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历史渊源
所属图书:《舞之蹈之——关岭苗族芦笙舞》 出版日期:2015-04-01文章字数:1506字

历史渊源

关岭自治县分布有他称为“歪梳苗”“小花苗”“高裙苗”“黑苗”“青苗”的五个苗族支系,跳苗族芦笙舞的这一支称“歪梳苗”,这支苗族在关岭各乡镇均有分布,是关岭人口最多的苗族。关岭境内苗族芦笙舞的流布十分广泛,周边镇宁自治县、紫云自治县、兴仁县、六枝特区、贞丰县等苗族地区也有分布。关岭苗族芦笙舞传承较好的主要集中在关索镇民族村、上关镇向阳村、普利乡丫新村、永宁镇白岩村等苗族聚集区。

据有关史料记载,早在唐宋时期,牂牁地方(包括关岭、镇宁、贞丰一带)的芦笙舞就已相当出名。公元995年,牂牁地方曾派出一个使团入朝,宋太宗召见,令作表演,音乐起伏有致,史载:“一人吹瓢笙,如蚊蚋声,良久,数十辈连袂宛转而舞,以足顿地为节,询其曲,则名曰‘水曲’。”古代苗族用葫芦剖而为瓢,瓢笙即葫芦笙,今日关岭苗族仍然称“芦笙斗”为葫芦,瓢笙即今日之芦笙。

从关岭苗族的古歌和口头传说中可以得知,苗族芦笙舞与苗族原始的“绕坡”活动有直接的渊源关系。据传在远古时期,苗族部落的第一位伟人蚩尤战败于黄河流域之后,苗族先民们历尽千辛万苦迁进了贵州黑洋大箐,建立“阿桑都”(今贵阳),安居乐业若干年后又被侵犯,其时又有苗族伟人杨鲁率众奋勇抗敌,遭遇失败后,杨鲁被迫丢弃“阿桑都”,带领其残部西迁建立“阿达”(今安顺)。落脚喘息之中,杨鲁为了召集战散的苗民,特别是为了找回失散的女儿和女婿,便在“阿达”西山立树为号,名曰“杨鲁坡”,并经常在“杨鲁坡”上组织各种仪式和交流活动——“绕坡”。在“绕坡”活动中,苗族艺人们通过长期的实践,将芦笙音乐与传统武术有机地结合,便形成了苗族人民喜爱的芦笙舞。直到如今,关岭自治县境内的苗族村寨每年正月初三至初八都要举行隆重的“绕坡”活动,进行精彩的芦笙舞表演,以此纪念苗族历史上的伟人杨鲁。

关岭苗族芦笙舞是当地操西部方言,他称“歪梳苗”的苗族支系在一年一次的“绕坡”(花树节)民俗活动中主要的舞蹈形式。舞蹈以芦笙伴奏,根据场景需要,演奏相应的芦笙曲调,自吹自舞。在节日等喜庆活动中,芦笙舞是主要的表演形式,特别是“花树节”中不可缺少的舞蹈内容。节日活动中的芦笙舞欢快热烈,充满和睦团结的气氛。

早期用于丧葬习俗中的“绕丧笙鼓舞”最为原始古老,多为一人吹笙,一人击鼓,以祭奠亡人。舞蹈动作简单,乐音悲伤低沉,气氛哀痛肃穆,是芦笙舞在丧葬活动中的祭祀仪式。这种习俗在现代社会中仍有一定遗存。

随着社会的发展,芦笙舞在传统基础上穿插了花棍舞作辅助性的表演。关岭苗族芦笙舞讲究以笙为棍,芦笙上下左右随身翻飞旋绕,进行对舞,“舞”的特征十分明显,在穿插了花棍舞之后,又有“武”的特点。“舞武结合,笙棍交加”成为关岭苗族芦笙舞有别于其他地区苗族同类舞蹈的显著特征。关岭苗族芦笙舞因此更加丰富多彩,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风格。

关岭苗族芦笙舞自形成后一直在民间流传,从未间断。新中国成立以后,芦笙舞仍在民间节日活动和丧葬习俗中存在并有所发展。期间,还由政府组织到外地参加过表演并获得荣誉。进入现代社会,芦笙舞虽然继续在民间存活,但由于多元文化的渗入和冲击,关岭苗族芦笙舞的传承与其他传统艺术一样,受到很大影响。20世纪以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特色鲜明、风格独特的关岭苗族芦笙舞在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习多年的苗族民间舞蹈艺术得到前所未有的保护与发展。

罗氏家族是关岭苗族芦笙舞传承群体之一,其家族传承芦笙舞已有几代人的历史。上关镇向阳村、普利乡丫新村是芦笙舞传承情况较好的村寨,当地参与舞蹈的人数较多。近年来,关岭一些学校还建立了芦笙舞传习基地,一批学生在老师和艺人的指导下学会了芦笙舞的表演。

舞之蹈之——关岭苗族芦笙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