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教育反贫困:黔东北武陵山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
所属图书:《土家族研究》 出版日期:2012-12-01文章字数:2266字

教育反贫困:黔东北武陵山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问题的提出

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黔东北武陵山区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各项社会建设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长期落后于与省内其他地区,目前仍属于贵州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的地区之一。摆脱贫困、谋求发展,一直是黔东北武陵山区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当前,贵州省正面临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黔东北各族人民如何抓住和利用机遇,乘势而上,彻底改变武陵山区贫穷落后的面貌,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历史和现实反复告诉我们,教育是推动国家发展和民族进步的原动力。对于黔东北民族地区而言,加快人力资本投资,实施教育反贫困,是黔东北武陵山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选择。

二、教育的反贫困功能

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最主要途径,这是由现代经济社会中劳动力的特点决定的。在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农业居民的职业结构单一,生产技术简单,劳动技能的获得依靠家庭成员代际之间的传帮带即可完成,因此不需要经过专门的学校或社会教育。现代经济社会则不然,即使对农业居民来说,要获得稳定的经济收入,大多需要从事多种职业。即使从事农业经营,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基础和掌握一定的生产、经营技能,成为现代经济社会的合格劳动力。马克思说:“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教育的反贫困功能主要表现在:

1.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帮助人们摆脱贫困,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当今社会,教育直接决定一个地区劳动力知识存量的多少、国民素质的高低和人力资本的形成状况,从而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速度。樊胜根在研究了贫困地区的公共投资后得出结论认为,教育公共投资的扶贫效果最显著,同时对农业、非农业以及对整个农村经济增长的回报率也很高。在各种公共投资中,在欠发达地区增加教育投资对缩小地区差距的作用最大。

2.教育可以增强劳动者的劳动转换能力,把反贫困变成贫困者的自觉行动。教育反贫困的重要意义还在于通过人口素质改造,把反贫困变成贫困者的自觉行动,把贫困人口从接受援助的被动脱贫者变为自觉寻找脱贫机会的主动脱贫者,避免出现“越扶越懒,越扶越贫”的现象,从而降低贫困发生率。长期以来,在贵州的扶贫实践中之所以出现高返贫率,其原因就在于只注重为贫困人口提供谋生机会,而忽视了对贫困人口的文化改造,从而使扶贫变成“强加”的行动。其结果,外因不能通过内因起作用。经验表明,受教育程度较高或者有一技之长的农民易于获得外部信息,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在农业经济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更倾向于在非农部门就业和创业,更倾向于走出农村外出谋生。

3.教育有预防“贫困代际传递”的功能。贫困代际传递是指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家庭内部由父母传递给子女的一种恶性遗传链,也指在一定的社区或阶层范围内贫困以及导致贫困的相关条件和因素在代际之间延续,使后代重复前代的贫困境遇。

贫困代际传递现象在贵州贫困地区早已存在,近年来,随着东西差距、城乡差距、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拉大,这一现象日益严重。在现有条件下,各级政府应从导致贫困代际传递现象产生的关键因素——儿童教育着手,保障贫困儿童受教育权利的实现,发展其人力资本,减少他们在未来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可能性,对促进社会公平具有重大意义。

4.教育有优化人口的功能。发展教育可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从而促进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在现代社会,开发人口资源的潜力主要在于提高人口质量。

5.教育有平衡生态的功能。教育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一是赋予人类保护自然的意识。不仅可以通过生态道德教育和生态审美教育增强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责任感和自觉性而且还可以通过生态法制教育赋予人们遵循生态法则的自觉性。二是赋予人类保护自然的能力。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遗患于人类。生态问题产生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必须通过科学技术才能解决。教育可以培养保护自然、解决生态危机的专门人才,强化真正造福人类的科技发展,弱化或抑制可能危害人类的科技发展。

三、教育反贫困的对策寻求

“治贫先治愚”,教育是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抓手,已经成为我国新阶段扶贫工作者的共识。必须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手段,保证教育的优先发展,只有全面提高各族人民的整体人口素质,黔东北武陵山区才有可能最终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提出的反贫困目标。为实现反贫困目标,我们的思考和建议是:

1.建立公共财政体制下的民族地区教育投入机制,逐步提高民族教育经费的支出比例,做到财政投入与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相一致。

2.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提升办学条件和教育教学水平。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彻底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改变农民子女失学辍学情况,使农村义务教育成为真正的义务教育。

3.巩固“两基”成果,夯实“普九”基础。巩固“普九”成果,必须常抓不懈。目前,黔东北武陵山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五年保留率、小学毕业升学率等指标,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特别是近年来,农村初中辍学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了“两基”达标后的巩固和提高。

4.大力实施远程教育与“校校通”工程。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和方式,向农村地区输送优质的教育资源,可以有效解决广大农村地区教育教学资源匮乏、师资短缺的问题,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促进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的均衡发展。

5.大力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促进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的“三教统筹”,实现反贫困目标。

土家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