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族传统婚礼
(注: 打扮—新的土族新娘)
土族娶嫁的时间大多定在每年的正月。具体的日期由男方举行仪式定夺。婚宴用土族语说就是“霍仁”,选定吉日的仪式叫“砣让霍仁”,即为择吉日首宴。女方的父亲、叔叔、哥哥等是一定要参加首宴的,此外还有媒人,大概有七八个人来选取吉日。
土族同胞把娶亲的前一天的宴席称作是“麻泽”,即嫁女宴。女方家的本家、亲朋好友、邻里等,纷纷送来礼物表示祝贺。女方家会摆好嫁妆,向人们展示男方送来的彩礼,做了多少套衣服,女方有多少嫁妆等。此时,姑娘要哭嫁,对各路的神仙,父老乡亲的恩情表示感谢,感谢兄弟姐妹间的深厚情谊。
土族同胞的婚礼是以歌舞为主的,娶亲前一天的下午,男方要请两名擅长歌舞,而且能说会道的“纳什金”(意为娶亲者)带上娶亲的礼品和新娘要穿戴的服饰,还要拉着一只羊到女方家迎亲。羊必须是白色的母羊(这象征着纯洁和财富)。纳什金到女方家时,女方家里会故意难为他们,一边由年轻的阿姑唱起月儿的“花儿”,由纳什金来对歌,一边由另一批人从大门的房顶上向纳什金泼水表示吉祥。当阿姑们没歌可唱或纳什金无词可对时,女方才会把大门打开,让纳什金请进家中。新郎进门后,马上向岳父岳母敬献哈达,祭拜神佛,一切礼仪完成后才上炕喝茶、吃饭。阿姑们簇拥在窗口唱起婚礼曲,热闹异常,唱完阿姑们就冲进屋里拉起迎亲的人们到院子里跳“安昭”舞。这一夜,土族同胞要唱、要跳近二十种歌舞,直到深夜才结束。
“小出小进”“大出大进”是土族姑娘们出嫁的两种方式。新娘到婆婆家之后才改变发式的叫“小出小进”,这个方式是比较庄重、复杂的。到了规定的时辰,新娘要坐“经卷”:在堂屋的桌子上,“经卷”、柏树枝、佛灯、牛奶、红筷子、茯茶、粮食、羊毛等物品依次摆放着。《依姐》歌在堂屋门前响起,这是纳什金在边摆动褐衫衣襟边唱出来的。新娘的兄弟用白毡或红毡抬着,在院子里的圆槽转三圈,上马出发。
在娘家就改变发式,到婆婆家之后立即举行婚礼仪式的这种简单、省事的方式就是“大出大进”。这种出嫁方式,纳什金不一定要唱《依姐》歌,梳洗打扮的新娘由其母亲或姐姐陪着,绕圆槽转三圈后再上马。新娘的伴娘、伴女分别由她的姐姐、妹妹来做。伴娘当天便跟着送亲的人回家,但伴女要等到新娘回门时带回来。
新娘上马后,负责送亲的队伍由她的兄弟、姐夫、舅舅等十几人组成,土族同胞称之为“红仁切”。一路上经过很多村庄,凡是新娘的本家的已经出嫁的姑娘,都要手捧着酒壶、酒杯,在路边向“红仁切”问好致意并敬酒。当送亲的队伍快到男方家时,要把队伍排列整齐,一起唱“拉罗洛”(赴宴曲)歌,此时,男方会有两个人去敬酒,表示欢迎,土族语称之为“斯木托斯乎”。
男方家门口,已经有迎亲和送亲的人挤在家门口,新郎在门口手捧着美酒和哈达,亲自迎接新娘下马。在新郎的身后,每隔一个姑娘,就会有一个手捧着酒壶与酒杯的姑娘,她们是专为送亲的人们斟酒的。当新人进大门时,两个年轻的妇女会在前面拉着红毡或白毡在前面引路,新娘跟着新郎,缓缓向家里走去。
新娘到了婆婆家,要到厨房的灶神爷前,让事先选好的妇女为她梳头换发式,穿新婚的服饰。接下来就是进行开口仪式,这也是由是事先选好的妇女主持。她手里拿着红线缠着的擀面杖,在新娘面前绕几下,说:“新娘新娘你开口,金口玉言,家里的话不要到外面去讲,外面的话也不要在家里乱说,守口如瓶,免惹是非……”
这些仪式结束后,新娘就穿戴整齐,举行拜天地。新人要连拜四次才能进入洞房。
下一个环节就是谢媒人了。此时,人们会围着媒人,一边唱谢媒歌,一边给媒人敬酒,并且给他喂炒面,还把酥油抹到他的额头上。送亲来的红仁切和媒人都被请到上房,摆上宴席款待。以前生活条件有限,不炒菜,以酒肉为主,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开始摆八盘了,有些地方还把土族与汉族的宴席相结合,非常的丰盛。
到中午的时候,送亲来的红仁切会在新娘的婆婆家里摆放嫁妆,给新郎穿上新衣戴上新帽。然后双方会协商奶母钱。此时,红仁切会显得很大方,只收取几块钱,做象征性的表示。然后,一边喝上马酒,一边走出新郎家。
拓展阅读
土族求亲必备的“礼节”
在土族,无论男女双方是经过别人介绍的,还是自己认识的,要想成婚,必须由男方请媒人向女方家求婚。与汉族媒人相反,土族同胞的媒人多为男性,并且多为村里德高望重的长者或与女方家有亲戚关系的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好说合。男方向女方家提亲时,媒人要事先准备好一副锅馍和蒸花卷、两瓶酒,带上哈达再到女方家提亲。当然,这些礼物都是由男方家提供的。
女方家如果不接受这门亲事,他们就会把媒人带来的礼物原原本本地送还给男方;如若同意,则会欣然接受礼物,对媒人的招待也很热情,并且把空酒瓶让媒人带回,表达的意思就是这门亲事我们同意了。
(注: 大门房顶上站着等待泼水以示吉祥的土族姑娘)
女方家认可了男方家的提亲,就会把本家各户的家长都请来,并把男方家的父亲、叔叔、媒人一起邀来,商量订婚事宜。这个环节,男方需要准备的礼物又不一样了。他需要准备吃喝礼:茯茶两包、酒三瓶、哈达一条、馍馍两副。一包茶是送给女孩的父亲的,还要给女孩的母亲一件做长衫用的料子。同时,还要准备一部分彩礼。在商讨“礼单”时,女方家开始毫不客气,上来就是狮子大开口,此时,就轮到媒人上场了,媒人和男方家父亲或叔叔,频频向女方的长辈敬酒,说好话,不断地压低彩礼的数目,直到双方都感到满意。
亲事下定后,说好的彩礼要在三个月内,由媒人将主要部分送到女方家。彩礼由干礼、衣料和首饰组成,全部送线也可以,女方自己选购衣料缝制。土族的传统习惯规定,在未娶亲前,女婿不到女方家去。但是现在逢年过节,女婿一定会去,还要给女方家人准备不同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