俗中,而以龙里境内的6支苗族服饰集中申报的龙里“苗族服饰”也入选名录,其中艳丽多姿的“红毡苗”服饰在申报资料中耀眼夺目。

是此生的缘分,让我认识果里,钟情于那方家园。每一次走进果里,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感悟。我不停地用相机记录和诠释着果里的民族文化事象,先后在《中华摄影报》《美丽中国影像报》《贵州文化遗产》等报刊予以专版推介,在省内外的摄影交流活动中专题展示,其中反映果里跳洞活动中的《祭树》还入选了第三届“多彩贵州”贵州少数民族风情艺术摄影精品展,被贵州民族文化宫民族艺术馆永久收藏。在一个民族厚重的历史面前,在一个深邃的民族文化空间里,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也许显得稚嫩,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因为已经结缘。

今年正月初四,来自包括台湾、香港的国内20名摄影爱好者抵达贵州省会贵阳,参加“多彩贵州摄影创作团”的新春第一次采风活动。活动的第一站是拍摄正月初五果里村的跳洞,这是许多摄影人多年来的愿望,以至于信息一发布,摄影创作团很快就满员。第二天一大早,著名人文地理作家、摄影家叶蔚先生领队的这个摄影创作团,沿着我引导的线路行进:从贵阳嘉润路上贵惠高速,20分钟后到青岩东站,出站后左转上柏油路18公里到高坡乡,继续前行11公里到甲定村,再前行3公里就到龙里县的果里村。30座大巴车,90分钟的行程。

果里村,藏在贵州的大山里;

果里村,在并不遥远的地方。

龙里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