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驱鬼逐疫唱大戏
所属图书:《高原拓荒者:仡佬族》 出版日期:2014-06-01文章字数:0字

驱鬼逐疫唱大戏

这是仡佬族傩戏《开路先锋》的一段唱词。

傩戏既是消灾避祸、祈福求吉的古老仪式,也是消磨时日、娱乐大众的文化活动。

傩戏又叫傩舞、傩堂戏、端公戏,是在祭祀仪式基础上吸取民间戏曲而形成的一种戏曲形式,曾广泛流行于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贵州、陕西、河北等省,为老君教派,属民间傩系列,被誉为“戏剧活化石”。

仡佬族傩戏表演

由于历史背景和所受到的艺术影响不同,傩戏可分为傩堂戏、地戏、阳戏三大类。地戏、阳戏“阴阳”相对,地戏是明初“调北征南”留守在云南、贵州屯田戍边将士的后裔“屯堡人”为祭祀祖先而演出的一种傩戏,没有民间生活戏和才子佳人戏,都是一些反映历史故事的武打戏,注重史实的演绎和人物的塑造。阳戏恰好相反,端公法师在做完繁琐的法事仪式后演给活人看,所唱腔调多吸收花鼓、花灯等民间戏曲的特点,以演出反映现实生活、民俗风情的小戏为主。

傩堂戏是在“愿主”家堂屋演出的傩戏。旧时,迷信的乡人遇上三病两痛、五灾八难,常以为是鬼神作祟,须求得神灵庇护,为此许下“傩愿”。到了还愿之时,要备好香纸、法器和祭献的各种用品,往往边做法事边演傩戏。法事与演出形同一体,法事主持兼职戏班演员,他们能唱能舞,掌握着“判卦”、“绘符”、“念咒”等全套法事技能。演出时,背面祭着神像,三面朝向观众,时空虚拟,动作夸张。

傩戏

傩戏由原始巫术活动演变而来,即源自于远古时期的歌舞。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了既娱神又娱人的“巫歌傩舞”。明末清初,文化艺术一度繁荣,各种地方戏曲蓬勃兴起,傩舞吸取戏曲形式,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傩堂戏、端公戏。傩戏于康熙年间在湘西成形后,经沅水进入长江流域,并向各地全面辐射,迅速推进,形成了具有地域特点的不同流派和艺术风格。湖南、湖北的傩戏吸收了花鼓戏的表演特色,四川、贵州的傩戏吸收了花灯的艺术成分,江西、安徽的傩戏则吸收了徽剧和目连戏的养料。因此,傩戏既有宗教思想的成分,又融合了民族民间表演艺术的成分,掺杂着儒、释、道的文化内容,既可娱神又能娱人。

仡佬族的傩戏,表演者多戴面具,分“脸子戏”和“粉子戏”,前者戴木雕面具,民间通常俗称“脸壳”,后者为戏剧化装,有时也可以两者兼有。面具又叫“脸子”或“脸壳子”,多为木质,饰以彩绘,现亦有丝质。早期傩戏主要靠面具来区分角色,不同角色有不同的面具造型,能形象直观地突出角色的性格特征,类似于京剧脸谱的作用。傩戏面具的来源,最早可追溯到远古先民的纹面,是纹面艺术的再度夸张,既增加了自我狞戾与异状变形的神秘感和恐惧感,对疫鬼增强了震撼力和威慑力,又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给人强烈的审美感受,保证了演出的酬神娱人效果,因此,“冲傩”已成为民俗演出的一部分。

傩戏的演出往往与“冲傩”等宗教活动融为一体,一般分为开坛、开洞、闭坛三个阶段。“开坛”和“闭坛”是迎神送神的法事,“开洞”则是上演傩戏剧目,表演的节目为正戏。正戏是还“愿”仪式时演出的戏,有《开路将军》(也有的叫《开路先锋》)、《伏羲姊妹》、《龙三女》、《罗通扫北》、《赵氏孤儿》等,也是酬神的戏。

傩坛常用文书印版

仡佬族傩戏表演

仡佬族傩戏一般在下列情形下演出:为老人祝寿;生病、不顺时冲傩;还“愿”冲傩;掌坛师傅传徒弟时跳傩,叫“过法”、“抛牌”;师傅死时弟子必须给师傅冲傩。在还愿冲傩中,“愿”分为两种,一种是主人家为求身体安康、行事顺利而对鬼神祖先许下的愿言;另一种是父辈或祖辈许下的“老愿”。做还“老愿”的傩时,必须要看好日子,逢吉日才能去;而做丧事、急愿、生日傩则可不看日子。每冲一次傩,都要设案奠酒,焚香烧纸,敬请师祖牌位。

傩戏表演

傩戏表演

傩戏演出不择场地,室之大小内外皆可。多为白天念经,夜晚唱戏。在傩戏演出中,往往还穿插着各种巫术表演,如踩刀梯、捞油锅、捧炽石、过火炕、跺火砖、吞火吐火等。傩戏演员多是巫师出身,剧目也多具宗教色彩,其表演因此具有浓烈的宗教意味,如台步中的“走罡”,手势中的“按诀”,以及柳巾、师刀、师棍等特种道具的运用等。

仡佬族的艺人、法师等,往往“一专多能”,可以同时具有多重“身份”,他们“拿起锄头是把式,拿起唢呐是乐师”,戴上面具是“神”,放下面具是“人”。在许多古老民族的宗教仪式和巫术活动中,往往都会不约而同戴上一个至关重要的面具,这些形形色色的面具,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中蕴含着不同民族的精神特质,寄托着不同民族的信仰与追求。

高原拓荒者:仡佬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