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历代传世的图书珍品
所属图书:《汗青·雕版·活字:古代的印刷出版》 出版日期:2013-11-01文章字数:字

历代传世的图书珍品

唐印本《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神咒经》。1975年西安西郊冶金机械厂内发现《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神咒经》内神咒的单页印本,出自唐墓中。出土时它放在小盒中,已粘成团,展平后呈方形,一尺见方,印以麻纸,中央有一方框咒心,内有彩绘二人,一站一跪。框外四周环以神咒的刻印文字,每边18行,共72行,行间有界线。咒文外有边线,四周印有手结契印,这些不同手势用以招引不同菩萨相护。纸色微黄,经咒文字残缺,经名仅留《佛□□□□得大自在神咒经》八字,所缺者当为“说随求即”四字。此经为宝思惟(625年-721年)武周长寿二年(693年)译于洛阳天宫寺,经名及经文与此后不空(705年-774年)译本不同。考古学家将此本定为盛唐(713年-779年)遗物。

学者对此进一步研究发现,咒心内画的站立者是金刚持菩萨,为佛祖讲说密法时的现身相,以手按在跪着的佛僧头顶,使其死后升天。因而断定此唐墓的墓主当是一位僧人。由于画面上有部分脱落,僧人头部已看不到了。版框外围印出姿势不同的手印,寓意可招请各菩萨降临。

唐印本《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1966年韩国庆州佛国寺佛塔内发现汉字印刷品《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卷轴较长,有不少中国民间习用的俗体字或异体字,特别是有几个武则天称帝时期(690年—704年)颁行并通用的制字。经卷本身没有刊行年代和地点的记录。经李致忠、潘吉星、张树栋等学者考订,认为经不晚于大足元年(701年)在唐朝翻译,于唐长安二年至四年(702年—704年)在洛阳刻印,因为公元705年唐中宗即位后诏令废除武周制字。

金刚经卷首图

唐咸通九年刻整卷《金刚经》。唐懿宗咸通年间(860年-873年)木版印刷技术已高度成熟,所印的版画最能体现技术水平。1907年斯坦因在敦煌石室发现咸通九年(868年)刻印的整卷《金刚经》,全名为《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作卷轴装。此经全长525cm,由7纸连成,起首印有一幅精美的插图,描写释迦牟尼在孤独园内坐在莲花座上对弟子须菩提等说法情景,刻工精湛,刀法圆熟,妙相庄严,刻镂精美,是一幅成熟的作品,是世界印刷史上的冠冕。卷尾有题记:“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868年5月11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此经在用纸、刻工和印墨方面均属上乘之作,是有明确年代的最早的插图本印刷品。

在公元九世纪出现《金刚经》这样成熟的作品就不再是偶然的了。它是一卷首尾完整而又正规的书籍。图文并茂,印刷精美。最宝贵的是,卷末清清楚楚地注明刻印日期和出资印书人,其题记为:“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为二亲敬造普施。”因此,《金刚经》至今作为世界上最早的有确切刻印日期的印刷品,王玠是现知最早的自记出资印书人。王玠为普通民间信佛弟子,出资印经。他印造的动机,是为他的父母祈福消灾,故称“为二亲敬造普施”。1970年英国人斯坦因第一次来到敦煌即将其掠去,至今存在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

《金刚经》的全称是《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此经的译者是后秦的鸠摩罗什,他生于晋建元二年(344年),卒于后秦姚兴弘始十四年(413年),是后秦僧人,中国佛教四大翻译家之一。祖籍天竺(古印度),生于西域龟兹国(今新疆库车一带)。《金刚经》采用对话式的问答体,即弟子提出修学中的疑难问题,佛予以回答。两晋时,佛教般若之学盛行,本经一出世,就受到佛教徒的高度重视,至今还普遍受到佛教徒的高度重视。

五代《宝篋印陀罗尼经》。吴越王钱俶(929年-988年)以皮纸和竹纸刊印《宝箧印陀罗尼经》8.4万份,此经全名《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共1卷。此经1925年于杭州雷峰塔中发现,印以竹纸,直高3.6cm,横长190.5cm,271行,行10或11字。经首插图有王后及侍女礼佛像。题记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钱俶造此经八万四千卷,舍入西关砖塔,永充供养。乙亥八月日记。”乙亥合公元975年。

北宋泥活字本《无量寿佛经》。1965年2月,浙江温州市郊白象塔拆除过程中,在塔身第二层发现《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印本残页。据同时伴出的北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年)墨书《写经缘起》所述,此印本佛经当刊于1103年左右。该经简称《无量寿经》,为佛教净土宗三部经典之一,由三国魏(220年-265年)人康僧铠译自梵典,共二卷。后由唐代僧人善导作注,名《观无量寿佛经》,四卷。温州发现本残宽13cm,高8.5cm-10.5cm,经文为宋体字,回旋排列,回旋处标以“○”记号,可辨之字166个,占该经第4-9观文1/10。每行字排列不规则,字的大小、笔画粗细、墨色浓淡不一,字体稚拙,纸上字迹有轻微凹陷,脱落字较多,且“色”字横卧,考古学家将其定为1103年北宋泥活字体。

温州发现本在毕昇之后50年,是现存最早的北宋泥活字印本,为毕昇的发明提供了历史见证。其经文作曲线回旋排列,独特设计。泥活字通过粘药固定在铁制印版上,可作直线、斜线和曲线排列,此即为一实例。字体有不同型号,大字宽0.5cm,长0.45cm;中号宽0.4cm,长0.3cm;小字宽0.3cm,长0.15cm。均略有呈横卧长方形,高度应为宽度的1.5倍。与宋版书相比,属于小号活字。这是因为经文作曲线排列,为减少版面幅度,特别烧制的一批泥活字。北宋排印一般书的泥活字一般比这个大,且字面形状多是正方形。

西夏木活字印本《吉祥遍至□和本续》。1991年9月,西夏故地、今宁夏贺兰县拜寺沟西夏方塔内,发现西夏文印本《吉祥遍至□和本续》。此为佛教密宗典籍,由藏文译出,相当汉文《大吉祥陀罗尼经》的异本,共9册,作经折装,总220页,约10万字,印以白麻纸。每半页版框直高23.6cm,横宽15.5cm,四周双边,版心白口,无鱼尾,有页码。大字径20mm,小字径6mm-7mm。各字笔画粗细不一,墨色浓浅不匀,个别字倒置。版框栏线四角不衔接,版心左右行线长短不一。页码用字错排、漏排多,页内残存有作界行的竹片印迹。这现象说明是木活字本。经中用西夏文印有“印本勾管作者沙门释子高法慧”等字,而印页及版心出现汉文数字“四”、“廿七”、“二十二”等,有的字倒置,说明主持印刷者为僧人子高和法慧,刻工为汉人,植字工为党项人。其刻印年代为12世纪后半叶(1150年-1180年),相当西夏仁宗(1140年-1193年)时。此结论由1996年11月6日文化部科技司主持的专家鉴定会所确认,是为现存最早木活字印本。

明朝华燧会通馆铜活字印本《会通馆印正宋诸臣奏议》《容斋随笔》。在《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中,著录为活字印本的最早一部书是明弘治三年(1490年)华燧会通馆铜活字印本《会通馆印正宋诸臣奏议》,由于西夏文活字印本佛教书籍的发现,这部活字印本并不算现存最早的活字印刷品,而且有学者据相关文献的记载,认为它是锡活字而非铜活字印本,但无论如何,它可以被视为现存最早的金属活字印图书。

明代活字制作和运用遍及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印刷书籍约有百多种。使用活字印刷最著名者是无锡的华燧(1439年—1513年),他先后制成大小两副铜活字,所印书籍可考者有十几种,流传下来的也不少,主要有《宋诸臣奏议》《锦绣万花谷》《容斋随笔》等。

明朝安国刊铜活字本《吴中水利通志》。无锡除华氏外,安国(1481年-1534年)一家是另一印刷集团。据无锡《胶山安黄氏宗谱》1922年本所述,安氏先祖本黄姓,洪武年有苏州人黄茂入赘安明善家,定居于无锡胶山,四传至安国,家渐殷富。安国字民泰,号桂坡,好藏书及旅行,铸铜活字出版十多种书。正德十六年(1521年)刊《东光县志》,现存较早刊本是《吴中水利通志》17卷,书中有“锡山安国活字铜板刊行”10字,刊于嘉靖三年(1524年)。

清雍正内府铜活字印本《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进士陈梦雷(1651年-1741年)在皇三子诚亲王胤祉支持下,积5年努力编成大型类书《古今图书汇编》,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书成,五十五年(1716年)进呈御览,康熙帝赐名为《古今图书集成》,敕内府铸活字刊行。包世臣(1775年-1855年)称:“康熙中,内府铸精铜活字百数十万,排印书籍”。但《集成》未及刊出,帝崩。皇四子胤祯即位,改元雍正(1723年-1735年),是为世宗,令蒋廷锡(1669年-1732年)对陈梦雷书稿重编,雍正四年(1726年)完成,六年(1728年)由武英殿修书处以内府铜活字排印66部《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此书共万余卷,1.6亿字,5020册,是当时世界上最大一部百科全书,比著名的第11版《不列颠百科全书》篇幅还要多出4部有余,由大小两种活字印成,大字约1cm见方,小字0.5cm见方,均为宋体。

武英殿版木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丛书》。在清代,木活字技术获得空前大发展,而且得到政府的支持,很多地方都有官刊本、坊刊本和私人刊本。大规模用木活字印书始于乾隆年间发行《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之际。这套丛书由掌管内府刊书(“殿版”)的武英殿修书处出版,隶属于总管皇室事务的内务府。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将内务府文书馆改为武英殿修书处,为该机构成立之始。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清高宗弘历(1711年-1799年)诏开四库全书馆,命儒臣校辑明《永乐大典》(1408年)内散佚古书、访求天下流散之书,汇集当代出版的书,编成大型丛书《四库全书》(1781年)3.6万余册,缮写成帙浩瀚,未能刊行,只以写本存世。《四库全书》编辑之初,高宗又下令从中选出一些佚书,先行出版,以方便学子阅读学习。

负责出版事务的武英殿修书处总管兼四库全书馆全书馆副总裁金简于乾隆三十八年十二月十一日(1774年1月22日)上奏,因雍正朝刊《古今图书集成》(1726年)等书所用铜活字已于乾隆初改铸铜钱,不能再用,而以木雕版印书费时、费资,建议用木活字排印这批书,出书快、用费少。高宗准奏,以“活字版”之名不雅,特赐名为“聚珍版”。金简在1774年五月,不到一年时间就以枣木制成大小木活字25.3万,连同其他工具、材料,总共只耗银2339两。用这套活字印成《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有134种、2389卷,每种书均用统一版式,半页9行、行21字。每书之首有高宗《题武英殿聚珍版十韵》,每书首页首行下有“武英殿聚珍版”六字。

《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以高级竹纸印成5-20部供内府御用,另以普通竹纸印300部,定价发行。今所见多为浅黄色普通竹纸本。丛书收入宋代以来逐渐散佚的文史、科技著作,具有学术价值。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丛书木活字殿版书颁发至苏、浙、闽、赣、粤五省,准其翻版再印。

清康熙芥子园甥馆刻彩色套印本《芥子园画传》。在明代套色印书风气的影响下,清朝的套版印刷事业,继续发展。由于套印技术比较复杂,成本亦高,因此民间的套印本书籍发展不大。比较著名的有清康熙芥子园甥馆刻彩色套印本《芥子园画传》,是用饾版套印的。

康熙十八年(1679年),沈因初(1631年-1701年)在南京出版《芥子园画谱》。因书版在沈因初的岳父李渔(1610年-1680年)在南京的别居芥子园内刻印,又得李氏资助,故以芥子园冠书名。初集五卷为山水画谱,共133幅,供初学者习画用,康熙十八年(1679年)以彩色套印出版。二集八卷,包括兰、竹、梅、菊四谱,康熙四十年(1701年)出版。三集四卷,有花木、鸟虫等谱,与二集同时出版,皆彩色套印。人物画谱是百年后,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苏州小酋山房补刊的,名《芥子园画谱四集》,实际上是由另一个班子编、印的,也是彩色套印。这套书成为之后的国画教材,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画家。

汗青·雕版·活字:古代的印刷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