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1.轮回的季节奥妙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医药》 出版日期:2017-01-01

1.轮回的季节奥妙

中医药养生遵循的是一套天地阴阳法则,尊重四时的奥妙,只要能够根据四季不同的气候来调养身体,那么就符合了养生之道理,从而实现延年益寿的目的。

《黄帝内经》中亦记载了养生的秘诀,即春三月万物复苏之际,人们要珍惜时节环境,早睡早起,方能令身体舒畅活泼。夏季三月,草木生长,人也应该早睡早起,而不是厌恶白天时长。同样的道理,秋冬季节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季节轮回的时间规律,才能让身体在中医药的辅助之下更加舒畅、健康。

这与古、今中医的时间观念有很多相同之处。中医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生活在天地气交的环境之中,时刻被自然界影响,因此人体的活动与自然界的运动是密切相关的。尤其是一年四季寒暑交替、旦午幕夜的寒热及明暗变化时,人类生活受到其影响,因此应该在起居、饮食、劳作等方面做出相应的改变。在一些中医典籍中,将人体功能与物质分别归属于阴与阳两个方面,不同的自然变化对两个方面的作用也不同。因此人体面对自然界的变化时,由于机体受到的影响不同,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节律活动。比如人体受到疾病的侵扰时,那么病变也会受到自然界的影响而表现出相应的病理活动节律。

人体生理病理节律的形成,在中医看来是自然界变化的集中表现,为了充分地反映这一点,中医师在选择时间标准观察阐述人体的节律时,应该注重运用十二时为时间单位来说明人体生命节律和病理变化的时间性。

人体穴位图

人体穴位由十二经络穴位和奇经八脉穴位组成,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也称为“正经”。奇经八脉的“奇”有“异”的意思,是指与十二经脉不同而“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

包括手三阴经穴位(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穴位(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穴位(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穴位(足太阴脾经位、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奇经八脉穴位还包括督脉、任脉穴位。

2015年3月举行的民俗非遗研讨会上,有专家就论述了季节养生的中医传统理论。人体是一个整体,因此中医认为受到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人体的相应改变是一种各脏腑组织的顺应自然的改变。阴阳气血强调的是人体脏腑组织功能及一些共性、内在联系,因此中医将阴阳气血作为人体功能状态变化的整体性观察指标,阴阳气血同时也是整体观察的评价标准。

知识链接

各脏腑组织节律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医主要以五行生克学说作为概括、演绎,这对医疗实践中利用时间节律变化来诊治疾病很有益处。比如脾胃肿大的人,多是由于昼夜休息不规律造成的。

中医养生依靠的主要是临床观察技术,并在实践中经过不断地验证、补充最终发展成为扎实、可靠的中医养生技术。单从时间这一因素来看,中医通过在临床中发现顺应自然界与人体变化的规律,据此建立养生的系列规范,最后加以运用。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