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锦江产业带对扶贫开发的带动作用
所属图书:《土家族研究》 出版日期:2012-12-01文章字数:3511字

锦江产业带对扶贫开发的带动作用

锦江是铜仁的母亲河,发源于武陵山脉主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梵净山深处,大江、小江在铜仁城区铜岩处汇合后经漾头镇流入湖南,汇入洞庭湖。锦江全长158公里,流域面积4157平方公里,俗称“百里锦江”。锦江鱼类资源和水能资源丰富,共有鲤鱼、青鱼、鲈鱼、石郎鱼等116种,水能理论蕴藏量23.06万千瓦,可开发11万千瓦。为突出重点,本文所探讨的锦江产业带主要指流经铜仁市区域的锦江流域(含大江、小江),这也是整个锦江流域资源最丰富、产业发展最具特色的部分。2009年,铜仁市十里锦江城市天然水体以“十里锦江·十二半岛”形象入选“中华十大生态亲水美景”。

锦江在铜仁市区域内共流经坝黄、川硐、和平、河西、市中、环北、谢桥、灯塔、漾头等9个乡(镇、办事处),覆盖全市37万人口的2/3以上。得益于锦江流域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自然风光,近年来,铜仁市在“强农稳市、兴工富市、商贸兴市、旅游活市、环境立市”发展战略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以能源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特色加工业、特色农业产业为主的锦江产业带,对全市扶贫开发产生了巨大的带动作用,使锦江沿岸成为全市乃至武陵山区交通最为便利、收入增长最快、产业发展最好的扶贫开发示范。2009年,全年生产总值完成46.5亿元,同比增长13.7%,增速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47元,同比增长11.8%;农民人均纯收入3750元,同比增长12%,增幅均超全国、全省、全区平均水平。

一、锦江产业带的四大重点产业

1.能源产业。锦江发源于梵净山,整个流域没有任何工业污染,锦江的水就是天然矿泉水,水质长期保持在地表水环境质量2至3级标准,是铜仁城区供水取水点,在其上游分别修建了桐梓坳水厂和鹭鸶岩水厂,承担着城区23万人的供水任务以及谢桥、灯塔两大工业园区的供水任务。2009年累计供水1123.9万吨,实现年产值2295.8万元。同时,充分利用锦江水能资源,修建了漾头电站、芦家洞电站、白花浪电站、天生桥电站、清水塘电站等10多座中、小型水电站,并顺利并网发电,为农网改造、西电东送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2.文化旅游产业。得益于锦江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九龙洞奇特的溶洞景观,2004年九龙洞景区(包括十里锦江、九龙洞、六龙山万亩竹海)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锦江流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随后引进了投资11.9亿元的大明边城旅游开发项目(锦江水上风情旅游区),修建了铜仁民族风情园、三江公园、周逸群烈士陈列馆,开发了“梦幻锦江”游览项目,完成了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南门古城保护与开发一期工程、九龙洞洞内灯光改造工程。结合农村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在锦江沿岸开发建设了恶滩、落鹅、凯芒等乡村旅游示范点,依托锦江得天独厚的河道资源优势,成功举办了国际性、全国性大型龙舟赛事,唱响了“中国传统龙舟之乡”文化品牌。以锦江流域为重点的旅游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直接带动了2万人从事旅游业,间接带动了8万多人从事旅游产业。2009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游客118.97万人次,同比增长46.3%,实现旅游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51.85%;接待境外游客3690人次,创外汇159.41万美元。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全市共接待旅游人数7.67万人,同比增长35.47%,实现旅游收入2532.7万元,同比增长60%。

3.特色加工业。为做大做强锦江产业带,引资建立了铜仁川主科技助农公司、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江苏雨润集团、贵州华力农化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尤其是雨润集团的引进,填补了铜仁市无中国五百强企业的空白。这批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大力发展商品鹅、鸭、猪养殖和高淀粉红薯种植,由公司实行订单收购,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积极开展旅游商品加工,开发生产了苗家粉丝、百年珍珠花生、开心婆社饭等系列旅游商品,百年珍珠花生还被评为贵州省著名商标,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了农民增收。

4.特色农业产业。依托锦江的优质水体及其沿岸肥沃的土地资源,在漾头镇九龙村一带建立了以网箱养鱼为主的特色养殖基地,在灯塔办事处马岩村、坝黄镇木弄村建立了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在灯塔办事处柑子冲村建立了椪柑生产基地,在坝黄镇龙井村一带建立了大棚西瓜种植基地,打造了锦江鲤鱼、寨桂椪柑、坝黄西瓜等一批特色农业品牌,建立了一批种植、养殖协会,实现了规模化经营,不仅丰富了铜仁城区市场农产品供应,而且带动了当地及其周边群众致富。

二、锦江产业带对扶贫开发的带动作用

1.改善了锦江沿岸交通条件。通过锦江产业带建设,整合资源,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极大地改善了锦江沿岸群众的交通条件,修建了铜麻公路,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实施了“渡改桥”工程,修建了大坪芒大桥、长坪大桥、凯芒中桥、艾家坪大桥、宋家坝大桥、坪茶大桥、木弄大桥、小江口大桥等10多座桥梁,极大地方便了锦江两岸群众的生产生活。通过实施芦家洞电站改造工程,提升了锦江水位,提高了锦江的通航能力。

2.增加了农民收入。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农家乐,建立特色养殖、种植基地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水平,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如坝黄镇龙井村小坪芒村民组农户黄隆兵、黄海隆、田建国、黄兴涛大面积种植脱毒甘薯,平均亩产值超过1300元,人均增收800~1100元。实施西部大开发10年来,铜仁市扶贫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快速增长,累计解决了5400余名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温饱问题。

3.优化了产业结构。通过开展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发展锦江产业带,锦江流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过去单纯发展传统农业转变为目前的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群众增收致富渠道不断拓展,大量富余劳动力向特色加工业、旅游服务业等产业转移。

4.转变了群众发展致富的观念。通过加强扶贫开发技术培训,培育了一大批种植、养殖大户和技术致富能人,涌现了一批西瓜经纪人,农业生产从过去以家庭需求为重点向市场需求导向转变,促进了传统致富观念的转变,更加重视农业实用科技运用和服务业。

5.提升了城市品位,增强了发展后劲。通过实施城市道路“白改黑”、锦江综合治理等工程,修建梵净山大道、滨江大道、金鳞大道、民族风情园等重点基础设施,着力打造“梦幻锦江”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增强了城市服务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为城市带动农村,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几点体会

1.要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扶贫开发中,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绝不能为了一时的GDP超速增长,对资源进行破坏性、掠夺性开发,否则可能出现新的返贫现象。铜仁市委、市政府在重点发展锦江产业带的同时,特别重视对锦江河的保护,投入巨资实施了锦江综合治理工程,关停了锦江沿岸造纸厂、编织袋厂等高污染企业,修建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目前城区90%的污水已进厂处理;加大了锦江小流域水土保持、天然林保护力度,锦江流域水更清了,山更绿了。同时,通过引资对芦家洞电站进行改造,不仅增加了装机容量,提高了防洪能力,而且使城区锦江水位提升了5米,提高了亲水性,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成功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的科学发展道路。

2.要坚持输血式扶贫与开发式扶贫相结合,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解决特困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础上,要重点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改善基础设施,搞好产业发展,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教育培训,提升群众素质,以开发式扶贫为重点,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近年来,铜仁市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实施小额扶贫贷款、“阳光工程”培训、“三小”工程、粮食增产工程、产业化扶贫、电脑农业等项目,支持青年创业,培育种养大户,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建立示范基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通过特色产业带动群众脱贫致富的经验得到广泛认可。

3.要注重示范带动,以点带面,实现更好更快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武陵山区作为全国的贫困落后地区,地方财政普遍吃紧,在实施扶贫开发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整合资源,建立和完善部门帮扶机制,以基地建设、新农村示范点建设为示范,以点带面,注重示范带动作用,逐步推开,以期实现全面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近年来,铜仁市在扶贫开发中,围绕锦江产业带建设,以新农村示范点、农村危房集中改造点、乡村旅游发展示范点、农业产业化基地建设等为载体,整合资源,重点打造了龙井、木弄、观音山、寨桂、马岩、九龙洞、恶滩等一批示范点,群众收入大幅增长,有力带动了周边村寨及锦江产业带的快速发展。

土家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