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三忠三烈”“文林郎”
所属图书:《高原拓荒者:仡佬族》 出版日期:2014-06-01文章字数:字

“三忠三烈”“文林郎”

申佑(1425~1449)是以忠孝节烈闻名于世的仡佬族英雄,出生于务川火炭垭(今大坪乡龙潭村),字天锡,“幼有至性,颖异不群”。明正统三年(1438年)举人,正统十年(1445年)进士,官拜四川道监察御史。申佑的一生虽然短暂,却有勇有谋,智勇双全,尤其是“三忠三烈”的故事名震黔中,一时传为美谈,至今仍被当地百姓津津乐道:“打虎救父”是为孝,“冒死救师”是为勇,“舍身救主”是为忠。他的这些英勇事迹,早已成为仡佬族教育孩子的榜样,也成为世人争相效仿的楷模。

申佑祠

申佑“打虎救父”故事壁画

话说少年时代的某一天,申佑随父亲在山坡上锄地,父子俩专心劳作,丝毫没有意识到危险即将到来。突然,没有任何征兆,一只斑斓大虎呼啸而来,飞身扑出,张开血盆大口,叼起父亲转身就跑。申佑稍愣片刻,立即回过神来,一路猛追不舍,一边极力挥舞着手中的锄头追打,一边放开喉咙拼命呼喊,老虎吃人本来就“做贼心虚”,口含一个大活人又没法跑快,后面的“拼命三郎”更穷追猛打,舍命相拼,又惊又吓、又惧又怕的老虎虽然仍是饥肠辘辘,但保命要紧,只好舍弃这到嘴的“美味”,扔下父亲,夺路落荒而逃。父亲终于脱险得救。一时之间,申佑虎口救父的事迹不胫而走,《思南府志》载:“逞猛虎之威,竟出黄童之手。震惊乡里,孝扬六邑,声蜚一邦。”他的名字传遍了四乡八邻,人们对这个弱不禁风的少年刮目相看,打虎救父的少年郎从此成为仡佬人的“打虎英雄”。

申佑“冒死救师”故事壁画

走出了家乡的千沟万壑,穿越了万水千山,青年才俊申佑历经千难万险,只身来到繁华的都城,就学于京师太学。国子监祭酒李时勉忠贞耿介,刚直不阿,因谏言开罪于皇帝,龙颜震怒之下,不问青红皂白,判其带枷示众,并将被问斩于市。众臣慑于君王淫威,虽明知祭酒冤屈,却一个个噤若寒蝉,无人敢仗义执言。申佑最不屑这样的明哲保身,故乡的大山铸就了他山一般的铮铮铁骨,也赋予他打抱不平的英雄气概,这位山里汉子挺身而出,擂鼓喊冤,冒死直谏,并请代师就死。本以为顶撞天尊,自己必死无疑,却不料“皇恩浩荡”,皇帝感念他的忠言勇谏,不仅特赦了李时勉的死罪,还让他官复原职,也嘉奖了申佑的忠勇义举。申佑为救师长,敢触“天威”,义勇之举,闻动京师,名播故里,为时人钦佩,也为后人景仰:“公之所为,皆人所不敢为也。”

斗转星移,春秋代序,中国历史上又一次狼烟四起。正统十四年(1449年),蒙古瓦剌部也先举兵入侵,攻打大同,专权太监王振蛊惑明英宗御驾亲征,到今天河北怀来境内的土木堡时,被敌军重兵围困,交战未久,50万明军就溃亡过半,已全无招架之力。眼看军心涣散,自己性命难保,明英宗又惊又怕,只想快快逃脱,因此急急忙忙想找一个“替身”来迷惑敌人。申佑恰巧与明英宗年龄相近,身材相似,于是假戏真唱,立马装扮起来,乘帝辇连夜出走。瓦剌兵看到皇舆黄袍,误以为是明英宗出逃,穷追不舍,万箭齐飞,申佑因此葬身乱箭之中,年仅24岁。申佑绝非“愚忠”,他“尽节殉难于从龙”,赐谥“忠节”,全国各地同时兴建八所祠堂以资纪念。至今完好地保存于务川县城古巷中的“申佑祠”,也有的称之为“申家祠堂”,既是一座历经风雨的古建筑标本,也是民族气节的实物象征。

申佑”舍身救主“故事壁画

其实,在申佑辞世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事迹都鲜为人知,尤其是“舍身救主”的凛然大义。因此,一些深悉内情的重臣频频上书,如萧重望《题奏缺漏申侍御土木堡忠臣庙名位疏》,另外,程敏政、赵维垣、敖宗庆、田秋等朝臣也都以诗文奏疏,为之鸣不平,这才使他走出历史尘埃,浩然大义的气节重见天日,“三忠三烈”的英名得以长存。

申佑短暂的一生,“救父于虎口,脱师于天刑,代君殉难于疆场”,故有“三烈”之誉,申家被封赠为“忠孝堂”,申佑被追谥为“忠孝名臣”,思南府、务川两地同时为他立祠祭祀,且至今还有保存完好的申佑祠堂。务川“申佑祠”也叫“三烈祠”,始建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后几经维修,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已辟为申佑纪念馆。祠内匾额对联碑刻,均不吝美言,不惜文字,全是赞颂申佑忠孝节烈的千秋大义,如:

今正安县市坪仡佬族苗族乡龙坪村申家寨子界牌山垭亦建有申佑祠,也叫“忠孝全人祠”,祠内神龛上供奉着一座申佑牌位和一尊申佑金身塑像,正上方悬挂清仁宗皇帝于嘉庆五年(1800年)手书御笔亲赐的“忠孝名臣”金字匾额。清康熙年间,书生杨嗣汉拜谒申佑祠,感慨不已,挥毫作文:“考公生年,幼夺父于虎口,中救师难于中涓,卒捐身扈土木危亡之秋,可谓全忠全孝之人也,稽之史册能有几人?”清道光《思南府志》曾高度赞美:“三烈全备,千古罕闻,古谓求忠臣于孝子之门,公诚不愧斯语矣。”

申佑能文能武,才华横溢,胆识过人,但毕竟英年早逝,生命在最绚烂的季节戛然而止,而且,他的文学作品也已散佚,仅存《挽从舅李公诗》见《黔诗卷略》卷一。

高原拓荒者:仡佬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