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舞动的白裙
所属图书:《龙里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出版日期:2017-12-01文章字数:1765字

舞动的白裙

即便是雪铺高原,雾锁深山,在春节期间的草原上,苗族同胞依然芦笙不断,白裙飞舞,用欢快的芦笙舞庆贺农历新年到来,祝福风调雨顺,祈祷岁岁平安。

“白裙苗”属于龙里五大苗族支系之一,是龙里苗族原生态文化保护和传承最好的一支。其实“白裙苗”这个名字是它称,也许缘于草原苗族女孩服饰中美丽的白褶裙吧。而苗族支系准确、科学的称谓来于自称,自称包含着苗族丰厚的文化元素。

草原上的苗族自称“蒙百”(音),意为“高山上的苗族”,虽然与居住在龙里羊场自称“蒙藏”(音,意为“田坝上的苗族)的苗族相反,不过他们却是同源的近亲。二者语言上同属苗语西部方言中的惠水次方言,语调有部分差异,可以进行交流,但与居住在哪嗙、巴江说罗泊河次方言的苗族在语言上有很大的差异,基本不能交流。

白裙苗的青年男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浪漫的人了。在春节“跳月”这个漫长的“舞季”里,跳月场成了姑娘小伙子们展示自己亮丽青春的舞台。

“跳月”是草原苗族祭祀、欢庆新春的传统活动,更是男女青年见面相亲、谈情说爱的大型社交活动。“跳月”开始,小伙子们以村寨为单位,一排排的芦笙在广袤的草原上一路吹奏,芦笙上的红飘带在空中飞舞,悠扬浑厚的六管笙音响彻大地。姑娘们则身着艳丽的服饰,身上的小铃铛跳响不停,像草原上的一朵朵花儿。在晴朗的日子,蓝天白云与绿草和飞舞的白褶裙,形成一道独有的风景。也许这就是猴子沟吸引众多游客的一个秘籍吧。

就在二十多年以前,在草原苗寨村寨边的僻静处,还建有一个个用树木搭建、茅草覆盖的简易房子,人们给了它一个十分浪漫的名字——马郎房。这是当地姑娘与心上人谈情说爱的地方,他们在马郎房里度过一个个浪漫的夜晚。马郎房的夜晚没有光亮,但是里面不乏浪漫和温馨。这个不起眼的小屋是一个神圣的地方,姑娘们的父母是不会干预的,兄弟则是不能涉足的。每年春节来临前,姑娘们的父母会组织起来对马郎房进行修缮,添加被冰雪损坏的木柱,或补上被山风吹落的茅草。屋内设备简陋,就一小间两层房,楼下悬空,靠木梯上楼,上楼后把木梯抽上去。楼上用木板或竹子铺着,形成连排的床铺,睡觉时铺上棉絮或软绵的稻草就行了。平常夜晚,三五个姑娘相约,从家里拿床被子就可以住上了,避开家人在小屋里谈论她们的闺蜜事。春节期间,白天小伙子和姑娘“跳月”或在寨边用藤条织成的“花园”里谈情说爱,肚子饿了,姑娘带他到家吃饭,或从姑娘家拿块糯米粑来烧吃。夜晚小伙子不能在姑娘家住,相好的姑娘则拿着被子,带着小伙子到马郎房同住。这时没有恋人的姑娘要回避。马郎房里,有时是一对恋人,有时是几对恋人,在漆黑的夜晚,全凭心灵去感知和认识自己的恋人了。漫长的“舞季”后,即便是在生产劳动的间隙,一些小伙也会常常到姑娘寨里的马郎房,与相爱的姑娘约会,继续浪漫的爱情历程,直至结婚生子。

随着经济的发展,风起云涌的打工潮让草原的姑娘和小伙子们走出大山,走出马郎房,认识一个更精彩的世界。村边那间简陋的茅草屋渐渐淡出他们的视野。曾经从小屋里走出来的年轻父母们陡然发现,青春不应该过早停留在那间小屋里。马郎房倒塌了,连那片狭小的屋基也淹没在杂草丛中。那间浪漫小屋成了人们记忆里的传说,闲谈中的神话。

草原上的苗家进出县城的大山,也有一个同样浪漫的名字——马郎坡。可以想象,曾经成群结队吹着芦笙、跳着舞步的小伙和姑娘们行进在九曲十八弯的盘山路上,一路芦笙红飘带摆动、白裙飞舞,那是一道怎样亮丽的风景!至今马郎坡半坡上还存有“马郎石”,四十多岁的人们,还能编出几句顺口溜:“马郎坡上马郎石,马郎石上摆马郎。马郎坡头马郎房,马郎房里打马郎。草原姑娘真漂亮,一年到头最浪漫。”

短短二十余年间,马郎房倒塌消逝了,这也许不是一件坏事。在外人看来,马郎房不啻为浪漫的象征,经历过的人也许把它作为浪漫青春的记忆。但是,也有几多男孩女孩成长中的痛楚正是从这间小屋里开始的,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留下几多遗恨。

马郎房并不像后人想象的那般浪漫,追根溯源,也许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曾经饱受战乱、几经迁徙、常年在恶劣自然环境下艰难生存的草原苗族先辈们,为了繁衍人丁、壮大族群,维系生存,用独特同时不乏浪漫的方式建马郎房,也许是他们所能做的唯一选择。

斗转星移,马郎房已经彻底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文明婚育新风吹进了苗乡千家万户,只有跳月场上的白裙依然在飞舞,浪漫不减当年。

龙里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