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龙里草原白裙苗芦笙
所属图书:《龙里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出版日期:2017-12-01文章字数:3242字

龙里草原白裙苗芦笙

芦笙是苗族传统的簧管乐器,在苗族地区广为流传。苗族芦笙在表演吹奏方面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保持了苗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古朴性。在制作技艺、演奏方法上更是有其特色,不同地区在大小、音色、音量和调式上也各有特色。

据文献记载,芦笙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远在唐代,宫廷就有了芦笙的演奏。当时芦笙被称为“瓢笙”。清人陆次云在《峒溪纤志》一书中,对芦笙的形制和苗族男女“跳月”时演奏芦笙的情景作了具体的描绘:“(男)执芦笙。笙六管,作二尺……笙节参差,吹且歌,手则翔矣,足则扬矣,睐转肢回,旋神荡矣。初则欲接还离,少且酣飞扬舞,交驰迅速逐矣。”由此可以看到清代时,苗族的芦笙吹奏技巧和芦笙舞蹈动作极其精彩,以及芦笙在古代苗族人民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自古以来,芦笙吹奏,都要配合舞蹈,边吹边舞。不过根据各地区习俗的不同,芦笙的演奏也有所差异。这些不同风格的芦笙技艺,汇聚成一束富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奇葩,代代相传,永不衰退。

芦笙不仅是一种单纯的民族乐器,而且是苗族男女青年恋爱生活中的重要“媒介”。因此,芦笙在苗族人民心目中是神圣的,珍贵的,家家离不开它。

龙里境内的苗族,不论是北部哪嗙、巴江的苗族,还是南部羊场、摆省、草原的苗族,都酷爱芦笙。特别是生活在龙里县草原乡境内的苗族“蒙北”,外人称为“白裙苗”。他们拥有独特的保存完好的原生态苗族文化,其中,芦笙吹奏就是其丰富文化传承的一个缩影。

苗族迁徙到哪里,芦笙就到哪里。现今西部方言区迁到国外的苗族依然传承着芦笙文化。省社科院石朝江研究员所著《苗学通论》一书在苗族历史研究部分,提到贵州民族学院苗族教授吴晓萍女士专门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调查苗族移民西方国家情况,撰写的《穿越时空隧道的山地民族》一书中关于“泰国难民营”的情况写道:“……特别是1976年,在每一个难民那里,几乎每一天的每一刻都在响着由鼓和芦笙奏出的哀乐。”对苗家人来说,芦笙既是一种乐器,又是一种工具,更是其独特的文化符号标识。

草原上的苗族,吹奏芦笙很有讲究。他们最隆重的吹芦笙场合和季节有两个:一是每年正月的“跳月”活动。一个是给去世的人办后事吹奏哀乐。每一种场合吹奏都十分讲究。

先说说“跳月”。“跳月”是草原上苗族男女青年谈情说爱、寻觅异性朋友最重要的活动,可以说是最漫长和最浪漫的“东方情人节”了。每年的正月初六开始,先从“上牌”开始“跳月”活动。“上牌”主要指现在的草原乡前进村、大谷村。初六初七就在“上牌”跳月。地点就在现在大谷村大谷小学附近,专门设有跳月场。初八初九在“中牌”跳月。“中牌”指的是现在草原乡的高峰村、幸福村、羊蓬村一带。跳月地点在今龙湾公路龙里大草原鹿园度假村出口前边的草坪上。初十到十三则在“下牌”跳月,因为是最后跳月,这个“场”的时间要长一些。共有四天时间,但是现在一般只跳两三天了。“下牌”包括塘兴村、城兴村和金谷村一带苗寨。地点在城兴村跳月冲组附近的田坝中间。目前,该跳月场最热闹,每年都吸引几千人参与和观看。不少的省内外记者和摄影爱好者也慕名前来,是整个草原上最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活动。据传说城兴村跳月场原本是13天,因为有一年,一位杰出的苗族小伙子因失去心爱的姑娘而悲伤不已,一直没参加一年一度的跳园活动,那一年的跳园连续十天雾气沉沉、毛风细雨,最后三天,也就是正月初十在亲朋好友的安慰鼓励下,失去姑娘的小伙子拿起芦笙,再次吹舞起来,吹舞之际顿然云开雾散,阳光明媚,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就选定最后三天作为草原上苗族跳月的收官之作。

跳月场上吹奏的芦笙和服饰穿着都有讲究。每个人都穿着最漂亮的服装,佩戴最美丽的首饰,展现自己最美的风采。最吸引人的是小伙子们的穿着了,除了跳月时穿上漂亮衣服外,每一个场,跳到最后,也就是该场有些芦笙队开始撤离、退场时,由场主本寨青年先穿红、黄袍吹舞芦笙三圈后,远道而来的小伙子才可换上红袍、黄袍吹舞芦笙向观众表示即将退场。这套袍子是一件白袍外套外加一件红袍或黄袍。这些衣服进场时是不能穿的,只有将要退场时才能穿,穿上吹奏芦笙,绕场三圈后撤离,算是年度道别。第二天就赶到其他跳月场了。转到其他场或回家时,要换成平时跳月的衣服,不能穿红、黄袍回家和进入新的跳月场。每个场的最后一天,由场主寨上的青年穿红、黄袍吹奏芦笙向相反方向绕三圈表示一年一度跳园活动结束。

每一个跳月场,当最后退离前换上红黄袍吹奏芦笙后,这些小伙子的亲戚要去请他们吃饭和住宿。这些亲戚谁抢到袍子,小伙子就去他家。通常芦笙手最亲的亲戚要抢走红色或黄色的袍子,一般的亲戚只能抢白色的袍子。有时,几个都很近的亲戚,比如同样亲的几个姑妈姑婆,还会为“抢袍子”吵架、甚至打架。对待远方来跳月的客人,其实请他们的亲戚也会商量着分配,每一个村寨都会安排一些客人入住。芦笙手也会预先安排分配好,不会集中在一处。这也体现了苗族的好客,这样热闹的跳月场,如果住在附近而没有亲戚来,在村寨里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这些亲戚“抢”得白袍、红袍后,小伙子们根据他们衣服被“抢”的情况去吃饭或住宿。抢得白袍的,他们吹奏芦笙到那里去吃饭、喝酒。抢得红、黄袍的,不管晚上吹芦笙串寨多远,也要在这户亲戚家住宿,而不能在其他家住宿。第二天,他们从亲戚那里要回被“抢”的衣服,启程到新的跳月场继续舞动。

草原上苗族跳月的芦笙曲子共有五曲,主要有长曲、短曲、开场曲、三曲、五曲、退场曲等,三曲稍短,两曲较长。内容都不一样,跳月场上可以重复多次吹奏。

在七八月份的夏秋时节,草原上的苗族还举行“月光芦笙会”,在有月光的晚上,小伙子和心爱的姑娘们可以相约,来到男方村寨附近田坝上的“米花园”(专门的场地)吹芦笙和跳舞。他们称为“跳米花园”,祝福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不一样的是,这只能在晚上进行。草原上夏秋之夜,苗族同胞真够浪漫,稻花分外香。

再说说办丧事吹芦笙。草原上的苗族,为死去的人办后事时都要吹芦笙,有亲属吊唁时吹,也有专门的芦笙师吹。这里有特别的讲究和严格的规矩。

不同年龄段死亡的人,芦笙吹法是不同的。吹奏给亡灵的芦笙和跳月的截然不同。吹奏给亡人的芦笙总共有12曲。如果死去的人小于25岁,在办理丧事时的芦笙曲子,任何人只能一支曲子吹一遍过路,并且最多不能超过6支曲子,绝不能吹第二遍。26~45岁死亡的人,在办理其丧事时,芦笙要吹两遍,吹满12曲。46岁以上的人去世,芦笙要吹三遍,也是吹完12曲。个中缘由,有待考证和探究。

草原上的苗族,办理一个人的丧事,需要四个师傅,两个鬼师,一个鼓师、一个芦笙师。鬼师还分正副,正鬼师念祭祀词,副的在旁拿扇子扇风。有时帮忘了词的正鬼师提醒一下。一旦正鬼师去世或不能主持祭祀活动,副鬼师可升为正鬼师。鼓师是整个祭祀活动团队里地位最高的,办理丧事,要先请鼓师,后请鬼师,先敲鼓、后吹笙。芦笙师在办理丧事中,只能吹应吹曲子的一半,只有在即将出殡当晚后半夜,才能最后一个吹完该吹的曲子。芦笙匠吹时,其他人都不能再吹芦笙了。吹完后,把吊起的鼓收起,算是在家的丧事活动结束,等待时辰一到抬人上山了。

在草原上,上牌、中牌的苗族小孩学芦笙和下牌(主要是塘堡)稍有区别,上、中牌正月间可以随时教学芦笙,不论是欢快的跳月曲子或悲情的丧葬曲子。但是下牌在正月间,是不准教学送丧曲子的。据说是正月间,逝去的老人被请回家和在世的人一起过节,没有人去世,村寨里不能学习和吹奏这组丧葬的曲子。

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其制作工艺、吹奏方法、表演形式都含有诸多苗族文化元素。近年来,由于受到打工潮的影响,年轻一代学习和传承芦笙文化的热情逐年在降低,能够熟练吹奏完曲子和准确舞动脚步的不是很多,当然,能够道出芦笙文化奥秘的就更少了。令人欣慰的是,草原、摆省这些苗族聚居的乡镇中小学,把苗族芦笙吹奏纳进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从孩子们抓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朵苗族文化奇葩会在中华文化园里绽放出更绚丽的风采。

摘自2014年《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标题作者有改动

龙里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