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族传统婚俗
(注: 独具特色的朝鲜族婚礼现场)
在朝鲜族,男女订婚之前通常不能见面,需要通过媒人完成提亲、定吉日、送聘礼等一系列环节。朝鲜族男女婚配也是需要相亲的,只不过他们把这个环节叫作“看善”,如果男方对“看善”的结果满意,男方就会正式向女方家求婚,如果女方不反对的话,男方就会把一样东西送到女方家——“四柱”。四柱,就是把姓名和出生的年月日写在一张纸上,女方也把姑娘的姓名和出生年月日写到纸上,把两个人的四柱进行比对,这叫“穹合”。其实就是看两个人的属相是相生还是相克。如果两个人的生肖是相生的,女方家长会找媒人,那么媒人会被女方委托通知男方,说两个人的“穹合”相对,男方就可以“择日”了。同时,还要把“择日”的消息告诉女方,女方得到男方“择日”的具体日期后,会占卜吉凶,如果得到的是吉,就会许婚。此时,男方就要把备办的彩礼用彩礼柜装着,送到女方家去了。彩礼中,“青缎”“红缎”是必备的。
奠雁礼、交拜礼、房合礼、席宴礼等是朝鲜族婚礼中的重要环节。等到结婚这天,走在迎亲队伍最前面的,是一个手里捧着用红包巾包裹的木雕大雁的人,新郎在中间,骑马或坐轿,一班随从人员跟着在后面,叫“后行”。“后行”一般由新郎的爷爷或叔叔等长辈,这些人被叫作“上客”或者“上宾”。迎亲的队伍里为什么要带着一只木雕大雁呢?这是因为大雁对爱情忠贞不贰,永不分离,象征着新婚夫妇也像大雁一样能够互相忠诚,白头偕老。
来到新娘家,女方会把木雁接过去,放在木盆里,把新郎让进“舍廊房”——这是专门用来让新人更换衣服的客房。新郎、新娘穿戴整齐后,二人走进“醮礼厅”,新娘在屋中央按东西方向放两张桌子(两张桌子合在一起),青松翠竹放中间,青松翠竹上披挂着青红线,木雁被放在桌子的中央,两边桌上摆着酒食。整个过程由主礼者引导,新郎在西边对面向他的新娘敬酒,新娘要对新郎敬的酒表示感谢并回敬给新郎。行过醮礼之后,双方便正式结为夫妻。此礼结束后,便是下一个环节——“赏大桌”了。
赏大桌,就是由新娘家的宾客一起陪着新郎品尝美味佳肴。新娘家为新郎准备了非常丰盛的宴席。新郎在赏大桌时,要正襟危坐,不苟言笑,并且说一些礼让双亲和宾客的话,以免失礼。新郎先要在桌前喝3杯酒。在案桌上,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被煮熟的整鸡,通红的辣椒被衔在鸡的嘴里。民间认为,红为阳,有驱鬼辟邪的作用,也暗含着早生贵子的意思。新郎的饭碗里,往往会被偷偷地放进3个鸡蛋,这3个鸡蛋,新郎只能吃一半,另一半是留给新娘的,它寄托着亲人对新人生儿育女、和谐美满的美好祝愿。新郎新娘要互换礼品,双方行交拜礼。礼仪结束,新郎与新娘就可以离开新娘家了,他们要一起向新娘的父母及长辈辞行,新娘的嫁妆和礼品也要随新娘一起过去。
到了新郎家,新娘会受到同样隆重、热情的欢迎和接待。新娘在新郎家也要接受喜宴,并把满桌的喜宴的菜肴挑出一部分来送回娘家,表示自己在婆婆家受到了非常隆重的接待。送亲的人在回到新娘家之前,要到洞房里叮嘱新娘:要孝敬公婆、爱护弟妹、夫妻恩爱,等等。晚间,还有一场非常热闹的家庭联欢会。
第二天一早,新娘得早起,为全家人做早饭,展示一下自己的厨艺。吃完早饭,要行“舅姑礼”。家里的公公婆婆、小叔子、小姑子等要接受新娘早已准备好的礼物。新郎是最后一个收到礼物的,收到礼物后,夫妻二人要互相对拜。
第三天,新娘要回门了,新娘由新郎陪着,带上丰盛的美食,双双回到娘家,自此,婚礼圆满结束。
(注: 朝鲜族传统盛大婚礼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