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奇特的嫁新郎习俗
所属图书:《长鼓舞盘王:瑶族》 出版日期:2014-06-01文章字数:字

奇特的嫁新郎习俗

在瑶族的“盘瑶”、“红瑶”等支系中,有嫁新郎习俗。

瑶族谚语“天上雷公大,地上舅爷大”,说明舅爷对外甥有最高的监护权。这种浓烈的“舅权制”,其实是母系社会的遗迹。瑶族妇女在社会生产生活及婚姻中都处于支配地位,占据着重要位置。在瑶族社会里,没有重男轻女,没有男尊女卑,“嫁新郎”便是明显的例证。

家庭中,如果老大是女孩,并且聪慧贤良,美貌如花,加上家庭富有,那么,舅爷就会四下张罗,物色入赘新郎。

挑选新郎,有严格的规矩,首先不能是“同姓”;其二,是要讲究辈分,一定是平班平辈。辈分相当,即称为是“上得了神龛的亲戚”,也称“竹根亲”,如若辈分不同,则会被讥笑,或遭受族人谴责。

辈分选准后,就要进行“相亲”。“相亲”又称“看姑爷”,主要由舅爷带上亲友去相亲,也有青年伙伴带去看的,还有的是借行亲走客去看的,或是红白喜事中去看的,但大都是借外出机会去“相亲”,时间一般选在秋收之后和正月十五以前。

“相亲”要择选吉日,而且途中不得遇上抬棺、送死人上山,或老蛇拦路等不祥之兆。

“相亲”要穿上新装才上路,如是旧装也要洗得干干净净,整洁美观。

五谷丰登 家兴业旺

送郎途中

“相亲”大多以歌传情,借歌试探,通过对歌,两情相悦,双双认可之后,才可进入下一个程序——“请媒”。

媒人通常要选能言善辩并且与对方关系密切之人。媒人挑1~2人,但不能是本家同姓同宗族的男人,不然就会遭人讥笑和谴责。只要不是本家族中人,不受辈分限制。

媒人出门,也要选择吉日,届时提前请媒人到家吃饭。媒人第一次去提亲,要准备“礼信”,一般是两包糖,谦称为“茶”,包装好后,用一条二指宽的红纸条进行腰封。

媒人到家上门时,不宜直言媒事,要用“找酒喝”等含蓄话语作开场白,然后征求长辈们意见,再征求本人意见。

即便同意,也要向媒人表示“请多走几回路!”以便留有回旋余地。

经媒人说合之后,男女双方及家人可以相互往来走动,农忙季节相互帮忙,以增进了解,进一步培养感情。这样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即可议定“订婚”事宜。

“订婚”要择吉日,备好彩礼,才举行仪式。订婚,要准备烟、酒、糖、茶、肉、豆腐等食品,还要缝制新衣,选择随从(本人不去),可由家庭主要人员和亲友及邻寨中人组成,几人至几十人不等,并选两名小男孩,小男孩要辈分小的,作为“拜子”,参拜对方列祖列宗,称为“磕头崽”。上列人员,如是女人,本人不能在孕期;如是男人,则其妻不能在孕期,此谓忌“四眼人”,取避凶趋吉之意。

订婚队伍进入对方寨门及家门时,都要燃放鞭炮,进入家门时,即置放彩礼,“拜子”在神龛前磕头恭拜列祖列宗。

女方则为男方准备一些由自己亲手纳缝的布鞋和袜垫以及其他礼物。

订婚吉日前,要通知家族人员和其他亲友届时前来喝酒,亲朋们则备好贺礼前来贺喜。

唢呐送亲

订婚仪式的当天,女方家喜气洋洋,亲朋满座,人们喝酒行令,祝贺主家添喜添财,大富大贵。青年男女则相约对歌传情。因此,常常是“订一对新人姻亲,结数双男女姻缘”。

酒足饭饱,告别主家时,平辈人都要玩一种“画花猫”的嬉闹游戏,即互相偷袭,往对方脸上涂抹锅烟灰之类,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订婚之后,男女双方即如同一家,你来我往,甚是密切。

瑶族从订婚到结婚,一般都要经过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期间一般还要签署入赘婚姻契约书。

结婚,也要择选吉日,届时准备一只大红公鸡、酒水等,交给媒人或家族中人去通知对方,称为“送日子”。然后双方张罗准备结婚仪式用品,如水桶、烤火盆、火钳、床上用品、箱柜、布鞋、绣品,以及婚期食用的柴米油盐、酒肉、豆腐……

以新郎出门的日子为吉日,前二日即请客请酒,新郎选好伴亲队伍,出门时身佩大红花,旧时还要骑上高头大马,燃放鞭炮,奏响唢呐,好不气派!

女方家的迎亲队伍早早迎候在寨门,新郎的队伍刚一露面,寨门处就鞭炮齐鸣,热闹非凡。

婚礼由法师主持。法师手执牛角,鸣响数声,然后手捧圣水,洒向一对新人,祝福新人。

新人双双迈入大门,立于一个一尺宽许,三尺长许的“船板”之上,拜堂成亲。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拜众亲,夫妻互拜。

拜堂之后,新人要向族中长辈、舅爷舅妈、父母双亲、高朋嘉客一一“献茶”。

“献茶”后,新人便洗手焚香,然后由媒人引入洞房。

亲朋们选出一能言善辩者向主家道喜、祝福,诵念吉祥辞。

之后亲朋入席,喝酒划拳行令,庆贺新人完婚。

长鼓舞盘王: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