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草之学
根据不同的草本种类,药物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传统的民间疗法中,草本植物一直被广泛运用于人体调理方面。草本对于健康的促进作用虽然并未被科学所系统性地证实,但是备受我国中医药界重视的本草疗法逐渐被欧美医学界认同。适当地选用草本药物可以缓和人体各种症状,具有维护身体基本健康的效果。
《本草纲目》中的草药
每种药物一般都记名称、产地、形态、采集方法、药物性味功用以及炮制过程等。
很多草本药物以入药部分命名,比如橘皮、桑叶、虎骨、犀角、鳖甲等。一些草本药物的气味很特别,比如麝香、茴香等。还有一些草本药物是因为其效能而得名,比如决明子可以明目,益母草可以治疗妇科疾病。有些药物是因其生长特性而命名,比如合欢的叶子白天开展,夜间闭合,半夏的根于仲夏之季成熟。有些药物因其产地而命名,比如常山、巴豆等。
知识链接
有一些本草很特殊,根据其形态而命名,比如冬虫夏草。夏天,一种冬虫夏草菌寄生于蝠蛾的幼虫体中,吸取幼虫体内的营养。幼虫躲进土壤以后,这种虫草菌就会长出很多丝状体,称为菌丝体。被吸取完营养的幼虫渐渐地只剩下空壳,等到气温和天气合适,菌丝体从幼虫的口器中长出,直至伸出地面。此后,菌丝体的顶端不断膨大,看起来外形像一根棒子,表面附有很多小球形孢子,这就是冬虫夏草的来源。它可是我国民间惯用的一种名贵滋补药材,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在中医的系统理论中,视身体虚弱、体质较差的人为“虚”;身体健壮,免疫力较强的人为“实”,本草的运用需要根据不同体质来实现。当人体免疫力败给疾病的时候被称为“阴”,免疫力运作时被称为“阳”,这可以作为判断身体状态的标志。肠胃、肝脏等内脏的能量被称为“气”,承载着血液成分和淋巴细胞的被称为是“水”,这可以帮助医者分析患者的症状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虚实、阴阳及气血水是中医运用本草治疗时参考的基础因素,并可以开出相对应的药方。
草药是最古老的保健方式,在古代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大多数植物含有化学物质元素,有着愈合等物理作用,因而可用于治疗疾病。
本草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人体实现免疫力的循环,而在本草药物的治疗中,气循环可以得到有力的调解。
应用不同的草本药物配方针对人体不同的疾病或症状来进行治疗,一般都具有良好的疗效,对于气、血、各脏器器官的内循环调解具有不同的作用,比如大黄甘草汤、真武汤、小建中汤对胃肠积热,浊腐之气上逆症状有明显的功效,而人参养荣汤、黄芪、白术主治脾肺气虚、荣血不足、惊悸健忘等症状,桂枝汤、芍药甘草汤、当归四逆汤主治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等症状,当归芍药散、桂枝茯苓丸、茯苓四逆汤则对伤寒症有明显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