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五彩花糯米
所属图书:《龙里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出版日期:2017-12-01文章字数:2551字

五彩花糯米

“四月八”是布依族和苗族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过节食品主要是花米饭。农历四五月间,草木繁盛多汁,富含各种营养和药物成分,勤劳智慧的布依族和苗族群众采集野生无公害的药用植物,染制加工出色、香、味俱佳,并且有益健康和富含营养的花糯米。其普遍做法为:黑米饭是将枫香树叶砍碎捣烂,加水浸泡,搓出汁液,稍加温,滤渣取汁浸泡淘净的白糯米,待糯米颜色变黑后滤干,放木甑内蒸熟即成。这种米饭黝黑发亮,香气馥郁。红米饭是取虎杖(酸汤秆)根捣烂和李子树皮(不加李子树皮也可)放入锅内煮汁,待颜色变淡红时加入少量“子母灰”(灶里烧的柴灰)或石灰,颜色变深红后,滤其汁浸泡糯米变红蒸熟即成。加碱灰为的是中和消除酸味,同时加深红色。黄米饭是用杨梅树皮中间皮层和甜化香叶(枝叶并用)一起放入锅内煮出黄水,浸泡糯米后蒸熟。再取姜叶染成绿色,紫叶染成紫色,做法同黑米饭。姜叶和紫叶这两种染料庭院和菜园多有栽培,仅染少量为岔色。分别染色滤干的糯米可同装一甑,量多的黑、黄等色放底层,量少的铺上层,同时蒸熟。将黑、红、黄、绿、紫五色饭摊晒、捏散,干后搅混在一起,是谓“五彩花糯米”。

在布依族和苗族地区乡村,人们将花糯米作为待客的美食。“四月八”节日仅食用少部分花米饭,其余大部分晒干贮存,这样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花糯米。吃法一是蒸熟后食用,二是和腊肉(肥肉)混炒,前者气味芬芳,食之充饥解馋,后者香脆可口,是很好的下酒菜。随着民族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在黔中靠近贵阳市的“绿色苗医药之城”——龙里,近年来饮食行业推出了以花糯米为主料的菜点,越来越受到了食客的青睐。如龙里县城祥华酒店老板邹明祥制作了取名为“五彩缤纷”的“腊肉五色糯米饭”。其配方:五色糯米250克、农家腊肉(五花部位)100克、鲜豌豆米50克、干辣椒2只、小青葱10克、食盐8克、花生油100克、鲜竹叶4片。工艺为:先将花糯米和腊肉分别蒸熟,腊肉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状,辣椒切成筒状,葱切成葱花;将锅烧热后下花生油,油热至五成,下辣椒煸炒至香脆,放入豌豆米、腊肉;豆熟后下糯米,撒盐炒匀,装入碗内,盖上竹叶(用竹叶取其清香味)后送进微波炉,中火约2分钟出炉,扣入盘中,撒上葱花即成。此菜点成品色彩鲜艳夺目,红、绿、黄、黑、紫五色相间,清香扑鼻,口感酥软,营养丰富。

腊肉五色糯米饭不但可以充饥解馋,而且还具有保健功能,是一道独特的菜点和药膳。中医认为,枫香树叶性味苦、平,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止痛的功能,临床上用于治疗急性肠炎、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症;杨梅树皮性味苦、温,有散瘀、止血、止痛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细菌性痢疾等症;虎杖性味苦、酸、微寒,有活血散瘀、祛风通络、清热利尿、解毒之功效,可治疗急慢性黄疸型传染性肝炎、红白痢疾等症。总之,用来染糯米的这些植物多有治疗消化道疾病和健胃的药用价值。实质上,花糯米是布依族和苗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摸索总结而创造出来的保健食品。例如,民间用花糯米治疗小儿腹泻,有良好效果。

关于“花糯米”和“四月八”的来历,在布依族和苗族乡村流传着五彩缤纷、意义深刻的传说和故事,而布依族和苗族的说法,既有相同之处,又各有其特点。布依族传说之一是《木莲救母》的故事:有个布依族青年名叫木莲,他自出生后就是无爹无娘的孤儿。木莲的母亲名叫悠穗暗,她在生下木莲前得了个“红火烧天”的不祥之梦。“红火”指洪水,“烧天”是世界将面临一场灾难。有仙人在梦中指点悠穗暗:木莲生后三天,把他装在一只木箱里可躲过这场灾难。果然三天后发了洪水,悠穗暗将木莲放在木箱里随着洪水漂流而去。楣山上的佛祖在发水前也有一场惊梦,梦中有人叫他救出木莲。佛祖命弟子白鹤仙师下山到江边,果然冲来一只木箱。木莲被救后被送到南天门抚养教育长大成人,而他母亲遇难后被打入了十八层地狱中的饿鬼地狱。佛祖有感于木莲孝母、敬母的诚心,设法将他引进地狱去寻母。四月初六、初七从一殿到九殿没有找到,随身带的米饭被牛头、夜叉抢去吃了。四月初八,木莲带上用树叶、草根染的花米饭,鬼们见到米饭花花绿绿怕有毒都不敢抢吃了。第十殿的转人王告诉木莲说,他母亲在世间做生意用大秤小斗克剥人们钱财、行凶作恶有罪,被洪水冲入东海成了孤魂野鬼。来到十八层地狱,地王查实他母亲因罪已被罚化身为世间之狗。木莲历尽辛苦,后来终于在佛祖的帮助下将母亲的阴魂超度上了天堂。这个充满着因果报应思想和神话传奇色彩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常被用来作为教育子女的教材。所以,人们为了纪念木莲和弘扬木莲行孝救母的传统美德,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这天都要染制食用花米饭,用以教育子孙后代,学习木莲孝敬长辈,报答长辈的养育之恩。布依族另一种较普遍的传说是:布依族先民在战争中被俘虏监禁,家人探监送饭屡被狱卒夺而食之。后来家人想出办法,在四月初八这天染制花米饭送去,狱卒见状,以为是霉烂米饭而不敢食用,亲人终于吃到了饭。据有关史料和民间传说:在很早以前,苗族的一个部落居住在格洛格桑一带(今贵阳附近),有位叫亚努(另说有两位叫格波录、祖德龙)的首领带领苗族人民在黑羊大箐一带开荒种地,他们辛勤劳动,五谷丰登,人民安居乐业。另一个更强大的部落看中了这块富饶之地,要用武力来占领。首领率众奋勇抵抗,终因寡不敌众,首领不幸被俘,于四月初八遇害,尸首葬在“嘉八许”,即现在的贵阳市喷水池附近。为了纪念民族英雄,每年农历四月初八,苗族人民汇集到喷水池广场,吹着芦笙,男女青年尽情跳舞,以凭吊英雄。龙里县摆省乡、民主乡、羊场镇等地的苗族人民,也在这一天赶到与摆省乡邻近的贵阳市花溪区高坡乡去庆祝“四月八”。苗族在四月初八也染制花糯米,传说是首领被俘虏囚禁,亲友送食物去,常被狱卒抢去吃了,亲友就采用如前所述的办法,首领才得食用。现在苗族过“四月八”,将五颜六色的花米饭装在钵子或小盆里,一并与鸡、鸭、鱼、猪肉、豆腐、米酒等供品放在堂屋一张四方桌上,然后烧香、烧纸、点烛以敬供祖先。这种习俗历史久远,世代相传,流传甚广。

五彩花糯米及其菜点符合营养科学的要求,是具有贵州本土民族特色的绿色环保食品,其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承传久远。当我们了解了五彩花糯米的制法、吃法及文化内涵之后,我们仿佛闻到了腊肉五色糯米饭的气味,那是来自民族文化大花园的一缕悠长的清香。

龙里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