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5.神斧化原料——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医药》 出版日期:2017-01-01

5.神斧化原料——中医传统制剂方法

如今方剂学已经成为一门专业学科,主要研究中医方剂的组成、变化和临床应用的规律,这也是中医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方剂的组成原则、药物的配伍规律、要求以及方剂的组成变化、剂型的用法。

中医博大精深,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滋补治病的中药材知识一一弄懂是很难的,不过我们可以知道一些常用中药的功效:

灵芝:固本祛邪,神仙上药;

人参:每天吃一点,健康延年好福;

山楂:消食化瘀的好手;

黄芪:首屈一指的补气要药;

生姜:御百邪,助阳气,散一身寒湿;

菊花:现代人最佳保肝茶饮;

花椒:麻辣医生,中药驱寒很有性格。

方剂在中国古代很早的时候就开始使用了,起初是用单味药剂进行疾病的治疗,后来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医者又试着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药,这是最初方剂的雏形。清代方剂专著大量涌现,为了便于人们阅读和记忆,还出现了大量方剂手册。后来随着西医传入中国,中医出现了中西汇通的新思潮,比如张锡纯有《医学衷中参西录》,记载了方剂160多首,立法处方也都有新的见解,对后世有积极的影响。

方剂一般由君药、臣药、佐药、使药四部分组成。其中君药在方剂中主要针对主症起治疗作用。臣药辅助君药,以增强治疗作用。佐药是协助君药治疗并发症或者次要症状,或者抑制君、臣药的毒性和剧烈性,或者起到反佐的作用。使药是引导方中诸药直接对抗病症所在,起到调和方剂中几种药方的作用。方剂的组成部分其实也反映了古代人的伦理道德特点,将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的“君臣佐使”更改为“主辅佐使”。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