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
一段奇缘令“陈李济”的店号在后来的广州市北京路开张了,时代的变迁没有撼动这家老字号,甚至连店址都没有更改。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陈李济致力于收集古代优秀的成方、验方,并且成药均选用上乘药材,悉心研究炮制。精湛的工艺让陈李济推出了很多别具一格的中成药。
到了饥荒年月,陈李济药店门口常有饥民病倒。只要陈李济的员工看到,一定会立刻施救。久而久之,“抚危助困”成了陈李济行医的思想精髓,一直延续至今。
清朝时期,陈李济迎来了发展的高潮。同治年间,皇帝因为受到风寒而腹痛不止,太医们束手无策,这时候,有人推荐陈李济药店生产的“追风苏合丸”。同治皇帝服用后立刻腹痛缓解,龙颜大悦,当即御笔挥洒“杏和堂”赐给陈李济。不仅如此,皇帝还传旨陈李济每年向宫廷进贡百年陈皮作为御用药物,“杏和堂”就成了陈李济的商标,今天的陈李济药品包装上仍然能够看到这一醒目的商标。
陈李济研制的蜡壳封存技术和生产的百年陈皮成为这家百年老字号的镇店之宝。我国目前所生产的中成药,大多都是以蜡壳包装,据考证,这种蜡壳药丸,就是由陈李济药厂创立的。三百多年前,陈李济药店就掌握了用蜡壳封存药丸的技术。制成的蜡壳存储药丸,可以有效地防止药品发生霉变、虫蛀,甚至可以令药物几十年不变质。这对于我国的制药技术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这项蜡壳封存技术还在被制药行业广泛应用。
知识链接
陈李济的陈皮一般是存储百年之久方入药,具有化痰下气的神奇功效,被称为稀世珍宝。当然,其售价也不菲。一两陈皮和一两黄金的价格相当。以百年老陈皮入药制成的咳喘顺丸,具有降气平喘、理气健脾等功效,在治疗慢性咳喘方面也见效显著,是陈李济的明星产品之一。
“陈李济”的药店比后来名满天下的同仁堂早了足有70多年的时间。400多年的风霜历练,让陈李济药店成为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中药老字号,被誉为是中药发展历史中的“活化石”。
几百年间,陈李济的中成药品种有很多,最著名的有追风苏和丸、大活络丸、益母丸、附子理中丸、宁君丸等,这些都属于蜡壳丸。这些中成药不仅畅销于华南地区,而且远销其他地区,被称为是“广药”的代表。
目前陈李济主要生产中药口服固体制剂,包括传统的丸剂、现代的胶囊剂、片剂、颗粒剂、滴丸剂等,现阶段已经形成了风湿骨痛类、心脑血管类、妇科类、滋补保健类、呼吸类、消化类几大产品系列,主要产品有乌鸡白凤丸、补脾益肠丸、咳喘顺丸等,很多产品已经获得了国家及省、市专利奖项。龙头产品——壮腰健肾丸更是超过市场的一半份额。2010年,陈李济作为“南药”的代表,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一同登上了国家邮政总局发行的《中医药堂》特种邮票上,成为国家的名片。
2004年,广州建立了陈李济博物馆,吸引了众多民众前来寻找陈李济风雨四百多年久盛不衰的奥秘。馆内高悬的“火兼文武调元手,药辨君臣济世心”一副百年楹联或许能够告诉世人答案。2008年,“陈李济传统中药文化”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三年后,“陈李济”商标还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良医如同良相,只有君臣同心协力,才能济世兴国。这也是陈李济屹立杏林几百年间风采不减当年的核心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