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粗犷豪放打猎舞
所属图书:《长鼓舞盘王:瑶族》 出版日期:2014-06-01文章字数:0字

粗犷豪放打猎舞

“打猎舞”瑶语称为“熟玖”,是瑶麓瑶族在隆重的丧葬仪式中,配合铜鼓、皮鼓跳的舞蹈。

舞蹈来源有两种说法。

撵猪

一说是创造天地的母亲娲略铎传授的。她造树林,造房屋,驱赶凶禽猛兽,并与果略铎结婚生下三女,三女长大后,娲略铎即让她们各自出外谋生,大女儿扛着犁耙到平原去犁地耙田,成了现在的汉族;二女儿挑了一担书去读书,成了现在的布依族;三女儿则拿着娲略铎给她的一升小米,到山里开荒种地。当小米发芽了,野猪就来刨;小米分叶了,山羊就来啃;小米成熟了,麻雀、野猪就来吃。三女儿垂头丧气去见母亲。娲略铎对三女儿说:“你拿铜鼓去敲,拿着木棍去赶吧!”三女儿照着去做,野兽逃跑了,鸟雀飞走了,小米获得了丰收。三女儿将小米放在舂臼里,用木棍舂杵,用簸箕筛选,去壳而食,在山里安居乐业。有一天娲略铎来看三女儿,三女儿就拿起木棍,请母亲在一旁敲击铜鼓,自己跳起驱赶野兽、获得丰收、舂米取食、安居乐业的舞来,以此感谢母亲。“打猎舞”就这样产生和流传下来。因为三女儿在山里成了现在的瑶族,所以“打猎舞”成了只有“青瑶”才会跳的舞蹈。

熊出没

二说此舞来源于本族狩猎生活。瑶族曾长期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其社会组织形式是“瑶老制”和“石牌制”,其生产生活方式一直保留着以狩猎为主的形式,有时为追捕一只野兽,往往要集合几十人甚至几百人,花上几天时间追赶一二百里。在狩猎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每年霜降过后,狗熊往往钻石洞、卧树穴冬眠。瑶家猎手发现熊洞,并不急于猎取,而是用木棍伸入洞内挑逗懒熊生气,使熊胆膨胀增大,然后引其出洞杀之,就可得到珍贵的药材。久而久之,这种以棍逗熊的动作发展成打熊舞蹈,后来又产生其他舞段,形成了“打猎舞”。

静待

以狩猎为内容,用于丧葬祭祀活动中的“打猎舞”,其表演形式为男子群舞,人数不限,但需偶数。全舞分为“打熊”、“打羊”、“打猴”、“打野猪”、“生产舞”五段,近似组舞结构,每段独立,可长可短。表演时舞者手握木棍,依据铜鼓、皮鼓鼓点的变化而随时变换动作。由于鼓点是根据不同野兽的习性和特点产生的,所以有着多种不同的节奏和不同强弱的声响,这也使“打猎舞”呈现出节奏紧凑激烈,强弱对比鲜明,舞蹈动作有蓄有发,张弛自如的特点。蓄时如伺机待扑之饿虎,发时如刹那腾空之猛禽。木棍击地,有山雨欲来之势;群起对击,似惊雷乍鸣。在这种不同的节奏中,表演者含胸屈膝以急剧的棒棍敲击之声为乐,以兴奋呐喊呼号为歌,做出各种力度强、跨度大、粗犷剽悍的“打熊”、“舂地”、“侧舂”、“上下击棍”、“跳抬击棍”、“打猴”、“打羊”等跳、跃、转、蹲、跑、挫动作,舞姿雄劲剽悍,舞步勇猛洒脱,队形变化复杂有序——时而一人在内,众人圆圈单人轮打;时而两层圆圈或双排对打;时而多层圆圈轮流交叉击打;时而成纵队头顶击打或形成人棍组成的洞穴,两人俯身击地来往穿梭棍洞之中。当舞蹈进入高潮,节奏猛烈加快,此时嘹亮的铜鼓声、清脆的皮鼓声及木棍相击声、舂地的回声、舞者“嗨嗨”的呐喊声,汇成了一曲气势磅礡雄浑的山韵,昂扬激越之情,扣人心弦。

舂地

“打猎舞”的舞蹈风格粗犷剽悍、拙朴雄健,以“悍美”独树一帜。这种风格特征贯穿于此舞的动律之中,主要表现在上身的前俯后仰、双膝的屈伸起伏。蹲颤为其主要动律特征。由于下蹲型的典型舞姿,所以重心始终在中间,运步时力从脚下起至膝,再经过腰将力送至肩,然后再由肩将力压到脚跟,牢牢地踩在地上,形成下蹲、舂的姿态,配之以感情奔放的挥臂搏击、浑厚雄壮的呼号、热烈欢腾的场面,充分显示了粗犷剽悍、拙朴雄健的悍美风格。蹲与颤的动律来自于瑶族人民山区的劳动生活,不论是爬山越岭、负重行走,或舂米、立房,都是靠腿部的蹲与颤去保持劳动的持久性,双膝屈伸起伏成为劳动中的正常节奏。最有耐力的劳动者,往往是表演此舞的佼佼者。

自20世纪50年代起,“打猎舞”的表演已不单纯用在丧葬仪式中,在节庆、丰收、集会等多种场合也表演,且允许女子参加,它已日渐成为“青瑶”人民喜爱的、群众性的、自娱性的民间舞蹈活动。

跳“打猎舞”时,铜鼓、皮鼓伴奏,舞棍相击声响作舞。皮鼓一般只有一个,铜鼓则二面至十余面不等。演奏时以大皮鼓为指挥乐器,击鼓者必须是族中有名望而演奏技艺精湛又熟悉整个舞蹈的人。整个舞蹈节奏的快慢、强弱及舞蹈动作队形的变换,均由他统一指挥,每面铜鼓配备一个特制专用的木桶(称瓮桶),两人配合演奏,即铜鼓手站于鼓的一侧,一手用鼓槌击鼓心,一手持鼓棒击鼓腰。瓮桶手持木桶于铜鼓后面,木桶口与铜鼓口相对,随鼓声起落,纵送入铜鼓鼓腔并有节奏地前后来回抽动,使鼓腔内的空气传入桶内,发出洪亮多变的共鸣音。铜鼓节奏与皮鼓、木棍相击,节奏合拍。

欢庆

长鼓舞盘王: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