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龙里苗族服饰
所属图书:《龙里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篇》 出版日期:2017-12-01文章字数:4586字

龙里苗族服饰

苗族是龙里县主体民族之一,人口约4.7万,占全县总人口的21%。县内各镇(街道)均有分布,主要聚居在南部的湾滩河镇摆省片区、岱林片区和龙山镇的草原片区。

苗族很早就迁徙到贵州,其中一些来到龙里及其周边的大山深处,远离战乱,生息繁衍,族群不断壮大。随着历史变迁和文化不断交融,逐渐形成了各个支系特有的语言和服饰文化。

苗族服饰文化源远流长,宋代郭虚若《图画见闻志》中就有唐代“东谢”苗族“卉服鸟章”的记载。明代弘治《贵州图经新志》载:“龙里卫风俗,夷俗杂揉,境内东苗之夷性戇厉,男子科头赤脚,衣用青白花布,领缘以土锦,妇人盘髻,贯以长毡,衣用土锦,无襟,当幅中作孔以首纳而服之,别作两袖,作事则去之,杂缀铜铃青白绿珠为饰。”清《百苗图》也有龙里贵定等处“白苗”服饰的记载。由此可见龙里苗族服饰文化的积淀历程。

苗族服饰款式繁多,各支存异,分男女童装、成人常服和盛装,又有古今之别。其工艺主要包括纺织、靛染、裁缝、刺绣、织锦、银饰镶缀等,这些环节都包含了大量的民俗和传统技艺。在此以“海葩苗”的盛装为例:女子头缠白色、蓝色多层绕叠头帕,帕尾呈蝶翅状,上穿青色、蓝色布对襟窄袖短衣,无纽扣,衣袖镶为多圈桃色刺绣花布带,背披自制“印型”花纹背牌,背牌下垂边沿以一排海贝滚边,腰部前后均系有刺绣花围腰,缠白布挑花腰带,下着青白底色短裙,内穿青色长布裤,服饰图案以对称纹样为主。

苗族服饰的纹饰、图案、镶缀各有所指,记录着苗族迁徙历程,是苗族数千年历史的文化积淀,内涵极为丰富,也是苗族生产生活、文化习俗、宗教崇拜、风土人情的重要载体。

(注: “海葩苗”女子盛装正(背)面)

苗族服饰制作主要工序

纺织:自己种植或从市面上买来棉花,用纺车纺成棉纱后,再用土织布机织成一尺来宽的布匹。

靛染:以自己种植蓝靛叶为原料,用木桶浸泡六至九天,然后加入适量的石灰水,经过多次反复上下搅拌,待沉淀后的靛料成浆状即可。靛染时将蓝靛浆溶于染缸,加上适量的烧酒,把自织的白布放入其中浸染十来次即成深蓝布料。苗族同胞尤为喜爱的亮布,还需在浸染好的布料上,涂上动物血,晒干,再涂上牛皮胶。

裁缝:根据所要缝制衣服的款式和规格,对布匹进行裁剪,用手工缝制成普通成衣。

刺绣:针法有挑花、平针、交错针、反针等。

织锦:其纹样主要是几何图形中有飞禽走兽、花鸟虫鱼等,色彩对比强烈,协调统一。织锦主要用作背带、腰带、裙带等。

镶缀饰物:用针线把绣花片、银饰品等装订到成衣上。

百褶裙制作:将手工织棉布折叠成条,用水浸湿,拉紧后固定在半圆形的模型板或木桶上,水分晾干即可。

主要特征

◆ 族群历史记忆与族群识别符号。龙里苗族支系众多,服饰早已成为识别这些风俗、语言等各有差异的支系的符号,人们通过这些标志,在社会交往、通婚等方面做出选择。同时,造型和服饰上的各种图案、纹饰,与苗族的历史传说和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承载着该民族的历史记忆,是“穿在身上的史书”。

◆ 实用性与礼仪化。苗装均有便装与盛装之分,便装在日常生产生活中穿着,主要用于遮羞御寒,盛装主要在节日庆典、祭祀、婚嫁和走亲访友等社会交往场合穿着,用以建构和表达社会礼仪。

◆ 独特性与多样性。龙里苗族服饰及制作工艺的独特性,既表现在形制方面,也表现在工艺方面。形制上如“红毡苗”的果里式、“白裙苗”的草原式等,为龙里所独有。工艺上如双针锁绣、打籽绣、辫绣等,仅刺绣就有十几种技法,其娴熟与技巧都有较高水平。

◆ 炫耀与展示性。苗族妇女不仅是苗族服饰的创造者、承继者和制作者,还是主要消费者和展示者,重大聚会的着装展示就是制作者的技艺展示,也是展示妇女勤劳能干的一种形式。另外,大量的银饰以及刺绣盛装,在舞场、婚礼上的展示,传递着家庭富足的信息。

重要价值

◆ 历史和文化价值。苗族服饰是在苗族历史演化中沿袭数千年的文化积淀,特别是它种类繁多的纹饰图案,蕴含了苗族先民丰富的原始意象、民间信仰和族群记忆,是其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表达。它对维护民族文化的持续性和鼓励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 工艺价值。龙里苗族服饰大量保留了植物纤维纺织,天然染色工艺,并创造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手工刺绣技艺,在大力倡导“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今天,有其特殊意义和价值。

◆ 艺术审美价值。龙里苗族服饰不论在形制上还是在纹饰造型艺术中,大量运用了夸张造型、多维立体造型、型中型的复合型造型、象征性造型以及各种变形,用暗喻、借喻等比喻手法,形成了别具民族风格的审美旨趣。

◆ 科学研究价值。苗族服饰是苗族“穿在身上的史书”,又是其社会礼仪的表达,不同支系的识别符号,在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美学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

◆ 社会价值。苗族服饰是苗族人民生产生活物质和精神文化的反映,保护和传承苗族服饰民俗文化是苗族文化自信的表现。

存续状况

◆ 苗装礼服化。过去一直引以为豪的作为支系标志的民族服饰,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少穿或不穿,取而代之的是从市场上购回的大众化成衣,在青年人身上表现尤为突出。传统服饰仅成为人们在节日、庆典、宗教、丧葬、婚礼等仪式上穿着的礼服。

◆ 服饰材料的非本土化。具体表现为衣料、绣线、染料等大多为舶来品,本地自产布料、丝线等使用率较低,甚至有逐渐消失的倾向。

◆ 传统工艺濒临失传。传统的棉花种植、种桑养蚕、纺纱、缫丝、织布、染料种植与制靛、染布的活动减少了。随着具有精湛手艺的一代艺人渐渐老去,大部分年轻人已不再掌握核心技艺。

相关制品及其作品

◆ 制品:蓝靛染缸、百褶裙模板、纺纱机、织布机、织锦机、剪刀、各色丝线、马尾等。

◆ 作品:各类型(套)完整的苗族服饰,主要包括大襟衣、贯首衣、大花衣、百褶裙、绣花围腰等。

传承

苗族女性自七八岁时,便在祖母、母亲、姐姐等年长者的指导下,学习纺织、制靛、染色、刺绣、织锦、裁缝等手工技艺(银饰主要由男子完成)。于是邻里姊妹往往会结成群体,利用农闲、夜晚聚在一起,互相切磋、学习,提高技艺。苗族服饰制作技艺就是经过一代又一代承袭发展而来的,没有具体的职业传承人或团体。

龙里苗族主要有六个支系,分别被称为“白裙苗”“花苗”“海葩苗”“印苗”“红毡苗”“青苗”。

一、“白裙苗”

“白裙苗”主要分布于龙山镇草原片区的高峰、金谷、城兴、塘兴、前进、大谷、羊蓬、朵花、幸福、桥尾、纸厂等村。

服饰特点:绾发髻于后,其上插银花响铃(银泡)四个;戴圆盘形头帕,外套绣花,佩拇指大小响铃和镶缀模制蝴蝶形银饰;耳坠为银制灯笼形,系一串绿珠联两耳坠;肩牌两层均有刺绣,项圈数根,大小不一,成束错落,系有两把长命锁;背戴鸡心花,上着蓝色敞领短袖超襟衣,袖缘为黑色,无纽扣,腰系黑白相间花带、方形花帕和围腰;下穿上黑下白的百褶裙,内为蓝色大脚裤,长至膝下寸许,腿裹花带(花绑腿)。

已经传承二十六代。主要传承人李有兰,女,1966年生,8岁跟其母亲陈廷秀学艺,从种麻、纺线、织布、缝纫、刺绣到镶缀,至17岁,能独立自制服装。

(注: 龙里县草原乡塘堡,迎春跳月节上身着盛装的“白裙苗”男子)

(注: 龙山镇幸福村王寨苗族未婚女盛装正(背)面)

(注: 吹芦笙的苗族小孩)

二、“花苗”

“花苗”分布在洗马镇的平坡、布庄一带。

服饰特点:女孩两三岁左右,穿黑色肚兜型衣服,并绣有吉祥图案,头戴椭圆形黑色绣花鸭雀帽,帽顶上绣有石榴、蝴蝶、花朵等图案,并在帽檐周围配有银饰。未婚姑娘常装,身着齐膝黑布长衫对襟衣,腰系彩色围腰,腰带上绣有锯齿形、稻穗形等图案,头戴圆形黑色鸭雀帽,帽顶上同样绣有吉祥图案,帽檐四周没有银饰。盛装,头戴蜡染刺绣头帕,身穿开胸宽领的刺绣衣服,腰间束花带,下着蜡染刺绣百褶裙,腿绑黑色布带。

已经传承六代。主要传承人张明英,女,1974年4月19日出生于贵州省龙里县洗马镇平坡村打朗苗寨,长期进行苗族服饰制作,坚持日常生活都穿苗族服饰,从没改装过,现为平坡苗族农民画协会会长。

(注: 洗马镇平坡村“花苗”妇女盛装)

三、“海葩苗”

“海葩苗”分布在湾滩河镇的岱林、木马和冠山街道办事处的大新、龙山镇的平山等地。

服饰特点:头盘长辫,戴多层绕叠头帕(内层为绸缎,中间层为白色麻布,外层为蜡染黑色麻布,绣人形、鸟形、树叶等图案)。耳坠为银质灯笼型。佩银质项圈七根以上,大小不一。身着海蓝色敞领超襟长袖衣,领上绣树叶、花草、镶银泡泡,边绣花草,两袖绣几何图案、花草、树叶绕袖七圈,其间镶六圈银泡泡。腰系前后围腰,后为黑色蜡染麻布;白色花腰带织黑线两条,中间绣鸟形图案;下着蜡染麻布大脚裤和百褶裙(上部为黑色,下段白色);背牌上部绣印形图案,下边用海贝滚边。

已经传承到第十八代。主要传承人王永秀、王永珍等。

(注: 湾滩河镇木马村“海葩苗”传统女装)

(注: “海葩苗”男子服饰)

四、“印苗”

“印苗”分布在洗马镇的高寨和醒狮镇的谷新。

服饰特点:绾发髻于头前,用发绳缠绕十余圈(发绳长1.5丈),头戴青帕(总长1.5丈),木梳插于发髻,佩鱼钩形银质耳环,银质耳坠呈菱形,乳白色项链系于两耳。青(红)色上衣,花领带交叉于胸前,两长袖刺绣八角花、三角图案,背幅刺绣印形图案。蜡染麻布黑裙,上部绣彩色满天星图案。腰系花带(结于右侧)和花围腰。着青布裹腿。

已经传承五代。主要传承人为王万菊、杨明芝等。

(注: “印苗”已婚女子盛装正(背)面)

(注: “印苗”未婚女子盛装背面)

五、“红毡苗”

“红毡苗”分布在湾滩河镇的果里、摆省、渔洞、打夯、摆岑、摆绒、新庄、新合等村和龙山镇的比孟、红岩及冠山街道办事处的水桥等村。

服饰特点:盛装色彩艳丽,大胆应用大红、大绿、大白、大黄等亮色与黑色搭配,颜色鲜艳、靓丽;椭圆形平顶包头,头顶有花布条及金银钗等装饰,下身有围裙,有前后之分,背牌较复杂,图案较大;便装为尖顶包头,没有花布条及金银钗等装饰,下身没有围裙围,有前后牌,背牌为较简单的图案。便装有中老年和中青年之分,中老年颜色较淡暗,以蓝、黑、白等色为主;中青年颜色较艳丽、明亮,以红、黄、蓝等颜色为主。

果里村传承六代。主要传承人王少报,女,1950年5月出生于龙里县鱼洞下寨,自幼跟长辈和同伴学习苗族刺绣,有比较坚实的刺绣功底,并练就了一双灵巧的手。1973年嫁到龙里县摆省乡果里村果里寨,得到公公吴忠先的传授,学会了苗族服饰的裁剪和制作,通过自己的努力,制作出比较精美、独特的苗族服饰,深受比邻村寨苗族同胞们的喜爱,因此,本寨及其比邻村寨的苗族群众都登门求其制作传统服饰。

(注: 湾滩河镇果里,跳洞时身着盛装的“红毡苗”)

(注: “红毡苗”未婚女盛装正(背)面)

(注: “红毡苗”跳洞场景)

六、“青苗”

“青苗”分布在冠山办事处的卧寨、谷脚镇的谷冰以及湾滩河镇的糯米寨、岩底。

青苗服饰以青色为主色调。青布头巾,缠头时在头顶左右两侧缠出角状装饰。连袖青色上衣,不着贯首服,衣长盖臀,袖长及腕,衣袖在肘部缀三道花纹,衣下摆缀一道花纹。着百褶长裙,裙长及脚背,裙腰绣或印染尺许白色花纹,裙下边绣或印染四道长方形五色花纹,每道长方形由长约六寸、宽约三寸的若干方块组成,图形交错排列。

主要传承人龙志珍,女,1953年8月出生于黔南自治州惠水县大坝乡,从小跟长辈和同伴学习苗族刺绣,有坚实的刺绣功底。1978年嫁到龙里县摆省乡新合村糯米寨,在婆婆吴应珍的指导和传授下,学会了苗族服饰的裁剪和制作方法,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制作独特的苗族服饰,深受比邻村寨苗族同胞喜爱,现为比邻村寨苗族传统服饰制作的代表性人物。

(注: 湾滩河镇新合村糯米寨“青苗”老年妇女盛装)

龙里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