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达梅林
《嘎达梅林》是蒙古族民间叙事诗。主人公嘎达梅林(1892—1931),蒙古族英雄。出生于内蒙古哲里木盟(今通辽市)达尔罕旗(今科尔沁左翼中旗),本名那达木德,汉名孟青山。嘎达是蒙古语,意为家中最小的兄弟,“梅林”是官衔名称,指统领。嘎达梅林小时候读过几年私塾,通蒙汉文。1908年,在达尔罕旗旗卫队当兵服役,五年后被提升为旗卫队章京。1925年被提升为旗军务梅林。
1916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开始在内蒙古地区大量放垦、戍边,巩固边防。张作霖与常驻奉天(今沈阳)的那木济勒色楞王爷商定开垦该旗的大片草原为农耕地,到1928年达尔罕旗四分之三的草原被放垦为农田。牧场缩小,牧民被迫背井离乡,这引起当地牧民的强烈不满。嘎达梅林多次到垦务局反对开垦,被王爷免职。被革职的嘎达梅林眼看牧民的利益被盘剥殆尽,便前往奉天当面向达尔罕王和张作霖请愿,结果被判死罪,押送回去。嘎达梅林的妻子牡丹闻讯,在众人的帮助下,救出嘎达梅林。嘎达梅林组织起一支抗垦军队,率众武装起义。连续奋战了几年,终因寡不敌众,在一次行动中,遭围剿,被害。蒙古人民为了纪念他,后来在乌力吉木伦河边修建了梅林庙。
《嘎达梅林》叙事诗用诗体语言,记录了嘎达梅林不平凡的一生。一同被赞颂的还有他的妻子牡丹和众多不畏强暴的同胞,把同样力量的鞭挞给了残暴的权贵。本书从陈清漳1962年整理的《嘎达梅林》中摘取部分。这里引述一段嘎达梅林率弟兄赴奉天面见达尔罕王时,嘎达梅林的苦劝:
高高在上的王爷被来自故乡大草原的同胞问得无言以对,心生嫌恨。双方不欢而散,此后嘎达梅林多次求见,始终未果。他只好找张作霖请愿。张作霖得知嘎达梅林的来意,威逼利诱一样不少地灌输给嘎达梅林:
先给嘎达梅林一顶高帽戴上,夸赞他是大英雄,是忠臣,高扬一番;接着就压制,提醒嘎达梅林的身份,强调要服从、顺从;最后再给一个大诱惑,许以荣华富贵。嘎达梅林一路艰辛地闯入虎穴,哪里是为个人的利益,他是要替民请命,当然不能放弃初衷。他义正词严地说:
张作霖见嘎达梅林软硬不吃,被深深地激怒,立即下令扣押,判以死刑。嘎达梅林给押回达尔罕旗。嘎达梅林被判刑的消息传回草原,嘎达梅林的妻子牡丹立刻请来嘎达的亲友商量如何解救丈夫,草原上的一些好汉也纷纷出来增援。牡丹决定劫狱救丈夫,但三岁的女儿天吉良无人托付。留下来,怕是日后会死在仇人手中;带着上战场又不方便。她抱着女儿,哭诉衷肠,想来想去,做了个艰难的决定:
决绝的牡丹没了后顾之忧,与众弟兄一起,成功劫狱,解救出来嘎达梅林。嘎达梅林遂组织队伍,继续与强征暴敛的权贵作战,后不幸遇难。
人们深深记住嘎达梅林的名字,传诵着他的事迹,故事里讲他,歌中唱他。
延伸阅读
歌曲《嘎达梅林》歌词选段
这是蒙古族歌唱家根据嘎达梅林的英雄事迹创作的蒙古族歌曲。一经问世,被更多人传唱。关于创作者,关于更多歌词等信息,朋友们自己通过网络媒介找来看看、听听,感受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