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苗族蜡染
所属图书:《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族源及民俗文化符号》 出版日期:2014-02-01文章字数:0字

(三)苗族蜡染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缬,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

蜡染,是蜡画和染色的统称。蜡染制作方法较为复杂,通常为置蜡于小锅中,加温熔化为汁,用蜡刀蘸蜡汁绘于布上。一般不打样,只凭构思绘画,所绘花鸟虫鱼,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绘成后,投入染缸渍染,一般需浸泡五、六天。第一次浸泡后取出晾干,便得浅蓝色。再放入浸泡数次,便得深蓝色。如果需要在同一织物上出现深浅两色的图案,便在第一次浸泡后,在浅蓝色上再点绘蜡花后浸染,染成以后即现出深浅两种花纹。当蜡片放进染缸浸染时,有些“蜡封”因折叠而损裂,于是便产生天然的裂纹,一般称为“冰纹”。有时也根据需要做出“冰纹”。这种“冰纹”往往会使蜡染图案更加层次丰富,具有自然别致的风味。每次浸染完毕,都用清水煮沸,煮去蜡质,经过漂洗后,布上就会显出蓝白分明的花纹来。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蜡染工艺在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蜡染工艺,而且广泛流行,已成为少数民族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艺术。过去,苗族人无论老幼,其服饰、衣裙、头帕、背肩上总有或精致或粗犷的蜡染为饰。苗族人婚姻、生育、丧葬、社交、节日等活动都离不开蜡染。姑娘结婚时穿的“上轿衣”、百褶裙,小孩出生后用的围片、背扇、口水兜,安葬死者的寿衣、老被、老鞋,走亲戚盖竹篮的帕子,无一不是蜡染制品。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市场经济的活跃打破了苗族人民的传统观念,青年人不再热衷于蜡染的学习。如今,蜡染更多的已采用机器印染。这给苗族传统蜡染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困难,苗族传统蜡染已逐渐走向消失的边缘。

【历史源流】

蜡染早在宋代,已在苗瑶民族地区流行。朱辅《溪蛮丛笑》卷二“点蜡幔”条载:“溪洞爱铜鼓,甚于金玉,模取古文,以蜡刻板印布,入靛缸渍染,名点蜡幔。”由此可以知道,宋代居住于黔东和湘西的苗瑶先民“五溪蛮”就用摹取铜鼓上花纹的方法来制作蜡染,具体的方法是将布蒙在铜鼓面上用蜡来回摩擦,再经过染,铜鼓上的花纹就转移到了布上,这种方法类似于制作拓片。至今湘西苗族仍称蜡染为“点蜡”,应当是沿袭旧说。另据周去非《岭外代答·服用》中有一段是写“瑶斑布”的,记载了瑶族蜡染的工艺及成就:“瑶人以蓝染布为斑,其纹极细。其法以木板二片,镂成细花,用以夹布,而熔蜡灌于镂中,而后乃释板取布,投诸蓝中。布既受蓝,则煮布以去其蜡,故能受成极细斑花,炳然可观。故夫染斑之法,莫瑶人若也。”可见早在宋代,瑶民就用蓝靛和黄蜡在白布上染出有精致花纹图案的“瑶斑布”。瑶族妇女精于蜡染工艺,尤以蓝靛瑶的蜡染久负盛名。

到了清代,蜡染已经相当流行,而且相对于点蜡幔、瑶斑布,已经不再用刻板,而直接在布上通过手绘图案来得到不同的花纹,蜡染更具创造力。如,傅恒《皇清职贡图》卷八,“贵阳大定等处花苗”条载:“衣以蜡绘花布而染之,既染去蜡,则花纹似锦。”同书卷九,“平越黄平等处夭苗”条载:“女工纺织善染。”贝青乔《苗俗记》载:“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绣。”“似锦”、“如绣”都体现了当时的蜡染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蜡染布品以成为人们的心爱之物。

爱必达《黔南识略》卷一中还有此记载:花苗,“裳服先用蜡绘花于布,而后染之,既染去蜡而花现”。花苗在当时应该是擅长蜡染的一个族群,而因为花苗蜡染的影响较大,“花苗”的称谓由此而来。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卷九载:“衣裳,先以蜡绘花于布,而后染之,既染而去蜡则花现,饰袖以锦,故曰花苗。”

除了花苗,苗族的其他分支也是蜡染制作的高手,相关文献中多有记载。《黔南职方纪略》卷九:夭家苗,“女工纺织善染”。(嘉庆)《广西通志·诅蛮二》卷二七九:奉议苗,“以染为业”。(民国)《贵州通志·土民志一》:台拱九股苗,“工织斗纹布,善染”。又载:西苗,“妇女衣画蜡画布”。“夭家”、“夭苗”是指过去生活在今福泉、麻江、都匀一带的民族支系群体,其风俗等与周边的苗族无太大差异,1992年10月被认定为瑶族。奉议为地名,辖境相当于今广西田阳县。苗族台拱支系清史称“九股苗”,分布在以台江县台拱镇为中心的周边部分村寨。西苗则是居住在今开阳、龙里、福泉、贵定四县交界的清水江两岸的苗族支系。

贵州世居少数民族族源及民俗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