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6.舌尖的养生——灵源万应茶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医药》 出版日期:2017-01-01

6.舌尖的养生——灵源万应茶

药茶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南方的药茶作为其文化精髓。灵源万应茶属于草本植物茶,是晋江灵禅寺高僧祖传的秘方药茶,在民间有“家有万应茶,安心一整夏”的说法。

知识链接

灵源寺位于福建省晋江安海镇北面七公里处灵水山,是千年古刹,是泉南享誉盛名的禅林之一,宋代的宰相曾公亮曾经题作:“灵山好作西天界,源水能通南海潮。”

相传灵源万应茶的创始人是明代灵源寺中的三十一世祖沐讲禅师。原本沐讲禅师炮制的药饼名为“菩提丸”,采集了红茶、鬼针、青蒿、飞扬草、野甘草、墨旱莲等灵源独特的青草药,加入上等茶叶、药材炮制而成,起初是供给生病的僧尼煎服饮用,善男信女们也可以取来饮用。

600年间,寺中僧尼世代相传。20世纪50年代初,灵源寺僧王广武将“菩提丸”更名改制为“灵源万应茶(饼)”。这种茶可以疏风解表、调和脾胃,对于普通的伤风感冒、中暑、腹痛等症状也有缓解作用,总的来说这是一种上佳的防暑降温的药茶。

这种纯中药制剂,有袋泡茶和块状茶两种剂型,其中前者是现代医学发展中新出现的剂型,而后者属于福建古老独特的药茶剂型。1994年,灵源万应茶被商务部认定为首批“中华老字号”,2008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目录。

从造福一方的“菩提丸”到如今发展为全球的、有“四季清火”功效的凉茶饮料,灵源万应茶行走的这一路,可谓是集结了十几代人的心血,现代的灵源万应茶虽然沿用了传统的制作工艺,但是同时结合了现代化的制药设备、净化车间和检测技术,成为古代文明与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体。它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在灵源万应茶的世界中,一杯清茶,尽得天然草本饮品之芳华。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