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瑶族猴鼓舞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舞蹈》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字

第三节 瑶族猴鼓舞

起源与流派

“瑶族猴鼓舞”瑶语称“玖格朗”,源于贵州荔波县,这里聚居着瑶族重要的一支,俗称“白裤瑶”。猴鼓舞是瑶族祭祀先祖的民间舞蹈,仅流传于荔波县境内瑶山瑶族乡的白裤瑶地区。猴鼓舞的来源是白裤瑶族先民曾挣脱压迫,从原来的居住地往贵州迁徙,路途中一直被官兵追捕,到达贵州荔波时,被人数众多的官兵围困,正当束手无策之时,山中的猴群及时出现,引开官兵,保护了他们。后来瑶民们为了铭记迁徙之苦和神猴护送之功,模仿着跋山涉水的情景及神猴攀爬跳跃的神态起舞,久而久之,这种祭祀先祖和纪念神猴的舞蹈就演化为瑶族丧葬祭祀活动中的一个重要仪式。

相传,每逢农历五月二十七至二十九日瑶族的达努节(又称瑶年或祖娘节),迁徙后的瑶族人民,便要举行三天盛大的民族节日活动,纪念祖先反抗封建王朝取得的重大胜利。届时,瑶族男女老少身着盛装,从四面八方汇集于鼓堂进行庆祝活动。锣鼓喧天,人们载歌载舞,表演的民间舞蹈有猴鼓舞、铜鼓舞、芦笙舞、牛角舞等,舞者边奏边舞,气氛极为热烈。

目前状况

“瑶族猴鼓舞”主要由单人舞、双人舞、群舞三个段落组成,分别为开路、走路、送老人之意。

瑶族猴鼓舞

第一段:首先由青年猎手持鸟枪朝天鸣枪三响。鼓师一人站在木鼓边摆动双手,擂响木鼓,此时全部铜鼓也铿锵齐鸣。鼓师自奏自舞,此段称作“引子”。

第二段:稍过片刻,铜鼓声突然中止,鼓师双手持鼓槌,面对铜鼓手相击三次示拜谢,而后绕木鼓翩翩起舞。另有一男子跟在鼓师身后与鼓师一起一跳一蹲,模仿老猴取食攀摘姿态,舞姿粗犷敏捷而又刚劲有力,形似猴,舞也似猴的娴熟技巧,引发周围亲友们配合鼓手的表演而发出一阵阵呼喊声,气氛十分热烈。此段表演两名舞者自奏自跳,铜鼓声伴之。

第三段:鼓师站立于木鼓后擂鼓。七个或九个男子穿着烂衣裤、披着破斗篷、背着斗笠,在鼓师指挥下,踩着鼓点节奏,围鼓一圈。他们时而蹲下,时而站立,犹如跋山涉水一般,其余亲友则原地踏步,助兴助威,场面更为壮观。

这三段表演结束之后,猴鼓舞就完成了一轮,有时,根据当天仪式的需要,猴鼓舞三个段落会循环表演数遍。

瑶族猴鼓舞的鼓音色铿锵粗犷,在表演中有重要的作用,舞时,众人围成一大圈,皮鼓立于圈中,另一侧悬吊着数面乃至十几面铜鼓。皮鼓的鼓框多用整段樟木掏空制成,呈圆形坐墩状,两端鼓口直径25厘米、鼓高35厘米,鼓腰稍大,腰径27厘米;两端蒙以山羊皮,皮面大于鼓口20厘米,周围边缘钻有若干小孔,每两孔间穿以小木棒,两鼓皮相对应的小木棒用绳索往返勒紧,绳索中间穿以小木棒绞紧,后再打进木楔,鼓皮即可绷紧。鼓槌木制,直棒形,棰长30厘米。伴奏的铜鼓多置于鼓架上,奏者站立鼓旁,双手执棰击奏。也可鼓身系带挂于颈项,鼓置腹前,边击边舞。还可一人背鼓,另一人边击边舞。每面铜鼓两名乐手,一人击鼓,一人在鼓后手持饭甑一般的“共鸣箱”,戽水一样在铜鼓背后一进一出,以使铜鼓声更加深沉、厚重和悦耳。铜鼓声中,皮鼓手围着皮鼓一边敲击,一边舞蹈跳跃,皮鼓手是领舞,也是指挥。他一忽儿敲击鼓面,一忽儿敲击鼓身。众人踩着鼓声纷纷起舞,舞者通常为12人,但是参与者多少不限。表演人都化装成猴子,模仿猴子的各种姿态和动作,攀、爬、跳、跃,常见动作有“三击鼓面”“莲花””反背”“穿脚”等,以扣胸屈膝蹲颤、实踏,来回跳动击猴鼓、小锣、小钹,或手执金箍棒、芭蕉扇等道具。舞姿柔中有刚、粗犷拙朴、轻重分明,充分体现了瑶族人民剽悍英武的形象。

传承与发展

“猴鼓舞”舞蹈风格古朴粗犷、热烈激越,又不乏矫健敏捷、生动活泼。其蹲颤的动律鲜明地贯穿于舞蹈动作之中,生动活泼,别具韵味,有强烈的文化价值和民俗价值。

“猴鼓舞”的传承方式至今仍保持着家族口传心授的形式,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远古遗风。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的日趋变化,各种外来文化渗透,加之瑶族青年男女外出务工,民间传承人已寥寥无几。且“猴鼓舞”是民间自发组织形成、自生自灭的祭舞,其技艺传承岌岌可危,面临着同化、异化、失传、消亡的威胁,濒危程度十分严重。所以,获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贵州荔波白裤瑶族的猴鼓舞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保护性政策,在“非遗”政策之下,白裤瑶族有了条件和资金对自己本民族珍贵的民俗遗产进行大规模的宣传、保护和传承。目前,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瑶族猴鼓舞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走进普通观众的视野之中。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间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