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中秋节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俗大观.上》 出版日期:2017-01-01

中秋节

(注: 天上月圆,人间团圆。中秋节“团聚、赏月、吃月饼”中国人的传统习俗)

中秋节的历史悠久,但也不是一天就形成的。它跟其他节日一样,也是经过了历史的洗礼发展而来的。古代帝王非常崇尚天地日月,春天有祭日活动,秋天有祭月的活动,在《周礼》中,已经出现了对“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雅士争相效仿,对着天上的一轮圆月进行观赏、祭拜,这种习俗慢慢地传到民间,成为一种传统的习俗。到唐朝时,祭月的活动更是逐渐被人们重视,中秋节成为一种固定的节日,明清时期,中秋节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关于中秋节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流传最广的当为嫦娥奔月。

传说,远古时代,天上同时出现了十个太阳,大地就像开启了烘烤模式,庄稼被晒死了,人们因为缺水而干渴死,百姓苦不堪言。此时,一个力大无穷的英雄——后羿出现了。他非常同情老百姓,为了解救苦难的百姓,他站在昆仑山顶,使足了力气,拉开神弓,对准九个太阳射去,九个太阳应声落地。他严厉斥责剩下的太阳,要按时作息,造福于人间。因此,他受到百姓的拥护与爱戴。后来,他娶了美丽善良的嫦娥。他除了把自己的技艺传授给来向他学习的人之外,整天就跟妻子在一起,人们对这对恩爱夫妻非常羡慕。

在众多的学艺者中,不但有仁人志士,也有心怀不轨之人,其中就有一个心术不正的人——蓬獴,也混到学艺队伍中来。

传说嫦娥会研制长生不老药,她在制药时不小心被蓬獴看到了。蓬獴也想成仙,长生不老。

在后羿率领众人外出狩猎时,心里有鬼的蓬獴却并没有跟随后羿去狩猎,而是装病留在了家里。等后羿等人走远之后,蓬獴手里拿着宝剑,进入后羿的宅院,威逼嫦娥交出长生不老药。敌我对比之下,嫦娥知道自己根本斗不过蓬獴,于是她干脆把药拿出来,直接倒进了自己嘴里。嫦娥吞服下药后,感觉身子越来越轻,竟然飘离了地面,冲出了窗外,向天空中飞去。但是嫦娥一直牵挂着后羿,所以她就落到了月亮上成了仙,因为月亮离人间最近。

到了晚上,后羿狩猎完毕回来后,侍女们向他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情经过。后羿听了,又惊又怒,拔剑就要找蓬獴算账。但恶徒蓬獴早就跑得没影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万分。他仰天长叹,呼喊着爱妻的名字。他惊奇地发现,今夜的月亮异常的明亮,月亮里好似有嫦娥的影子一样。他极力朝月亮追去,但是他追多远,月亮就往后退多远,他退回来,月亮也跟进来,无论怎么办,都无法追到自己跟前。

对此,后羿没有任何办法,但是他又太过想念妻子,于是让人到嫦娥喜欢的后花园摆上香案,案子上放着她平时爱吃的新鲜水果等,这样遥祭嫦娥。嫦娥成仙的事情被百姓知道了,他们纷纷在月下设下香案,向嫦娥祈求平安、吉祥。

从此,中秋拜月的风俗就在民间传播开来了。

拓展阅读

走月亮

走月亮简称“走月”,又称“踏月”“游月”“玩月”。中秋节花好月圆,天高气爽,妇女们乘着月色,尽情畅游于街市或郊野阡陌,或进出尼庵,摆设香案,望月展拜,或唱歌跳舞,弹琴吹奏,通宵达旦,无人阻止。即使闺秀名门,也突破规矩,盛妆出游。有的姑娘,悄悄约上恋人;有的借出游之机,寻求佳偶。江苏南京在过去“走月”时还有一种特殊风俗,凡没生育的妇女,要去夫子庙,随后跨过一座桥,相传回家后就能怀孕。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民俗大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