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关岭苗族芦笙舞表演形式
所属图书:《舞之蹈之——关岭苗族芦笙舞》 出版日期:2015-04-01文章字数:1569字

关岭苗族芦笙舞表演形式

传统芦笙舞动作较单一,变化不多,表演者以笙为伴,自吹自舞。随着时间的推移,芦笙舞不断发展变化,如穿插女子花棍舞作辅助性的表演,丰富了芦笙舞的内容和舞蹈样式,包括集体的群舞、两人对吹对舞的双人舞、花棍对打等多种表演形式,使之更具有观赏性和富于舞蹈技巧,增加了喜庆欢乐的气氛。

表演芦笙舞时,男女均要穿着苗族盛装,人数从几人至数十人不等,但均为双数。发展至今的芦笙舞已成为一年一度的“花树节”中主要的表演内容。舞蹈的过程主要由“立花树”“进场”“向花树敬礼”“绕花树”“倒花树”和“送花树”等主要环节组成。舞蹈表演穿插在整个过程中。

“立花树”

表演之前,要筛选枝叶茂盛的松、柏、杉、樟等树种作为花树。由芦笙手面对选好的树吹奏芦笙,然后持斧连砍花树三斧,念诵古歌,做简单祭祀。选择的花树代表远古苗族首领蚩尤,故不可缺枝少叶。树上挂花一十六朵,象征蚩尤所生的九男七女。此时由参加舞蹈的苗族女孩将各色花布扎在花树顶部,同时在花树上部挂上酒和肉,自此完成花树准备,之后将花树抬到事先选好的花场中心树立。

“进场”

表演时,先由当地德高望重的老人吹响第一声芦笙,小伙子在前,姑娘、妇女持芦笙或花棍随后,排成一字形,吹起古老的芦笙曲——《杨鲁成立杨鲁坡》,以顺时针方向,迈着迟缓的拐步,转圈进场。

进场后,全体舞者围着花树转三圈后开始向花树敬礼。舞者随着芦笙曲的节奏,踩着半蹲式的舞步,上前三步向花树鞠躬、作揖,如此反复三次,“向花树敬礼”结束。

“绕花树”

是整套芦笙舞中最重要的内容,表演时间最长,是芦笙舞的高潮部分。这部分的表演往往非常自由,表演者可尽情发挥自己拿手的舞技。表演时,舞者两人自由组合为一对,随着芦笙曲调的高低起伏,用跳步、蹲步、单腿踢、旋转、卧地翻滚等动作起舞。一边绕圈前进,一边互相逗乐、挑衅对方,其间还有猜拳、喝酒动作,幽默风趣。男子不时以笙为棍,芦笙上下左右翻飞旋绕,相互配合对舞。此时芦笙音调时而欢快激越,时而悠扬舒展,舞蹈随着芦笙节奏起伏变化。花棍舞表演人数为偶数,可多可少,两两相对。姑娘们手持花棍旋舞于小伙子们四周,舞动花棍随着芦笙曲的节奏相互击打。花棍舞的主要动作有“雪花盖顶”“鹞子翻身”等。舞姿柔中带刚,时而奔放热烈,时而轻盈飘逸,呈现出花棍翻滚、彩裙飘扬的场面。芦笙舞与花棍舞配合默契,动作整齐,起落有致,两者融为一体,使芦笙舞丰富多变,更具魅力。

“绕花树”结束后全体舞者吹着《收场曲》,迈着迟缓的拐步,围着花树沿逆时针方向转三圈退场。舞蹈完毕,由强壮的男性舞者爬上花树,要求上树时头朝上,摘取酒肉,然后头朝下下树,将酒一饮而尽,自此整套芦笙舞才告结束。

“倒花树”

舞蹈结束后,将花树倒下。倒花树还有“抢花夺子”的情节,过去花树节中倒花树时,曾由各地选派高手进行抢花夺子,由此曾产生过打斗矛盾。为了团结,后来又把“抢花夺子”改为“护子归家”的仪式,规定了花树节只由无子女的夫妇承办。倒花树时,夫妇俩须用新背带把扎在树上的花朵取下背回,众人抬树随后,芦笙花棍一路护送,以防他人巧取豪夺。队伍护送到家,并祝早生贵子。

舞之蹈之——关岭苗族芦笙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