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武陵山区特殊类型贫困地区(贵州铜仁)扶贫开发的战略思考
所属图书:《土家族研究》 出版日期:2012-12-01文章字数:9522字

武陵山区特殊类型贫困地区(贵州铜仁)扶贫开发的战略思考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展大规模扶贫开发工作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区人民的共同努力,铜仁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民收入不断增长,贫困人口持续减少,农村政治民主,社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但是,由于铜仁地处武陵山脉腹地,地理环境较为恶劣,扶贫攻坚难度大,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弱等,致贫因素多,返贫率较高,我区的扶贫开发任务还相当艰巨。我区已被国务院列入特殊类型的重点贫困地区。为了做好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本文综合分析铜仁地区的贫困状况、经济发展现状以及扶贫开发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探讨在新阶段、新形式下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目标及对策,旨在让扶贫开发工作更具针对性,更富开创性,使扶贫开发事业能够“又快又好、更快更好”地发展,促进我区“两带两圈”产业体系的构建和“六个新跨越”目标的实现。

一、扶贫工作回顾

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铜仁地委、行署的直接领导下,铜仁地区于1994年起,开展了以切实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扶贫攻坚工作,并于2000年顺利完成了“八七”扶贫攻坚任务。自2001年开始实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以来,全区扶贫开发事业更是成效显著: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农民人均收入稳步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设施得到初步改善,新型农业产业化体系基本形成,文化旅游产业有了较快发展,水利扶贫、科技扶贫、产业化扶贫、新农村建设、整村推进式扶贫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区内民族团结,政治稳定,社会和谐。

截至2009年底,扶贫开发工作惠及全区所有重点贫困乡镇,有1201个重点贫困村实施了“整村推进”项目;贫困人口从2001年底的155.31万人减少到2009年的79.1万人,减少了76.2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40.29%下降到21.9%;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06元增加到2742元,年平均增长12.22%。尽管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区的贫困人口仍保持稳定下降趋势。

在近20年的扶贫攻坚工作中,我们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还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一是扶贫工作深入民心。许多群众通过扶贫项目的实施,得到最直接、最丰厚的实惠,扶贫项目带动了大批群众通过辛勤劳动致富,最大限度地激发了贫困群众的致富热情。二是开创了整体推进工作的“印江模式”。全区扶贫工作严格按照“统一规划、渠道不变、投向不乱、统筹安排、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办法,多部门、多渠道整合资金,集中连片进行开发,探索形成了“资源大整合,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发动”的“印江模式”。三是始终坚持科技普及与扶贫工作相结合,把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核心,通过政府搭台培训、用工单位委托培训、实用技术专业培训等方式,狠抓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基本素质,已累计培训20万人次,建立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11个。四是坚持多措并举、重点突破的原则,将基本农田改造、生态环境改善、交通设施配套、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等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有效地遏制了返贫率居高的现象。

二、全区农村的贫困现状

(一)扶贫开发任务非常艰巨

目前,全区还有7个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25个重点贫困乡(镇),1781个贫困村,分别占总数的70%、74%和60%。2009年底全区还有农村贫困人口79.1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1.9%,比全国高18.3个百分点,比全省高5.4个百分点。新阶段扶贫开发至少要减少贫困人口43万人。一些相对易开发、易脱贫的区域,通过近20年的扶贫攻坚,已基本脱贫,剩下的大多是一些地理位置最偏僻、交通最不发达、文化最落后、资源最贫瘠、基础设施最简陋、生产力水平最不发达的区域,要想在短时期内让这些群众脱贫,扶贫工作的难度将是空前的,在扶贫资金的投入上也将是巨大的。

(二)控制返贫难度增大

铜仁地区是自然灾害高发区,几乎无年不灾,近几年尤为严重。灾害表现出发生频率高、灾害种类多、持续时间长、范围广、危害程度深等特点,主要以旱灾、洪涝、山体滑坡、泥石流、冷凝低温等形式出现。由于农业设施抗灾能力弱,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已连续两年粮食减产。据有关部门统计,近两年来,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6亿多元。两年来全区因灾因病返贫人口累计达20余万人,新增贫困村20个。

缺乏优势产业的支撑,是铜仁地区返贫率高的另一重要原因。农业仍然是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农业产业化进程偏慢,优势产业不突出,农产品的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弱,农民收入受市场的波动影响较大,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增收产业和渠道。

(三)经济结构调整空间狭小

铜仁地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历史欠账太多,抗灾减灾能力较弱,人均保灌面积不足0.3亩。农业产业化经济还十分弱小,产业化经营额不到农业经营总额的20%。农村经济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力度还需加强,造成农民收入结构不合理。据调查,农民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只占39%,家庭经营性收入占48.4%,财产性收入占1%,转移性收入占11.6%。

我国当前农产品供求基本持平,而铜仁地区优质农产品不多,规模不大,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民增收渠道较少。近几年,地、县两级政府对农业结构调整工作高度重视,但由于自身财力极为有限,投入资金少,很难形成产业化经营,得不到规模发展。如鲟鱼、大鲵、野猪等名优产品的养殖,很受农民欢迎,但由于一次性投入较大,农户缺乏资金注入,很难进行规模化养殖。生猪、山羊、黄牛等良种的推广和养殖规模的扩展,也遇到同样的问题。

(四)经济发展整体实力较弱

从全区现有经济水平来看,基本处于全省落后地位,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多项在全省处于末位。以2009年为例,全区国民生产总值244.5亿元,排在全省倒数第3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748元,占全省人均水平的65.8%,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4,排在全省倒数第一位。从产业结构看,地方生产总值中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为62.2∶17.5∶20.3 [1] ;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大大低于全省水平和周边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省平均水平有不小的差距。

(五)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不高

劳动者文化层次低,严重制约了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农民主动应对市场信息的意识和能力较为缺乏,成为生产力水平提高的关键障碍。据调查统计,全区198万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的3366人,占0.17%;高中文化11.48万人,占5.80%;初中文化71.66万人,占36.19%;小学文化76.88万人,占38.83%;文盲37.64万人,占14%。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亟待提高,目前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比重较大,外出务工人员只有75万人左右,从事其他生产经营的只有33.2万人。

三、抢抓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机遇

(一)西部大开发和新阶段扶贫开发带来的机遇

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包括铜仁地区在内的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特色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教育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等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一轮举措,必将出台一系列有利于西部地区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武陵山区是国务院划定的7个特殊贫困类型地区,是集中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国家在今后的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中,将加大对该区域的经济开发力度和扶持力度。对于处在中西部结合部的铜仁地区,应该把握这两个难得的机遇,用好用足国家的发展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攻坚克难,让更多的贫困人口享受到我国的发展成果,营造一个有利于发展、有利于和谐的新铜仁。

(二)东部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

铜仁地处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是连接中原地区与西南边境地区的中枢和纽带,是华中、华南、西南经济区的结合部,是大西南东出的桥头堡。随着东部地区的产业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东部地区的产业将逐步向西部地区渗透和转移,铜仁具有率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区位优势。

我国东中部地区的率先发展,虽然给西部地区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也给西部地区发展带来了许多可供借鉴的发展思路,西部地区应认真总结东部地区难得的发展经验,少走弯路错路。

(三)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带来的机遇

重庆市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也是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推进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家将加快渝东南等地区的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加快渝东南武陵山区各族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2] 。目前在重庆市的协调下,渝鄂湘黔4省市毗邻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正在筹备之中。铜仁地区应抓住这次区域经济协作机会,主动融入到重庆及周边城市的发展战略中,在武陵山区域协作中找准自身的位置,理清发展思路,为促进经济共同发展而努力。

四、找准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有利条件

(一)丰富的自然资源

铜仁地区的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具有许多地方特色的优势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造福于全区人民。

一是生态资源上的优势。铜仁属亚热带季风温润气候,气候温和,降水充沛,拥有5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48.8%,高于全国20.36个百分点,人均林地面积3.8亩。

二是生物资源多样。铜仁地区有世界上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原始森林,生物资源多样,种类齐全,利用价值高,为发展山区特色经济提供了条件。现有野生植物3000多种,其中有天然中药材2000多种;有野生动物400多种,其中大鲵、棘胸蛙、野猪、穿山甲、山鸡等均是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品种。

三是矿产资源富集。铜仁地区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锰、汞、重晶石、粘土矿、石灰石、方解石、硫铁矿、煤炭等。矿产品位高,储量丰富,具有优势地位。其中已经探明地下矿产资源有40多种。500米以上远景锰矿储量达到1.2亿吨,品位17%~22%,为全国第3位,全省第1位,是全国三大锰矿富集区之一;钒矿资源储量100万~120万吨,磷矿石储量3700万吨,含钾岩矿储量35亿吨,含镁白云石储量10亿吨以上;铝土矿储量1.5亿吨。世界独有的紫袍玉、国画石、大理石等石材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优势矿产资源为发展地方特色工业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保障。

四是水能资源丰富。铜仁地区水能资源丰富,易于开发利用。区内河长10公里以上、流域面积2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达363条,年径流总量315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326万千瓦,可开发量150万千瓦。

五是农业资源丰富。优越的气候和土壤资源,为发展生态农业、立体农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全区有粮、油、烟、茶、果、蔬等农作物60余种,粮食总产量约为150万吨,牧草资源和畜禽品种资源丰富。生态畜牧业发展迅速,畜牧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38%,全区年出栏肉猪260万头,肉牛22万头,肉羊120万只,肉类总产量达到30万吨,年出栏家禽920万只左右。特色农产品如油菜子、花生、茶叶、中药材等质优量大。梵净山绿茶早在明朝即为贡茶,2005年底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

(二)文化旅游资源优势

一是多姿多彩的自然风光。铜仁地区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东南边缘,集雄奇山岳、秀水丽景、奇妙洞穴、保健温泉、独特石林为一体,峰峦叠翠,山环水绕,自然景观多达40多处。是科学考察、旅游疗养、休闲度假的圣地。其中,梵净山的“红云金顶、蘑菇石、万卷书、太子石”等景观让人流连忘返;此外,壮丽如画的乌江山峡气势磅礴,撼人心魄;风情万种的铜仁十里锦江似小家碧玉,青春靓丽;清澈透亮的石阡温泉和思南温泉上苍赐福,黔东第一;“黔东奇观”九龙洞更是曲径幽幽,让人耳目清新。

二是深厚的红色文化。1934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在贺龙的率领下,转战千里,于6月19日到达德江县的枫香溪,召开了中共中央湘鄂西分局会议,建立了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7月21日,湘鄂川黔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在沿河县土地湾召开了黔东特区第一次工农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了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10月24日,红三军与经湘南入黔的任弼时、萧克、王震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团3主力在印江木黄胜利会师。依托这些革命历史,在黔东大地可以打造一大批红色教育基地。

三是悠久的佛教文化。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梵净山就因“弥勒道场”而成为佛教名山,名声远播。它与五台山的“文殊道场”、峨眉山的“普贤道场”、九华山的“地藏道场”和普陀山的“观音道场”齐名天下。梵净山区的许多景点如太子石、万卷书、说法台等都与佛教相关,处处显现佛教文化气息。“拜谒梵净山,回报吉祥平安”是广大游客的美好心愿。

四是多彩的民族文化。以梵净山为中心,周围聚居有汉族、苗族、土家族、侗族、仡佬族等29个民族,长期相对封闭的生活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民族风情和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化。苗族的“四月八”、侗族的“赶坳节”、仡佬族的“敬雀节”等民族节日多如繁星,土家族的“摆手舞”和“肉莲花”,思南花灯、石阡茶灯和毛龙舞,印江书法、苗族四面鼓和刺绣,玉屏箫笛等民间文化源远流长。松桃县苗王城和寨英石镇、沿河县淇滩石镇、思南县郝家湾民族村、石阡县尧上仡佬族民居等古镇古村文化古朴浓郁。

五、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战略目标

在新一轮的扶贫开发工作中,要求全区广大干部群众,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发展意识。切实加大以道路交通和农田水利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从单一扶贫模式向多种扶贫措施相结合转变,从政府主导型向农民自主型转变,将政府扶持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将工业化进程与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紧密结合起来,增强贫困地区自身的“造血功能”。高度重视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快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以增加劳务性收入。放宽土地和户口政策,鼓励贫困山区的农民转让承包土地和山林,增加财产性收入,将自然条件恶劣的分散住户逐步向小城镇集中,加快城市化步伐。最终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目标。

六、新阶段扶贫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原则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解决我区的贫困问题更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在主观上,全区各族人民,必须改变一切等、靠、要的落后观念,要有勇于探索、奋发向上、敢为人先的精神,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客观上必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动员起全区各族人民的力量,群策群力,为改变我区的落后面貌共同奋斗。

(二)坚持统筹协调、生态优先的原则

扶贫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具有覆盖面广、涉及的行业多、牵涉的政策法规多、惠及的群众多等特点。因此,在制定发展方向和措施时,必须统筹协调,做到扶贫措施与国家政策相衔接,统筹好区域内和区域间的合作与协调。协调好城市建设与农村经济的统筹发展;协调好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与农产品精深加工的配套建设;协调好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的关系,协调好行业之间、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统筹好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建设之间的矛盾;促进各生产要素在空间、时间上与产业发展的合理配置,形成科学的区域协作体系,发挥产业间的优势互补作用。加快构建特色优势产业带,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强化生产、加工、流通的有效衔接,增强扶贫工作发展的协调性。

(三)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的原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何种产业要想得到发展壮大,都必须遵循市场发展规律,经受住市场的考验。我们在制定扶贫产业措施时,应当以市场为先导,做好市场调研工作,综合考虑市场需求和自身的资源特色,突出重点,开发和引进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和生产加工工艺,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机制,促进技术研发、推广示范、生产加工、市场营销的有机结合,构建产加销、科工贸紧密衔接的特色产业发展体系,不断提高特色产业的科技含量,加快新产品开发步伐,延伸产业链,增加市场竞争力和市场份额,推进产业扶贫工作的不断前进。

(四)坚持标本兼治、可持续发展战略原则

扶贫工作,事关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事关全区经济发展速度、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局,是关系民心民意的大事,绝不能掉以轻心、草率行事,更不能搞形象工程、面子工程,要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逐步提升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在实施新一轮扶贫战略时,一定要找准贫困的根源,理清发展的思路,因地制宜,标本兼治,有针对性地进行扶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提高群众的整体素质和生产技能,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七、新阶段扶贫开发的总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明确部门责任

扶贫开发既是一项经济任务,也是一项政治任务,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存在着不同主体利益关系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地、县、乡三级应成立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各职能部门为成员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扶贫开发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的职能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其中扶贫部门负责全面工作的协调、督查好扶贫项目的实施;财政部门负责资金拨付、审查、监督;其他部门都要实施好自己的项目,解决与自己职能有关的问题。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的战略高度出发,密切配合,同心同德,努力为扶贫开发提供政策支持、优质服务和舆论环境,共同做好扶贫开发工作。

进一步解放思想,鼓励创办各种类型的经济特区和开发试验区,出台鼓励人才、物资、技术、资金流入贫困山区的政策。如在生态状况恶化,退耕还林面广的山区设生态建设特区;在自然资源丰富,分布集中的少数民族山区建设资源开发特区;在省际交界,物产丰富,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建设边贸特区;在基础条件较好,交通方便的乡镇建设综合经济特区等。

(二)加强队伍建设 推动科技扶贫

对贫困地区而言,当务之急是加紧建设一支规模适度、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各级人才队伍。在稳定地、县现有扶贫队伍的基础上,还应建设贫困乡(镇)扶贫开发服务中心,明确办事人员,在贫困村设置扶贫开发联络员,形成地、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对扶贫队伍的干部职工进行培训,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增强责任心和事业心,提高干部职工业务能力和水平。

依靠科技服务组织,组织动员城市科技人员、机关干部到贫困地区搞扶贫开发承包,领办各种类型的科技扶贫经济实体,提高生产的科技含量。用优惠政策吸引发达地区科技人才、能工巧匠、种养业能手参与开发,传授技术,将有开发前景和市场销路的新的科技成果引入贫困地区,加快贫困地区的科技进步。大力优先推广优良品种和先进农业实用技术。

一是由县(市、特区)直包村单位负责对村里有劳动能力的村民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受训面达到80%以上。结合“绿色证书” [3] 教育,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每年培训5万人次,使每个劳动力掌握一至二门实用技术,同时加强干部培训,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二是围绕支柱产业和商品基地建设,进行专业化实用技术培训。科技扶贫项目优先安排扶贫开发村,直接帮助贫困群众上项目。三是要加强基础教育,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快青壮年劳动力扫盲工作。继续开展劳务技能培训,各扶贫培训基地优先招录学员,减免学费,并积极联系输出务工。

(三)加大资金投入 加强资金管理

通过政府财政扶持,部门倾斜,社会捐助,争取国家和省扶贫投入等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最大幅度地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投入。除中央、省财政扶贫资金全部用于扶贫开发村外,项目区各级政府财政还将安排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扶贫项目管理和培训。重点县小额到户贷款优先满足规划村群众生产项目资金需要。同时,规划村干部群众也要千方百计引进项目资金,积极投劳投资,开展捐资活动,以弥补建设资金不足。地区财政局、扶贫办跟踪监督各级各部门和其他各渠道资金到位情况,定期统计和通报进度。

在资金管理方面:

一是扶贫资金要集中用于扶贫计划确定的开发项目,专款专用。在资金投放上,重点解决贫困地区的中低产田改造,加大对贫困村信息工程的投入力度,对已解决温饱但并不很稳定和返贫致贫的乡村适当扶持。各区县(市)要保证配套资金的落实,充分发挥各方面的力量和积极性,真正加大扶贫开发投入的力度。

二是扶贫开发村的各类项目,一经审定不得随意变更。项目实施严格推行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责任追究制,出现质量问题认真分析原因,落实责任,并严肃处理。所有项目严格实行公示制,公示时间不少于15天。村里成立有群众代表参加的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参与监督;地县级财政、扶贫等部门成立巡回检查小组,不定期开展检查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工程中存在的问题。

三是要认真用好管好扶贫资金,加强监督和检查,按规定严格审计。项目建成后,按项目类别和项目管理权限,分别组织验收,落实好谁验收、谁签字、谁负责任。资金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的原则拨付和投放,属于财政支出的资金在项目验收合格后,必须按报账制要求拨付资金,不得挤占挪用。

四是扶贫项目工程完成后的管护特别重要,要求对每一项工程落实专人或协会实行民主管理,并作为验收的一个内容。村社道路有养路协会,人畜饮水有管水协会,民主制定管理办法,民主选出管护人员,民主确定报酬标准,建立扶贫工程管理使用的长效机制,解决农村公共事业长期以来重建轻管的现象,确保项目效益的长久发挥。

(四)做好扶贫规划 整合社会资源

地、县、乡和纳入扶贫开发的重点村,要以乡(镇)为单位科学编制扶贫开发年度规划及中长期规划,规划既要协调安排好区域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共建共享;又要尊重村民愿意,统筹规划住宅、道路、供水、排水、供电、文化、商业、垃圾收集等设施布局,一次规划,分步实施,不留缺口。

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形成“资源大整合,社会大参与,群众大发动”的板块式扶贫开发模式,有效解决集中连片特殊类型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问题。充分利用武陵山区经济协作区的优势,在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共谋发展。

动员社会团体、民间人士等社会资源参与开发扶贫济困。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应继续发挥人才众多、技术密集、联系广泛的优势,积极进行科技扶贫和智力开发。共青团要动员青年带头学技术,带头勤劳致富;要认真组织实施“希望工程”,促进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工会要组织能工巧匠到贫困地区传授技术,培训人才,解决技术难点,帮助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妇联要积极开展“双学双比” [4] 活动,提高脱贫致富能力。

整合部门资源形成扶贫合力。按照“统一规划、渠道不变、投向不乱、统筹安排、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办法,积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以工代赈、“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项目资金,

(五)发挥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

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是带动农村区域产业发展的直接原动力,对贫困村产业发展可起到辐射带动作用。我们明确要求,凡是享受过扶贫资金扶持的企业,必须联系一个规划村,帮助办1~2件实事,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其他农业龙头企业,要求将原材料的生产收购、企业用工与规划村挂钩,向规划村倾斜。

通过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和促进规划村养鸡、养牛及药材、食用菌、果树等种植业的发展。围绕“一村一品”发展特色产业,因村制宜,因户制宜发展高效种植、养殖、加工、运输、旅游、劳务等增收项目,使村有支柱产业,户有致富项目,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


[1] 数据来源于2009《铜仁统计年鉴》。

[2] 《国务院关于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若干意见》(国发[2009]3号)

[3] “绿色证书”是农民从事某项农业技术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及其他条件的资格证明。

[4] “双学双比”是指在全国各族农村妇女中开展的“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活动。

土家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