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3.九芝堂传统中药文化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医药》 出版日期:2017-01-01

3.九芝堂传统中药文化

劳氏家族创业一开始就制定了严格的操作规程,认真遵守,不敢懈怠,无论是丹、胶、散、饮、片,还是各种中草药的加工制作,均遵守严格的规定。九芝堂利用自己的秘方生产出了一批同行同名药品中所不同的神效药。比如根据古典药方《圣济总录》配方,采用52种名贵药材制成的“大活络丸”,又如取自皇室太医秘方,选用上等名贵药材精致加工而成的“生龙活虎精”,在清朝中期就已经声名远扬了。

1956年,劳九芝堂药铺合并多家药店,成立了九芝堂加工厂,并设计启用了芝字牌商标,从此,“九州同济,芝兰同芳”,九芝堂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劳九芝堂”进货过程十分考究,药铺只选用正宗的药材,肉桂选用越南上等货,黄芪必到大兴安岭进货,而天麻、厚朴选择到四川进货。经过舟车劳顿将原料采购回来之后,按质分等,绝对不以次充好。至于最重要的环节——切制,更是考究,从洗、润、抖,再到切制、烘烤、熬胶、成丸,药铺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要求质量过硬。

1918年,“劳九芝堂”药铺的经营遇到了一些瓶颈性的问题,虽然当时产品质量到药铺经营都具备一定的实力,但是由于封建关系的束缚,药铺长期举步不前,不吸收股份,也不另设分店,200多年的老店濒临倒闭。于是在众人的推举下,劳坤僧出任总经理,为此他自掏腰包300银洋,为药铺注入了新的流动资金。同时,他积极整顿药铺业务,令药铺重现生机,出现了一个中兴的局面。

1930年,药铺的营业额创历史新高,抗日战争爆发前夕,劳九芝堂资金累计已达到40万银元。1953年开始,九芝堂成立了私营性质的“新中制药厂”,1956年在公私合营中以九芝堂药铺为主体,合并了多家药店之后正式成立了“九芝堂加工厂”,并启用“芝”字牌的商标。从此九芝堂不再风雨飘摇,跨入了崭新的时代。

知识链接

1994年,公司制改组,九芝堂成为药业集团公司,实现了工厂制向公司制的转变。1999年5月,以九芝堂有限公司为发起人,省内外5家制药企业联合成立了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年8月在深圳挂牌上市,“九芝堂”跨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

继承了传统工艺,重视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固守传统中药制剂的九芝堂公司在国家中药行业50家重点企业中,榜上有名,并跻身全国中药工业生产企业十强之列,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医药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百强”。

2006年9月,“九芝堂”被国家认定为“老字号”。两年后,九芝堂传统医药文化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代的九芝堂发展成为了一家大型医药企业。

九芝堂现在生产的玉泉丸是治疗糖尿病的药品,是国家中药保护品种,同时还是国家医疗保障甲类用药,不仅可以通过养阴生津、益气和中实现平稳降糖、自然降糖的效果,还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其他的产品也远销海外多个国家,其产品不仅仅是一种药品,更是一种中华中医药文化的载体,九芝堂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走出国门的使节。

如今站在坡子街头,你可想象当年这里商铺林立,药香四溢的繁华景象。但是,多少药铺在商场风云中由兴入衰,淹没在历史长河中。唯有九芝堂,三百多年来不忘坚守信义,最终成就了“中华老字号”的传世美名。

“药者当付全力,医者当问良心”,这句传承了几百年的祖训,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九芝堂人,带着“九分情,一分利”的经营宗旨,继续传承发扬着九芝堂的企业理念和品牌文化,继续担负起制好药、制良药的使命和责任。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