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2018年贵州“非遗”十件事
作者:徐霖 发布日期:2019-01-25 来源: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浏览次数:

一、贵州省5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其中1人入选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贵州省39位传承人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贵州省石丽平、杨昌芹、韦波、宋水仙、韦祖英5位“非遗”传承人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其中杨昌芹和石丽平在两会期间受到媒体高度关注。尤其在部长通道上,雒树刚部长在讲话中专门提到了杨昌芹及她的竹编技艺带动周边群众脱贫的事例,杨昌芹还入选了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光明日报评选的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2018年5月8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共计1082人,我省共有31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39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入选,我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增至96人。

 

1.jpg

 

二、雷山县被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列为国家首批“非遗+扶贫”十个试点地区之一。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联合印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支持设立一批“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带动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参与就业人员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比达到30%以上;总结提炼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工作经验与模式,鼓励和支持其他贫困地区学习借鉴,宣传推广。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列为国家首批“非遗+扶贫”试点地区。

 

2.png

 

三、贵州省“非遗助力脱贫工作模式”受到文化和旅游部肯定。

在文化和旅游部举办的“2018年扶贫日系列论坛文化和旅游扶贫论坛”和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以“振兴传统工艺   助力精准扶贫”为主题的论坛上,贵州省代表分别作了我省“非遗”助推扶贫工作的经验分享,其中雷山县麻料村扶贫工坊模式得到文化和旅游部的肯定。原贵州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李三旗,原贵州省文化厅副厅长姜刚杰等代表受邀参加“2018年扶贫日系列论坛文化和旅游扶贫论坛”,文化和旅游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及全国22个重点脱贫省区文化和旅游部门负责人约90人参加此次论坛。贵州代表围绕“深化扶贫改革 凝聚脱贫攻坚合力”主题进行贵州扶贫案例分享。在第五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振兴传统工艺 助力精准扶贫”主题论坛上,我省代表作了“非遗”助推扶贫工作的经验分享。本届博览会,贵州省10余个“非遗”项目,40余位“非遗”传承人参与。

 

3.jpg

 

四、贵州省首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优秀项目获全国优秀。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关于开展2015年支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有关要求,我省完成首批10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经评审,我省3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成果获全国优秀(与河南省并列第一)。期间,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首批优秀成果展映月单元活动在国家图书馆举行,贵州省成为“年华易老,技·艺永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系列活动中唯一一个以省份名称为主题的专场活动。

 

4.jpg

 

五、贵州省16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全国共计383个传统工艺项目入选,涉及纺染织绣、服饰制作等14个门类。其中贵州省苗绣、蜡染技艺、枫香染技艺等16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列入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5.JPG

 

六、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成绩突出,全国传统工艺工作站交流活动在雷山举办。

2018年,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支持下,为振兴传统工艺,省文化和旅游厅分别举办了社会办学与“非遗”传承对话活动;银绣染、苗族、布依族、侗族“非遗”传承人与设计师、企业家、“非遗”专家和学者对话活动;产品设计专业教学论坛;苗族银饰传承与创新·乡村论坛;“非遗”创新设计论坛8场对话活动。并在兴义雨补鲁村、册亨板万村举办了“乡兴艺润”和“民艺兴乡”对话活动,积极推进传承人群研培和对话交流。8月29日至30日,传统工艺工作站交流活动在雷山举办。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项兆伦、国内“非遗”专家及各工作站所在地省级文化部门代表等100余人参加。来自全国11个工作站的代表分享各自工作站的工作情况和工作经验。项兆伦全程参与会议并作讲话,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工作模式成为全国样板。

 

6.png

 

七、2018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非遗周末聚成功举办。

2018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非遗周末聚于6月2日启动,11月17日结束,以“传承非遗  文化惠民”为主题,举办了20个县(市、区)专场、集中展示4场,演出场次共计79场,举办银饰和苗绣比拼各1场,并积极开展了走进机场、社区和高校展演活动。参与农特产品企业192家,参与地方美食136家,演职人员总数2889人,46家媒体全程跟踪报道,现场观演人数达5万人次以上,网上百度搜索“2018非遗周末聚”,相关结果高达176000个,对贵州非遗的保护传承利用和文化自信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7.jpg

 

八、贵州省2家单位和2名“非遗”传承人、2名从业人员荣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

2018年6月8日,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座谈会在天津召开,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贵州省黔东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文体广电新闻出版局被评选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集体。贵州省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石丽平、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龙佑铭 、贵州省凯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郭晓节、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屯堡文化传习馆陈先松被评为先进个人。

 

8.jpg

 

九、深入实施“十、百、千、万”脱贫培训计划,培训“非遗”传承人群2万余名。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和文化部、教育部《关于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通知》等精神,开展好《贵州省传统手工技艺助推脱贫培训计划(2016-2020年)》工作,3月29日,原贵州省文化厅下发《关于报送2018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计划和方案的通知》,各研培基地按照要求,陆续开展非遗培训工作。在实施“十、百、千、万”培训工程中,重点开展“十”“百”级传承人培养,选送学员78人赴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参加研修培训。全省完成传统手工技艺培训20944人,其中省文化和旅游厅完成58期3444人。为促进研培成果转化,11月23日至25日,多家研培基地培训成果作品以“展示文旅精品,助力脱贫攻坚”为主题,亮相2018年中国(贵州)国际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产品博览会。

 

9.png

 

十、贵州省16个“非遗”工作坊、3个“非遗”小镇、15个“非遗”村落、15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挂牌。

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支持传统工艺贵州工作站设计师工作坊等16家工作坊设立并举行授牌仪式,并陆续支持省内各市、州建立万达小镇等3个“非遗”小镇、德江铁坑“非遗”村落等15个“非遗”村落、雷山麻料村“非遗”扶贫工坊等15个“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紧紧围绕贵州传统工艺全面振兴开展工作。

 

10.JPG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