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酸甜苦辣是人生
所属图书:《高原拓荒者:仡佬族》 出版日期:2014-06-01文章字数:0字

酸甜苦辣是人生

因居住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仡佬族形成了独特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俗。

仡佬族的食物来源往往就地取材,肉食主要是家禽家畜,如猪、羊、鸡、鸭、鹅等,偶尔有捕获的野物,像野猪、山羊、野兔、野鸡等。牛、马常常用作役畜,不作食用。仡佬族也有自己的食物禁忌,那就是忌食狗肉,而且所有的祭祀活动也拒绝吃狗肉的人参加。例如请“七姊妹”活动,就严禁吃过狗肉的人扮演。因为在他们的民间传说里,当其先民陷入绝境、遭遇灭顶之灾时,是忠诚的狗救他们于水火之中,使他们重获生机、再度繁衍。

仡佬族人家,基本是家家户户养猪,春节时杀一头大肥猪,先合家合寨吃一锅热气腾腾的“庖锅汤”,过个油水丰盛的肥年,剩下的可就要腌制起来,做成风味独特的腊肉。一刀刀悬挂在灶头上方,长年累月任其烟熏火燎,虽外面黑黢黢的很难看,但洗净切片,或蒸或炒,油汪汪粉嘟嘟亮晶晶,肥的不腻,瘦的不干,喷香扑鼻,煞是诱人。有的人家用这种方法制“腊猪脚”,用来炖竹笋、海带、白豆或“阴苞谷”(将糯苞谷煮熟后再晒干),那更是浓烈鲜美的仡佬族大餐了,只有贵客临门,主人家才舍得拿来招待呢。仡佬族还特别钟爱“磴子肉”:将新鲜猪肉煮至半熟,切成大小均等的方块,先用糖、醋、酱油等制汁腌浸,然后加入生姜、八角、桂皮、茴香等香料,再把备好的肉块放进大砂锅,掺适量的水,用文火慢慢煨炖直至肉熟。装盘上桌,色泽金黄,肥而不腻,糯软爽口。“磴子肉”是仡佬族精心烹制的一道大菜,在民间宴席中,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婚丧嫁娶,特别是在他们闻名遐迩的“三幺台”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台面菜。

庖锅汤

豆腐

豆腐是仅次于肉的不二美食,不仅口感好,吃法也多样,可蒸可炒,可炖可烤,可以把任何一种烹调技术都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做出的菜品还很上档次。在每年的立夏那天,仡佬族人家都会不厌其烦地做“豆腐笋”,这是他们为立夏特制的专用菜,主料有豆腐、竹笋、干板菜、豌豆、胡豆等。而务川的仡佬族,则最喜欢吃“酸汤豆腐”。这种豆腐做法很特别,是在文火熬豆浆快要涨的时候,将仡佬族秘制的酸汤慢慢倒进去,使汤特有的酸味和豆腐水乳交融,浑然一体。最地道的吃法,讲究用柴火烧成的“滚末子灰”制成“火炮海椒”,配上蒜苗、芫荽、紫苏叶、木姜子、花椒等,又酸又辣,又烫又香,额头冒汗,舌头“冒火”,背心“冒烟”,十分过瘾。

烤糍粑

苞谷饭

仡佬族爱吃糯米食品,除了直接吃糯米饭,他们还以米面、苞谷、蕨根、苕粉等为原料,做成美味可口、食用方便的传统食品,并一律叫做“粑粑”,如清明粑、黄糕粑、糯米粑、海椒粑、泡粑、灰粑、蕨粑、荞粑、麦粑等,基本用糯米或至少掺杂糯米制成。最常见的糯米粑即糍粑,是仡佬族人喜爱的食品,也是祭祖的主要祭品。

仡佬族食谱虽无派无系,却自成一体,酸甜苦辣,五味杂陈。他们喜酸爱辣,酿酒制茶,把色、香、味组合得恰到好处,把人的视觉、味觉刺激得跃跃欲试,把食物的美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他们的酸、辣、酒、茶,既是美味更是绝味。

山多田少的仡佬族地区,粮食作物主要是苞谷,因此苞谷饭是仡佬族一年四季的主食。苞谷饭管饱耐饿营养高,但干而散,缺乏黏性,不滋润,难于吞咽和消化,因而常以酸菜佐餐。仡佬族喜欢酸辣食品,爱把新鲜蔬菜做成酸菜和腌菜再吃,如青菜、辣椒、大蒜、生姜混合腌制的酸辣菜,青菜、白菜、萝卜秧腌制的酸菜等。仡佬族的另一种常备菜“罐罐菜”,也是以酸为主。还有水腌菜、寸寸菜、酸辣椒、酸豇豆、酸蕨菜、酸大头菜……这些普普通通的农家菜,都是纯天然绿色食品,可谓当之无愧的“山珍”,充分展示了仡佬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存智慧,也承载着他们独辟蹊径的饮食习俗,单单一味“酸”,就被吃出了百转千回的无穷滋味。

仡佬族爱酸也爱辣,每家每户都种有辣椒,餐餐顿顿都必不可少,为祛潮取暖,每餐都少不了一锅辣椒汤,甚至连熬一锅稀饭,炖一锅肉汤,也要放几只辣椒,叫煮“辣椒粥”,喝“辣椒汤”。还有将嫩辣椒煮得半熟晒干,入油炸焦直接用来下饭下酒,叫“阴辣椒”。

辣椒

辣椒吃法多,可炒可炸、可烧可烤。喜食辛辣的仡佬族,算是和辣椒投了缘、对了眼,年深日久,渐渐养成“无辣不成菜”的生活习惯,把辣椒的做法和吃法都发挥到了极致。除应时应季的新鲜辣椒“撬菜”(作为主菜的配菜)提味,或直接做成“鱼秋海椒”、“虎皮青椒”、“豆豉海椒”外,还有香喷喷的“煳辣椒”,油汪汪的“油辣椒”,酸辣适中的“糟辣椒”、酱辣椒,开胃下饭的“酢海椒”、“泡辣椒”,还有让人欲罢不能的“莽椒”、“海椒粑”、“糍粑海椒”,以及辣椒酱、辣椒油、辣椒干等辣椒制品。

仡佬族把辣椒“种”出了诗意,“吃”出了风情,“变”成了文化,其歌谣唱道:“白米饭来红辣椒,金碗盛来银筷挑。龙肉下饭吃不饱,海椒下饭乐陶陶。”

高原拓荒者:仡佬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