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八十二峒瑶民归籍今何在
所属图书:《长鼓舞盘王:瑶族》 出版日期:2014-06-01文章字数:字

八十二峒瑶民归籍今何在

《明史·广西土司传》记载:“永乐二年,荔波县民覃金保上言:县自洪武至今,人民安业,唯八十二峒瑶民未隶编籍。今闻朝廷加恩抚绥,咸愿为民,无由自达,乞遣使招抚。乃命右军都督府移文都督韩观,遣人抚谕,其愿为民者,量给赐赉,复其徭役三年。”

永乐二年,即1404年,其时的“峒”,是县以下相当于“乡”的一级组织,可以想见,八十二峒,其规模之大,其地域之广。

这么多的瑶人现在都到何处去了呢?原来,这里流传着许多催人泪下的传说。

瑶乡地名

荔波县内,仍广泛遗存着大量的带瑶、尧、洞的地名。瑶麓瑶族乡有瑶麓、洞干、洞闷、洞八、洞香;瑶山瑶族乡有瑶山、瑶沙;茂兰镇有尧朝、瑶埃、洞开;佳荣乡有瑶几;洞塘乡有洞壶;翁昂乡有洞长。

“射树神”传说

山有多高,瑶寨就有多高

以前,秀丽的樟江河畔,有一块富饶的坝子,樟江像一条蓝色的绸带,绕着坝子缓缓地流淌。坝子上散布着一座座美丽的瑶寨,每座瑶寨,四面都山清水秀,土地肥沃。勇敢勤劳的瑶族祖先,用自己的双手,把这里的荒野开成了良田,创建了幸福的家园。

那时,有个叫依雍的大财主,勾结官府,倚仗权势,到处搜刮民财,强占田地,他对瑶寨一坡坡、一坝坝肥田沃土早已垂涎三尺,存心想占为己有。

诡计多端的依雍,知道瑶民有信树神的特点,便设下一条“射树神”的毒计。有一天,他亲自出马,到瑶寨来找瑶族头人交涉,企图哄骗瑶民上钩。

依雍进了瑶寨栅门,把瑶族头人喊来,对瑶族头人和瑶民们说:“树神传话说,你们瑶寨的这些田地,都是我家的宝地,应该归还原主。现在,限你们三天时间搬出这块地方。”

瑶族头人气愤地说:“这是我们祖先双手开辟出来的地方,我们祖祖辈辈都在这里种田种地,养育儿女,为哪样说是你家的土地呢?”

依雍摇着肥头,斜着两只豌豆眼说:“这是树神传的话,不信,我们就去射树神,请树神讲。如果说这块地方是你们的,我就无话可说,你们就永远在这块地方住下去;如果树神说这块地方是我家的宝地,你们就得在三天内搬走!”

层楼叠榭

瑶族头人说:“那好吧,我们马上就去射树神,请树神讲话。”

依雍说:“今天时间不早了,等明天麻麻亮,你们赶到树神山来,我们一起射树神。”说完,就带着爪牙们去了。

依雍回家后,拿酒肉给家奴打手们饱吃了一顿,等鸡叫三遍,他便带领几十个家奴打手,先来到树神山。山上有一棵被瑶民称为树神的大枫树,这棵树早被依雍派人悄悄打了一个洞,恰好能装进一个人。依雍挑了一个忠实的家奴钻到树洞里隐藏起来,他吩咐这个家奴说:“等瑶族头人来射树神时,你就如此这般说话,不得有误。”

天刚麻麻亮,瑶族头人就手拿弓箭,带领瑶民们按时赶到了树神山。瑶族头人问依雍:“我们人已到齐,你们先射还是我们先射?”

依雍说:“谁先射都可以。一方只准射三箭,射完三箭后,树神怎么说就怎么办。”

瑶族头人说:“我们先射。”

依雍说:“好吧,你们先射。”

瑶族头人走到离大枫树一百步远的地方,张弓搭箭朝着树神连射三箭,喃喃地祈祷说:“树神啊,瑶寨是我们瑶族祖先开出来的地方,依雍硬说是他家的宝地,现在请你开口讲话,这些地方这些田地是不是我们的?”

瑶寨与山道

过了好一阵,大枫树才传出微弱的声音:“这里的田地虽然是你们祖先开出来的,但不是你们的地方,你们应该搬到大山中去住。”

瑶族头人和旁边等着树神回话的瑶民们一听,都难过得低下了头,眼里的泪水,簌簌地顺着脸上淌了下来。

依雍得意洋洋地拿起弓箭,走到射箭地点说:“现在该我射了。”

瑶民们睁开泪眼,望着依雍射完三支箭。顿时,大枫树那边就传出话来:“瑶寨的田地,全部是你依雍家的宝地,应该归还你家。”

依雍过来对瑶族头人说:“你们都听到了吧,树神的话已讲清楚了。这里的田地全部是我家的,限你们三天内搬出这个地方。否则,休怪我手下无情!”

过了三天,凶狠的恶霸依雍果然喊官府派来官兵,烧毁了瑶民的房屋,霸占了瑶民的田地,把瑶民撵到深山野谷里。

瑶民被赶到深山野谷以后,生活十分凄凉、困苦。他们在高山上搭起狭小的草棚,在荒山、岩缝里一点点地开出小块小块的土地,重新建立起自己的家园,并把这里起名叫“瑶山”。

“射岩箭”传说

冰川遗物——荔波桫椤

“青瑶”人在时来、尧排定居后,开山辟石,挖沟修塘,垒土造田,栽桑养蚕,创建了幸福的家园,过着安乐的生活。

城里有个大财主,名叫侬宝温。他一贯横行霸道,到处敲诈勒索,人们恨他入骨,都叫他侬泡瘟。一年秋天,侬宝温坐着八抬大轿,带领一群打手下乡催租讨债。他路过时来、尧排时,见满田满坝长满金灿灿的谷子,满山满坡长满黄生生的苞谷、白绒绒的棉花,不觉大吃一惊,心想:“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山野坝,为何现在变得这样富庶美丽?真是一块宝地,我定要设法把这块宝地夺到手。”

侬宝温回到家后,一心想夺取时来、尧排宝地,他每天坐不安,吃不香,睡不稳。一天晚上,他喊师爷来商量。师爷眨了眨花椒眼,捋了捋山羊胡子,不慌不忙地说:“大爷不用烦恼,要夺时来、尧排宝地,我自有妙法。”

侬宝温急忙问道:“你有何妙法,快快讲来。”

师爷说:“大爷不知,‘青瑶’人憨厚老实,最讲信义。你找到他们的头人,跟他们赌射岩、赌吃狗屎,赢了他们,宝地就是你的了。”

侬宝温不知道赌射岩和吃狗屎的诀窍,忙问师爷:“怎么跟‘青瑶’头人赌呢?”

师爷附耳告诉了侬宝温诈骗“青瑶”头人的方法。侬宝温非常高兴,笑得嘴巴扯齐耳根。

过了几天,侬宝温带着家丁打手,骑起高头大马,趁太阳还没落坡时,赶到时来、尧排,对“青瑶”头人朵扛、朵印说:“时来、尧排原是我家的祖业地,如今我要继承祖业,收回这两处地方,请你们带领‘青瑶’人搬到别处去住吧!”

朵印听了,心中怒火燃烧,睁圆两眼说:“时来、尧排是我们双手开出来的,你不要做梦!”

朵扛气得脸通红,说:“你说时来、尧排是你家祖业地,有什么凭据?”

侬宝温说:“有河边白岩为证。不信,我和你们都用箭射白岩,比一比,便知分晓。”

朵扛、朵印感到十分惊奇,一齐问道:“怎样射法?”

侬宝温说:“我和你们朝白岩比射十箭,如果你们射出的十箭都粘在岩壁上,时来、尧排就算是你们的地方;如果你们射的箭落下岩,我射的十箭都粘在岩壁上,时来、尧排就是我的祖业地,你们就把时来、尧排交还我。”

朵扛、朵印商量了一会,认定时来、尧排是“青瑶”人开垦出来的,应归“青瑶”人所有,箭必定会粘在岩壁上,于是答应跟侬宝温比射箭。朵扛、朵印和侬宝温议定,八月初十辰时,双方在岩坡脚比射箭。

朵扛、朵印回到寨子,召拢“青瑶”人开会,选出十支锋利的金箭,准备与侬宝温比一比真功夫。侬宝温转回家后,照师爷传授的法子,派人上山挖来几箩茅胶,烧火熬酽后,染成黑色,裹在十支箭头上。

八月初十那天,朵扛背起铁弓和金箭,叫朵印带领全部“青瑶”后生,快步赶到白岩坡脚。这时太阳刚从山顶冒出来,侬宝温和师爷也带着一群家丁打手赶到。双方各站一边,朵印和师爷商议,画出了比射点。

时辰已到,朵扛问:“谁先射箭?”

侬宝温说:“你们先射吧!”

朵扛摘下弓,三步跨到比射点。他深深吸了一口气,两眼盯着白岩,搭上箭,拉满弓,只听“嗖嗖嗖”,一支支金箭脱弦而去,发出耀眼的金光,箭箭射中岩心。金箭射着岩心后,响起“当当当”的声音,都没有粘着岩壁,纷纷落到地上。朵扛、朵印和后生们都感到惊讶和失望。

侬宝温得意忘形地走到比射点,举起弓,搭上裹有稠胶的黑箭,只听“嗤嗤嗤”十支黑箭全粘在岩壁上。师爷和家丁打手们一齐欢跳着哄叫起来,侬宝温笑歪了嘴,对朵扛、朵印说:“我射的箭,箭箭粘岩,你们该相信时来、尧排是我家的地方了吧,快归还我!”

朵扛、朵印想不通,怀疑侬宝温射前祭过山神,黑箭有鬼,要求另比一个项目。侬宝温与师爷交头接耳谈了一会,然后装出笑脸,走过去对朵扛、朵印说:“这回你们输了,本应把时来、尧排交给我,但为了使你们心服口服,我愿意再跟你们比一个项目。”

朵印问:“这回比哪样?”

侬宝温说:“比吃狗屎。明天早上太阳出来,双方各抬一挑狗屎到这里。”

朵扛、朵印同大伙回到寨子,分头到田坎上拣了一挑狗屎,放在牛圈边。侬宝温回到家里,派家丁舂好一箩小米,一箩甜荞,一箩稗子,煮熟拌匀,捏成一节节粑粑,跟狗屎一模一样。

第二天早晨,双方各带着自己的人来到白岩坡脚。朵扛、朵印抬出一挑真狗屎,放在草坪中间。侬宝温吩咐家丁抬出一挑假狗屎,紧靠真狗屎放着。侬宝温问朵扛、朵印:“谁先吃狗屎?”

朵扛答道:“昨天我们先射,今天你们先吃。”

侬宝温走到草坪中间,拿起一节假狗屎放进嘴里,“吧嗒吧嗒”吃起来。接着,他把自己的人全部喊来,一人拿一节假狗屎吃。不一会就把一挑假狗屎吃光了。侬宝温对朵扛、朵印说:“我们已经吃完,现在轮到你们吃了!”

朵扛、朵印带着“青瑶”人走进草坪,闻到一阵狗屎的臭腥气,一个个感到恶心。朵扛、朵印同大伙商量,宁愿把时来,尧排交给侬宝温,也不愿吃狗屎。于是,侬宝温便把“青瑶”人用血汗开垦出来的时来、尧排霸占了。朵扛、朵印只好带领“青瑶”人搬到深山老林。他们日夜开山辟岩,挖土造田,不知熬过多少艰难的岁月,流淌了多少辛勤的汗水,才又重建了瑶麓家园。

毕杳寨的传说

有水则灵

在瑶麓,早先有一个毕杳寨,可现在消失了。说来还有一段辛酸的故事呢!

清朝同治年间,毕杳寨还是一个六畜兴旺、殷实富裕的瑶寨。寨子坐落在一座独秀峰顶上,有百十级栈道;寨脚是片水源好、阳光足、土壤肥的坝子田,后山还有大棵大棵的名贵木材,古柏苍松。寨中有口神井,大旱不干,暴雨不浑,井里鱼多得很。传说寨上不管谁家来了贵客,可以先把火引燃,架上锅头,才去捞鱼,等鱼捞回来了,水还没有烧开呢!

可是后来,寨子对面的拉歹村,新迁来了财主蒙老抠,大家背地里都叫他蒙老狗。他为人奸诈,心狠手毒,看到毕杳寨瑶家人寿年丰,逍遥快活,嫉妒得就像眼睛里钉了钉子,他做梦都想霸占瑶家的这片田土山林和那口神井。蒙老狗约了一帮流氓地痞,天天酒肉相待。一天夜里,蒙老狗喊这帮人砍来吊竹,凿通竹节,塞满黄泥巴,又编了几双一尺多长的糯米草鞋,还舀了桶大粪水,鬼鬼祟祟地溜进毕杳寨,把大草鞋甩在神井边,把吊竹筒剖开,把黄泥巴坨坨摆在路上,又淋上了大粪水。

瑶乡古寨

第二天清晨,瑶家妇女早起抬水,一眼就看到了几双大草鞋,又看见几泡大筒大筒的人屎屙在路中间,臭气熏天,吓得连桶都不要,转头就跑,边跑边喊救命。这喊声惊动了全寨的男女老幼,大家一看,可不得了,都说是恶神显现,要吃人了。

于是,寨老果玉请来了巫师神汉,焚香化纸,封家扫寨。寨门上插满了芭茅草标、五倍子树做的木刀,寨内到处都牵拉着草绳,家家门口撒满了一层又一层的火坑灰。整整七天,家门不开,寨门不启,全寨鸡不鸣、狗不吠、牛不叫、人不闹。

可是,瑶寨并未由此消灾化难,相反,瑶胞放进山里的黄牛、水牛,只有去的,没有回来的;人们上坡下田,不是落陷阱,就是中毒箭。好端端的一个兴旺欢乐、生机盎然的瑶寨一时间人心惶惶、鸡犬不宁。即便如此,蒙老狗还不解恨。到了秋收时节,蒙老狗干脆赤膊上阵,公开出面,威胁瑶家再也不准种这里的田,不准再砍山上的柴。瑶胞们收苞谷、摘糯米,他指使人去抢,瑶胞收这头,他就抢另一头,还威胁说:“如果你们敢再犟,我要把你们杀个鸡犬不留。”

原来,蒙老狗已经勾结了官府。本来,光是一个蒙老狗,倒也不怕他,现在加上了官府,问题严重了。这时,有人主张:“豁出去了,跟他们拼了!”但多数人认为不妥。最后,还是果玉说:“我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

于是,全寨人连夜进行一场紧张秘密的大迁徙。他们先杀鸡敬神,挥泪封了神井。然后各家把能背走的东西背走,不能背的就找地方埋起来。撤离时,为了防止被人发现,招惹麻烦,决定不走大路,而从寨后面的悬崖下去,用白布接成绳子,把全寨人一个一个地往下吊。还安排最后撤离的人,把鸡捉来,捆住双脚,放在簸箕上,再点亮灯,撒满米,让鸡啄吃。用鸡在簸箕内啄米,发出的“劈嘭劈嘭”的响声来麻痹敌人,掩护大家撤退。

这样,全寨老小,连夜快走。不料,在天快亮时,一块石头碰响了铜鼓,铜鼓“哐”的一声巨响,把大家都吓呆了,停下来一看,原来已经逃到了水昔坳,一算,已经走了几十里路。大家估计如果有人追来的话,也追不上了,这才放心,就地休息吃饭,然后又朝九阡、都江方向逃去。后来,水昔坳旁的石头,人们叫它“响鼓石”。

毕杳寨全寨人逃走的那天晚上,恰好有两兄弟到洞闷瑶寨游方玩表去了,因为大家走得急,来不及通知他们一道转移。等天亮后这兄弟俩回瑶寨一看,一个人都没有了,兄弟俩弄不清这些人到哪里去了,走的是哪条路,因此也就无法追赶。后来,这兄弟俩只好搬到洞闷瑶寨暂住,住了一段时间后,洞闷寨寨老担心被人发觉,又动员他们搬到瑶麓大寨,这样,瑶麓大寨也就多了一个外姓家族。

据传说,毕杳寨瑶胞逃过九阡,到了都江之后,就在巫不、瑶排一带定居下来。而现在的瑶麓,仍残存着毕杳寨的废墟和祖先葬洞的遗址,在向后人诉说着这一段痛苦的历史。

珠瑶奇冤

在南方,民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先有瑶人,后有朝廷”、“先瑶后朝”、“换朝不换瑶”。在瑶族古籍《过山榜》中特别记载:“洪武登基,瑶人退朝,永远相传!”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历史上还铭刻着这样一段鲜为人知的瑶族千古奇冤!

交“关税”

一支自称“育棉”的瑶族,古称“珠瑶”,皆因珠瑶妇女穿条花领衣,绣红白蓝多彩围裙,串细珠相连长带,故称珠瑶。

《过山榜》记载:准普天之下,不忌山坡,隔田露水不到处,永远准许瑶人耕管,营生活命。瑶人依律行为,男女修行谨慎,耕耘苦读善行,求永世安宁,代代风光。

然而到洪武帝朱元璋当政时,他却认为珠瑶的“珠”字“王”旁冲他,他对此气愤不平,发誓要剿灭珠瑶一族,方解他心头大恨!

一时间腥风血雨、积尸盈野、血流成河。惨绝人寰的血腥屠杀和灭瑶政策,造成了瑶族空前绝后的大灾难。

传说当时侥幸逃难到达广东道的盘有救、赵有救、李有救三人,于途相遇,他们相互叙述苦难历程,感慨世事悲哀。三人仔细分析被害原因,最后认定是珠瑶的“珠”字与朱元璋的“朱”字相克,于是决议将珠瑶之“珠”字去掉,改成“板”字,从此“珠瑶”更改为“板瑶”,这样一改之后,朱元璋及其子孙也就无法再追究了,瑶族人民也才就此了难。后来,板瑶一族又由广东道韶州府乐昌县先后分别迁入广西、云南、贵州各县佃耕营生,族称后来又发展为“盘瑶”,表示永远纪念盘古圣皇。

瑶山梯田

长鼓舞盘王: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