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中流的校园风采
所属图书:《南明河的故事》 出版日期:2016-11-01文章字数:字

第二节 中流的校园风采

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四月十四日,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过花溪时曾记载说:“……则大溪自西南峡中来,至此东转,抵东峰下,乃折而北去。”花溪河这个“乃折而北去”(即由西向东变为由南向北,往贵阳城区方向)的地点,正好在花溪大桥桥头,即清华中学的大门附近。

按地理学界的划分标准,花溪河从花溪大桥再往下,就该称作南明河市区段了。

前行500米左右,便是著名的贵州大学。当然,这里是贵大的北校区,即校本部;它还有南校区(原贵州农学院)、西校区(新建),以及沙冲路、小关、茶店、香狮、太慈桥、罗汉营等多个分校区。贵州大学是教育部与贵州省合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全国重点建设综合性大学、国家“中西部综合实力提升计划”重点大学、全国本科统招第一批次重点大学。

贵州大学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贵州巡抚邓华熙奏请并创办的贵州大学堂;民国十七年(1928年),周西成任民国贵州省主席时成立的省立贵州大学;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国民政府行政院决议成立的国立贵州大学。1950年10月,按教育部规定,国立贵州大学改称贵州大学;1951年秋,贵大法商学院教授陈述元调中央革命大学学习,结识一位湖南籍同学,他是毛主席的故旧,陈托他请毛主席为贵州大学题写校名。毛主席得知情况后,欣然答应,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用笺题写了“贵州大学”。陈述元得到题词后,立即寄回贵大,学校遂将其制作校牌。1953年全国高校调系,贵大撤销,各系分到西南各大学。题词遂存放于贵州农学院。1958年,周林向毛主席汇报院校调系之事时,毛主席指示每个省都应有一所综合性大学,贵州大学得以恢复,于是从农学院拿回原件,挂出校牌。题词原件于1979年送交中央,存放于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影印件保存于贵州大学。

这以后的几十年里,贵州大学几经调整。原贵州农学院、贵州工学院、贵州艺术专科学校等相继并入该校。2005年9月,经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批准,进入“211工程”大学序列。截至2014年,贵州大学共设有33个学院、136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农林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截至2015年,有1个农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211工程”二期重点建设学科5个、“211工程”三期重点建设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24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19个,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国家重大项目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教育学科覆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1个门类。截至2014年,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心)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中心、基地)37个。学校在职教职工4000余人,在校全日制学生54000余人、研究生6500余人。

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院士欧阳自远是该校名誉校长。校友中包括知名外交官、原外经贸部副部长、WTO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贵州籍的著名电影演员宁静等。

“211工程”大学序列的贵州大学校门。

与贵州大学不过三四公里之遥的贵州民族大学(北校区),是花溪河畔与十里河滩湿地公园为邻的又一所本科院校。学校创建于1951年5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最早的民族院校之一,是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综合性高等院校、贵州省与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其原名贵州民族学院,2012年经教育部和贵州省政府批准,更名为贵州民族大学。

1951年3月,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向西南军政委员会申请成立贵州民族学院。同年,西南军政委员会民族处同意成立西南民族学院贵州分院。时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的徐运北,出任该学院第一任院长。由省委副书记出任院长,筹备建院各项工作,足见当时贵州对在多民族地区开办好民族高校的重视程度。1951年5月17日,学院在老城区的普陀路举行了开学典礼。1953年初,学院从普陀路迁至花溪。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人数占到了90%,包括20多个民族成分。1959年贵州民院曾经并入贵州大学,1974年经国务批准恢复,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它也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贵州省最早恢复高考招生的院校之一,在1977年的招生中,有100名学生通过考试被录取。

截至2014年,贵州民族大学设有20个学院,包括研究生院、商学院、法学院、理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等;有90个普通本科专业,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42个学术型硕士点、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个西南民族地区社会管理人才博士培养项目。在民族大学内,建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平台、2个国家民委重点学科平台、3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研究基地、6个省级重点学科平台、4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平台、8个省级特色专业平台等。学校现还有一个南校区,位于花溪区党武乡的花溪大学城内。截至2014年,贵州民族大学有教职工127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1700余人,其中研究生560人。

与贵州民族大学为邻的还有一所民族中学——贵阳市民族中学。学校位于花溪河畔一座叫放牛山的地方,大门正对着花溪十里河滩湿地公园。这是一所贵州省二类示范性、寄宿制普通高中。学校系花溪区于1980年创办,原名花溪民族学校,1984年更名为花溪民族中学,1998年更名为贵阳市花溪民族中学,2000年再更名为贵阳市民族中学。学校现有教职工180余人,共37个班、学生约2000人。

图为贵州民族大学校区。

贵阳市民族中学。

距民族大学和民族中学不远,还有一所民族小学,属花溪区管。花溪民族小学是一所完全小学,创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学校地处花溪一个叫竹林村的地方,竹林村是个以班姓为主的布依族聚居的村寨。据说,早在明代,寨内就有人将孩子送到附近汉族村寨里的私塾读书,学汉语识汉字。后来,寨子里也开办起了私塾,能够读书的孩子便也多了起来。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竹林寨与周边几个村寨民众集资,在竹林寨里新修了校舍,办起了一所比较正规的公办小学。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学校命名为竹林堡国民学校,设有1至6年级6个班,同时相关各寨的私塾关闭。20世纪50年代初以来,学校先后叫竹林小学、竹林中心小学等。后又因与花溪民族中学为邻,一度改作花溪民族中学附属小学,1991年定名花溪区民族小学。学校现有20个班、学生700余人、教师约40人,主要承担花溪竹林、上水、董家堰等几个村适龄儿童小学阶段的义务教育任务。

在同一个片区内,有着民族大学、民族中学和民族小学,这在贵阳市大概是绝无仅有的,是南明河把它们联系在了一起!

欣赏着十里河滩湿地公园山青水绿诗画般的景色,我们来到中曹司。南明河在这里折往东流,进入一个贵阳人习惯上称作小河的地方,它是国家级的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从这里,南明河已开始进入它市区段的繁华地段,它自古以来就被称作四方河。

在这里,我们首先碰到的是贵阳市第三十六中学。它原是贵阳市的大型企业——贵阳矿山机械厂的职工子弟学校。学校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1998年3月,划归贵阳市教育行政部门主管,正式更名为贵阳市第三十六中学。

20世纪60年代起,按照“要准备打仗”的要求,一批军工企业相继来到当时还是贵阳市郊区的小河。这些内迁企业的职工家属中,有不少是正上学的孩子,为解决这些孩子们的读书问题,1966年,中共贵阳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当地新建一所中学,此即为贵阳市第二十五中学。为进一步提高其教学质量,满足内迁企业职工和子女们的需求,1997年,贵阳市政府决定二十五中作为贵阳一中分校,由一中派出优秀教师轮流到该校执教,收到了良好效果。

1999年,贵阳第三十七中学并入贵阳第二十五中学;2009年,学校初、高中部剥离,与贵阳第三十四中高中部整合。由此,二十五中成为小河区唯一的独立高中,2011年8月被评为贵州省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它环境清幽、绿树成荫,有“绿色学校”的美称。从创建之初的一个班、30名学生开始,贵阳第二十五中学逐年发展,现已达约40个班,教师150余人,学生近2000人。

前文中提到的贵阳第三十四中学,原为贵州省航空第二中学,其前身是小河地区原三线企业的一所子弟学校,是企业为解决本厂职工子女就学而开办的子弟学校,教师是厂里的职工,学生是厂里的家属子女,学校也往往被冠以“××厂子校”的称呼。这样的学校,在小河还有多所,如航空工业部贵阳黔江机械厂子弟学校、贵阳电机厂子弟学校、贵州动力厂子弟学校等。2002年3月,航空二中和其他厂矿子校一起,由企业移交地方政府,更名为贵阳市小河区第一中学。2006年4月,根据贵阳市的教育调整,贵阳市小河区第一中学纳入全市中学的统一编号,成为贵阳市第三十四中学。

散布在四方河畔的还有花溪四小、花溪十小、花溪实验三小等学校,其中有一所以“四方河”命名的学校,即四方河小学。四方河小学原名私立醒悟小学,校址就在四方河桥头,1983年迁至花溪大道北段,即今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右侧。学校为全日制公办小学,是南明区教育局接收外来务工农民工子女的试点学校,在校学生约500人,设有10多个教学班,教师20余人。

同样位于四方河路的还有卓立学校。它创建于1973年,原为中国建筑总公司第四工程局安装公司子弟学校,在2005年移交地方政府,现有从小学到初中9个年级12班,学生600余人,教师30余人。

这里,我们还想提及一所学校,即贵阳英语实验学校。因为学校建在一个叫兴隆的大型住宅小区内,人们更多的叫它兴隆学校。这是一所民办的、以英语教学为特色的全日制、寄宿式中小学,有教职员工300多人,在校学生达2300多人。

民办学校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和个人、用非国家财政经费开办的教育机构,又称“社会力量办学”。1949年以后,这种带有私立性质的学校逐渐消失,直到“文革”结束,各级各类的民办学校才又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据统计,到2013年,贵阳全市批准开办的民办中小学(含职业高中)已达250多所、在校学生近14万人。民办学校已名副其实地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明河畔自然也有了民办学校的位置。沿南明河这一路下去,我们还可以看到多所这样的民办学校。

皂角井是南明河畔的一个老地名,这里有一条路叫桃园路,以“桃园”命名的是南明区桃园小学。学校座落在南明河畔五眼桥头,环境美丽。学校现有学生500余人,12个班,教职工20余人。

桃园路上有一所叫贵州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桃园校区)的职业学校。它是在原贵州电力学校、贵阳电力技工学校基础上重新组建的职业技术院校,是南方电网内(包括黔、粤、滇、桂、琼五省区)唯一的电力类高校。其主要目标是培养电力及其相关专业的高级技能人才;设有电气、热动、信息技术等20余个专业,主校区在清镇,在校生2000人左右人。

显然是因为皂角井电力企业比集中的缘故,这里还有一所电力系统的子弟学校——贵州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子弟学校。学校创建于1973年,2006年从企业剥离出来后,移交南明区政府属地管辖,同时更名为贵阳市南明区博欣学校。学校现有14个班,其中小学9个班、初中5个班。在校学生600人,教职工40人。

这条桃园路上,也有一所民办的职业学校,叫贵阳市新华电脑学校。这是一所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1988年,总部在安徽省合肥市。学校有教学与实训用的电脑2000多台,设置有信息技术、财经商贸、电子商务、游戏与动漫制作等专业;现有21个班、学生2400余人、教职工约150人。

离开五眼桥的桃园路,来到了横跨小车河的太慈桥。以太慈桥命名的学校是太慈桥小学。学校位于这里的凤凰路上,它创办于1953年,建校60多年了,现有26个班,学生1500余人,教职工60余人。

位于小车河畔的中学是贵阳市第三十三中。该校创建于1976年,占地面积17000余平方米。学校规划为30个班,现有23个班,有在校生1000多名,教职工80名。

距小车河、南明河不远处的花溪大道旁,有座贵阳很有名的立交桥——艺校立交桥。桥旁是贵州大学艺术学院。其前身是贵州省艺术高等专科学校(简称“艺专”),而在艺专之前是贵州省艺术学校,简称“艺校”,立交桥就因这个艺校而得名。在艺校之前,这里还曾经是贵州省戏曲学校和贵州省电影放映技术学校。而在这二校之前,则是贵州省文化艺术干部学校,时间是1955年。比这个文化艺术干部学校还要早的则是贵阳私立永初中学。永初中学由以生产“赖茅”而闻名贵州的赖永初先生所创办,时间是民国32年(1943年)。到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办学规模已达7个班,学生人数近700人。1950年以后,这里成了一系列跟艺术有关的院校的所在地,1964年还曾经一度是贵州大学的艺术系。

解放西路上的南明河窄口滩段,有贵阳市第十四中学。这是一所有着初中和高中的南明区属完全中学。它创建于“大跃进”时期的1958年,当时叫贵阳市工业二中,一年后改名贵阳市第十四中学。建校初期,学校条件简陋,大操场就是平整出来的一块黄泥巴地,碰到下雨整个学校都是一片泥泞,甚至连自来水也不通,食堂用水也只能是靠师生们轮流下到南明河里挑取。如今的贵阳第十四中学占地2万多平方米,多媒体教室、理化生实验室、天文馆、学术报告厅、室内篮球场等俱全。全校有教师130余名;41个班,其中初中19个班、高中22个班,在校学生2100多人。

许多人有所不知的是,贵阳历史上还有过一所国立第十四中学。那是抗日战争时期在贵阳设立的战时教育组织,或曰战时学堂。学校是从江苏迁来贵阳的,江苏籍教职员工也占了学校教职工的大多数。关于它的记载不多,曾有报道说,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该校师生曾在贵阳作过一次垒球表演,因这是垒球这种运动首次登陆贵阳,一时颇为轰动。抗战结束后的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学校教职员和学生都返回原籍,在贵阳的学校解散。

与贵阳十四中同处窄口滩的是解放桥小学,创办于1963年,因附近的地标性建筑解放桥而得名。

窄口滩这个名字现在不大被提及了,但这里的另外一个名称却名声赫赫——湘雅村。一般来说,各地都是先有了某地名后才有了以地名命名的学校名,如有了富水路,才会有富水路小学校名;有了老东门,才会有老东门小学这个校名等。这样的例子实在是举不胜举。但也有例外,如云岩区的乐群巷,据说就因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这里曾经开办过一所叫乐群小学堂的小学校,巷子便也以乐群命名,至今仍叫乐群巷;再一个例外便是大名鼎鼎的湘雅村了,它是在有了湘雅医学院这个学校后,才有了湘雅村这个地名的。

抗日战争时期,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十一月,国内著名的国立湘雅医学院在考察了云南、广西等地后,终于从战火纷飞的湖南长沙迁到贵州贵阳。在贵阳,学院先是借用阳明路上的贵阳医学院校舍(今黔明广场处的老贵阳三中)上课,后经在贵阳的湖南会馆帮助,在窄口滩附近租下了长郡义园(墓地)的一片地,修建起简易校舍。湘雅医学院院长系我国著名医学家张孝骞先生。在匆匆忙忙立起的十分简陋的学院大门上,张孝骞先生亲笔题写了湘雅村三个大字。湘雅村之名从此叫了开来,并终于成了贵阳的一个老地片名。

值得一提的是,抗战中的贵阳湘雅医学院的学生除湖南原籍及招收的贵阳本地学生外,还接纳了从沦陷区如上海、杭州等地逃难来的学生,且还有数名来自马来西亚和印度的学生。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湘雅医学院的在校生已达到256名。这些学生都是免费就读,而教师在很长时间内则只领取5元钱的生活费。学院在贵阳共办学6年,开设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眼科、神经科、皮肤科、放射科和公共卫生等课程,推动了贵州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往前,再穿过河滨公园,迎面而来的是一座叫“新桥”的老桥。新桥始建于清代,为5孔石拱桥,当时就定名新桥。在贵阳的诸多桥梁中,新桥很有些特别,因为它的东西两侧是两座贵州省示范性高中:贵州省实验中学和贵阳一中(指老贵阳一中旧址),而在距它仅百米之遥的朝阳桥头,还有贵阳三中(指老贵阳三中旧址)、贵阳市南明区苗苗学校等在贵阳颇具名气的中学和小学。今天,贵阳一中和贵阳三中迁离市区,原址都改建成了广场。

贵州省实验中学是一所省级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其前身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创办的国立贵州战时中学,几十年来先后更名为省立贵州中学、私立贵阳中山中学、贵阳一中初中部、贵阳第二十中学;1984年更名为贵州教育学院实验中学;2009年定名贵州省实验中学。学校大门面对贵阳市最大的筑城广场,同时又与河滨公园只一墙之隔,偌大的公园实在就是学校的后花园。学校有教职工160余人,41个班、学生2100余人。实验中学的知名校友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肖序常,北京大学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乐黛云,奥运会亚军、世锦赛射击冠军肖俊等。

在贵阳筑城广场的“贵阳一中纪念墙”前,那四株高大的皂角树,似乎在讲述着具有百年历史的贵阳一中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贵阳一中是贵州省第一所一类示范性、特大型寄宿制普通高中。其前身可以追溯到创办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的贵州省通省公立中学堂。它由清末著名维新派人士、礼部尚书李端棻及省内一批开明人士发起,在贵阳府中学堂(1902年)基础上创办的。学堂地址就在南明河畔今筑城广场处。这完全是一所带有近代色彩的新型学校,看看它所设置的课程便可以清楚了解:修身品行、读经讲经、国文、外国语、历史地理、算学、博物、物理、化学、法制、理财、画画等。

这所学堂更是一改之前贵阳的学校不是设在庙宇里,就是设在祠堂里的“惯例”,而是完全依据现代学校的基本要求建设。我们不妨看看下面这份学校房舍的清单:大礼堂1座、讲堂8座、理化讲堂(即阶梯教室)1座、藏书楼1座、理化器械室1间、自修室36间、教职工宿舍18间、学生宿舍48间、食堂(室内操场)7间、阅览室1间、储藏室1间、操装室1间、会客室3间、厨房7间、浴室18间、理发室3间、厕所34间。此外,因学校地处南明河畔,当时的河上还没有今天这么多的桥梁,为师生上学放学方便计,校方还特别配置了一艘一次可载数十人的渡船。

贵州省实验一中开展以“端午节“为主题的地画比赛活动。

除了贵州省通省公立中学堂,贵阳一中的前身还包括了另外几所学校,它们是:建于1902年的贵阳府中学堂、建于1910年的贵阳官立中学堂、建于1938年的私立大夏大学附属中学、建于1942年的国立贵阳师范学院附属实验中学、建于1944年的国立贵州战时中学等。这些学校在办学的岁月里,自身也不断组合变化,也不止一次地更名,但它们最后都融入到了一起,成为今日贵阳一中的源头。

从光绪三十二年开班,学校招收了来自全省各地的54名学子,至宣统元年(1909年),在校生合计有300人;到1949年12月,经过整合的新贵阳一中,在册学生已经近1100人。从1954年起,贵阳一中一直保持32个班,每个初中班45人、高中班50人的规模。1994年,最后一批初中毕业生毕业,不再新招初中生,贵阳一中成为完全的高级中学。1999年,全校高中班级达39个,在校生超过2000人。2007年,学校整体搬迁至观山湖区新校区,教职工近400人,班级超过100个、学生超过5000人。1952年,贵阳一中被确定为贵州省第一批重点中学。1978年,贵阳一中再次被列为贵州省重点中学,现为贵州省一类示范性普通高中。

贵阳一中的前身学校,贵阳市成立最早的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1906年)校门渡船。

贵阳一中的知名校友很多,其中有中国共产党军队的早期缔造者之一、湘鄂西红军和苏区创建人周逸群烈士,中国地质科学发展的四大奠基人之一、中科院院士乐森,著名地质学家、白云鄂博铁矿最早发现者丁道衡,世界宇宙锥体理论八大奠基人之一、著名物理学家、教授张永立,著名数学家、黄河大学首任校长、中科院院士秦元勋,地质矿产部地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构造地质学家萧序常,著名文学家、教授谢六逸等。

与贵阳一中隔河相望的是都司路小学,校址在今博爱路中段复兴巷口。它创办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很有些历史了。它最初是由在贵阳的天主教会办的学校,校舍就在博爱路上的南天主堂东面和东北面,校名崇正小学,分男学部和女学部。(当时位于今和平路的北天主堂,也有一所天主教办的学校,名正道小学。民间将这些学校都称之为教会学校。)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二四轰炸”时,崇正学校附近连中6枚炸弹,顿时化作废墟一片。化作废墟的还有与崇正小学一巷之隔的省立医院。有一幅崇正学校女学部被炸后的照片,有幸保存至今,成为日本军国主义者对贵阳人所犯罪行的有力铁证。1952年,学校改名都司路小学。今天,学校的容貌早已焕然一新,新建的5层楼的教学楼,已取代了砖木结构的旧式建筑。乒乓球活动的开展是该校的传统,2003年被国家体委和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距都司路小学百米之遥,是贵阳城内颇有名气的六洞桥,流经云岩、南明两城区的贯城河,就在这里汇入了南明河。六洞桥有名,不仅因为这里曾经是贵阳城南风景绝佳处,有“一磬声随流水渡,双栏影倩夕阳描”的赞誉,而且晚清重臣张之洞就是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时光,在这里接受了他的启蒙教育。

历史上的六洞桥,有着多所寺院和会馆,也催生了多所小学,如设置在斗姆阁内的时敏小学、设置在药王庙里的平民小学、设置在天后宫里的八闽小学等——这些,大概都是距离当年张之洞他们家最近的小学校了。此外,这一带还有过淑贞女校等。以后,这些学校大都不复存在,只有设置在天后宫里的那所小学,在1950年改作了公办的完全小学,名六洞街小学。1958年修遵义路时,道路刚好得从学校中间穿过,于是,学生分流,学校被撤除。

距筑城广场不远的南明区尚义路小学,在贵阳是颇有名气的学校,创办于1958年。至2014年,学校已发展为拥有尚义、河滨、花果园三个校区,210余教职工人,80个班、4000余学生,已经是颇具规模的大型学校了。

离开筑城广场北广场,来到贵阳城内名气很大的朝阳桥。桥头绿荫处,紧挨着筑城广场南广场的东侧,是贵阳南明区苗苗学校的所在地。它曾经叫南明区苗苗实验小学,是一所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小学,始建于1991年。除了需要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所规定的课程外,学校还专门开设了绘画、书法、武术、器乐、声乐、舞蹈等特长课程,对学生进行艺术类专业培训。在贵阳市民中,苗苗学校很有口碑,颇受追捧。学校现有教师50余人,12个班、学生500余人。

隔着朝阳桥,苗苗学校的对面是原来的贵阳三中——筑城一所老资格的中学,学校现已整体搬迁至观山湖区。贵阳三中始建于1949年9月,当时叫私立两广中学,校舍就由设在这里的两广会馆改建而成,1952年命名为贵阳三中。在近几十年里,三中培育出不少的优秀人才,在贵阳市中学界很有些影响。多年来,学校经过了多次改建扩,还建起了可同时容纳两个班上课的地下体操房。到1985年,学校规模扩大到25个班,但终因校区地势拥挤,难有进一步扩大的余地,于2006年8月整体搬迁至新校区。在新校区,除学校的教学环境、教学设施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外,学校办学规模也达到36个教学班,学生人数达到了1800余人,教师约120人。老三中的原址现在是南明河畔黔明广场的一部分。

前文曾提及,抗日战争时期成立的国立贵阳医学院,一开始也就办在这两广会馆内。那是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的六月份,经过半年筹备的贵阳医学院正式开学,校舍就租用了两广会馆,而学生们则分住在不远处的市场路(今曹状元街)等处。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医学院的附属医院等仍继续设置在这里。

曹状元街在贵阳当然是非常有名了,因为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的武进士第一(即武状元)曹维城就住在这里。曹状元街也有过一所学校——市场路小学。之所以叫市场路小学,是因为那时还没有曹状元街的说法。曹状元街起初叫状元巷,后来巷子扩大了,开店铺摆游摊的多了,热闹起来了,被称作了新市场;1951年,新市场改称市场路,1986年才定名曹状元街。20世纪50年代的市场路小学规模不大,只设1至4年级,到5年级时则整班转其它学校,如附近的富水路小学等。

富水路小学在富水南路上,始建于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由冀鲁豫(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同乡会创办,故取名为冀鲁豫小学。校址就设在冀鲁豫同乡会在富水南路的所在地。初期学校仅有一、二年级及两个幼儿班,学生30余人;到1949年,已经增设至六个年级,学生270余人。1950年,学校由政府部门接收,命名为富水路小学。它现在是达德学校分校。

从朝阳桥、新桥到河滨公园、文化路这么一个大致的范围内,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片区。从清末至今百余年间的不同时期里,差不多有几十所各类各级学校在这里落过脚:早期的有成立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贵州武备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陆军小学堂等;此后的有贵州省通省公立中学堂、贵阳两级师范学堂、贵州优级师范选科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阳师范学院等;抗战期间外迁来筑的上海大夏大学等;再后来的有六洞街小学、朝阳桥小学、河滨小学、都市路小学、瑞花小学等;还有贵阳师范学校、贵阳教师进修学院、贵阳二十七中、贵阳金筑大学、贵州财经学院(今贵州财经大学)、贵州教育学院(今贵州师范学院)、贵州经贸职业学校、贵州省粮食干部学校、贵州省财经干部学校等等。

如此多的学校选择在了这里,似乎显得很有些奇特,但我们再认真想想,一切似乎又非常自然。择水而居,与水为邻,本来就是人们在历史长河中的聪明选择。在贵阳城区里的朝阳桥、新桥、河滨公园、文化路、博爱路一带,靠近河流,环境优美,与当时的商业中心有一定距离,保持了几分的宁静与优雅,地价可能也要便宜许多,也许正是这样的区位优势,再加上这里有贵阳城最早的学堂、学校的“影子”和气息,后人在选择校址时,也就自然而然会先把目光投向这片地方了。如果我们追溯到明朝年间,会发现那时的贡院(科举考试的考场)竟然也曾经一度设置在这里。

这一带的这些学校,后来有的因城市的发展而撤除,如六洞街小学、箭道街小学,以及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贵阳师范专科学校等;有的搬迁走了,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如贵阳金筑大学(今贵阳学院)、贵州教育学院(今贵州师范学院)等都搬到了新校区;也有的至今仍留在那里,薪火相传,如都市路小学、贵州财经大学(河滨校区)、贵州经济贸易学校等。

文化路有一所贵阳师范学校,这也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的学校。其前身为创办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贵州优级师范选科学堂,本意为培养中等学校师资。宣统三年(1911年)改为贵州两级师范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改为贵州省立师范学校,民国24年(1935年)改为贵州省立贵阳师范学校。1950年,省立贵阳女子师范学校并入该校;1957年,学校划为贵阳市管,易名贵阳市师范学校,简称“贵师”;2009年,贵师并入贵阳学院。在这百年历史中,贵阳师范学校为贵州教育界培养了大批初等教育师资骨干,的确是功不可没。

从黔明广场继续向南漫步,仅仅几分钟便可抵达南明桥。站在桥上往南看,是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的古建筑,即今天贵阳市标志性建筑的甲秀楼。

就在甲秀楼东侧的河岸上,有一所也用“甲秀”命名的小学——贵阳甲秀小学。这是一所省级示范性小学。它始建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至今已有75年历史。建校时正是烽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属于战时学堂性质。这也是甲秀小学与市内其它许多小学不同的地方。学校的创建并不顺利,因是战时教育机构,筹办时间紧,经费也很困难,开学不久就因费用不足问题而一度陷于停顿。第二年9月恢复时由私立改市立,易名贵阳市立甲秀中心学校。抗战胜利后,学校继续了下来。1950年改为贵阳市甲秀小学。早在20世纪50年代,甲秀小学就步入全国先进学校行列,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百所名校之一。其教育教学水平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办学质量在社会上享有很高声誉。学校现有4个校区,教师120人,42个班、2400名在校学生。

贵阳甲秀小学是一所省级示范性小学。

过了甲秀楼,本是向东的南明河水,在此拐了一个向南的大弯,正是这个弯拉近了一所省二类示范性普通高中贵阳九中与南明河的距离。贵阳九中是一所建于1957年的中学,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贵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这是因为九中的高中毕业生若考上全国8所著名高校(北大、清华、浙大、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和中国科技大学)之一,便有机会获得香港爱国实业家田家炳先生的田家炳基金会的优秀毕业生奖学金。贵阳九中现拥有50个班、2700余名学生和200余名教职工。

还是在南明河的这个湾上,那条叫青云路的环南巷内,还有所学校叫市南小学。它创办于1963年,现在有30余个班、学生2000余人、教师近百人。

贵阳市南明区南明小学校门。

这一带还有贵阳第十八中学、南明区南明小学两所在市民中颇有口碑的学校。南明小学创办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校舍最初位于临河的南明堂,1965年迁至观水巷。学校现有3个校区、教学班级42个、在校学生2500多人、教职工100余人。

贵阳十八中前身为创办于1958年的南明师范学校,1961年改建为市属普通初中,现共有学生2700人,46个班、教师150余人。

道别甲秀楼,过团坡桥,到水口寺,南明河到这里开始进入它的下游段。建于清嘉庆年间水口寺因这里的水口山而得名,古人有“秋水平桥,春芜绕岸,吟赏绝佳处也”之誉。水口寺香火曾经十分兴旺,民国时期一度被作为兵营,后渐废弃。水口山现少有人提及,水口寺也早已不在,但水口寺的地名却得以保存。现在的水口寺桥、水口寺大桥都因水口寺而得名,这些桥都是南明河上著名的桥梁。除了桥,有所学校也因这座寺而得名,此即水口寺小学。学校建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校址就在已经废弃的水口寺内,当时学生仅几十人。1953年进行了改扩建,拆掉了岌岌可危的屋宇,立起了砖木结构的新教学楼,学生增加到100余名。现在学校规模进一步扩大,已有13个班,600多名学生和30多名教师。

如果说水口寺小学是所老学校,那这里的华麟学校就是一所很年轻的学校了。华麟学校是所九年制的民办学校,包括小学部和中学部。它位于南明河畔一大型住宅小区内,可容纳学生2400余人。崭新的教学楼、标准的运动场等,处处洋溢着现代化气息。学校占地2.6万平方米,其中小学部28间教室、中学部28间教室、16间实验室以及图书馆、体育馆等设施。

在贵阳,凡校名带有“桥”字的,大多与河道有关。如南明区解放桥小学、太慈桥小学,云岩区三桥小学,花溪区平桥中学、乌当区大桥小学、平桥子弟小学等。

南明河有条支流叫市西河,市西河上有座桥叫头桥,头桥现在已成为贵阳市一个颇大的片区。头桥片区内有座学校就以“头桥”二字命名,叫云岩区头桥小学。头桥小学不大,但资格不浅。它创办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为救济失学儿童,特设置了这么一所小学,名头桥初级小学”。为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更名为市立头桥小学。那时的头桥小学条件十分简陋,校舍破败,当时的报纸上就有“每逢倾盆大雨时,学校顿成泽国”的报道。学校甚至连课桌也配置不齐,低年级的学生只能自带矮凳上课。如今,学校的发展自然早已不是昔日可比。它现在有两栋教学楼、24间教室,在校学生近1000人、教职工达50余人。

在紧挨着市西河的三桥圣泉路上,有一所很不出名的小学我们却不该遗漏,它就是云岩区圣德小学。这是一所“农民工子弟小学”,也被称作“流动儿童小学”。创办这样的学校,是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读书的途径之一。这样的学校应该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心和帮助。2015年“六一”儿童节,一批书画家向包括圣德小学、前进小学和圣源学校在内的3所农民工子弟学校捐赠了1300册《新华字典》。那崭新的红色封面的字典,一定是这个儿童节这里的孩子们的最珍贵、最实用的礼物。

在市西河畔头桥附近,一个原来叫松山村的地方,是贵阳第十三中学所在地。学校创建于1958年,称贵阳市工业一中,1959年更名为贵阳市第十三中学。十三中原有高中和初中,1995年后,根据贵阳市学校布局规划调整,改为初级中学。学校有20多个班,学生1000余人,教师100余人。

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贵阳女子职业学校。

市西河畔有个地方叫罗汉营,这里也有所学校应该提到,它就是贵阳女子职业学校,人们简称作“女职校”。这是所市属中等职业学校,创办于1985年,设置有旅游服务与管理、饭店营运与管理、美发与形象设计、美术设计与制作、中餐烹饪、学前教育、商贸财经等专业。目前,该校在校生5800人,专兼职技术教师约300人。学校现有两个校区和一个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就在罗汉营。1996年,学校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2012年被批准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建设项目学校。学校还是贵阳市旅游服务人才培训基地。

既然已经说到了市西河,自然会想起南明河的另外一条主要支流贯城河,想到了贯城河沿岸的那些学校。

中华南路中段、距贯城河不远处的达德学校,是不能不提到的学校。这是贵阳最早的两所小学之一,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距今100多年了。那一年,贵州一批革新派人士借用大十字附近的忠烈宫部分房屋,创办起了一所以近代教育为理念的新式学校,名算学馆;光绪三十年(1904年)更名为民立小学堂;第二年又更名为达德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更名为达德学校。“达德”一词取自《中庸》:“智仁勇者,天下之达德也。”此后学校规模不断扩大,到抗日战争初期达到鼎盛,设有幼稚班、男小部、女小部、男中部、女中部等,学生曾达到1100多人。1950年后,达德学校中学部剥离。小学部先改名为贵阳第二小学,后又改作科学路小学,1977年恢复达德学校校名。

中国共产党著名领导人、王若飞烈士从9岁到15岁在达德学校读书;1917年后又在这里任教员,并积极参加爱国运动。王若飞的舅父、著名民主人士和教育家黄齐生先生,曾执教于此并担任校长。原苏州市政协副主席、著名书画家、贵州籍人士谢孝思先生,也曾担任过该校校长。原贵州省委书记、中宣部长朱厚泽曾是该校学生。2012年,达德学校与贵阳的另一所老校——富水路小学整合,建立了第二校区。学校现70余名教师,约30个班、约1600名学生。

达德小学旧址。

在辛亥革命、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五四运动和抗日战争中,达德学校师生都积极参与,率先垂范。辛亥革命爆发,贵州军政府成立,达德学校师生就立马组织队伍,参加了贵阳城大南门的防务,以确保革命成功。在贵阳,达德学校还是首倡白话文的学校,并办有《贵阳达德学校学生白话文成绩周刊》。达德师生这些举动,在贵州民众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历次革命斗争中,学校的一些师生还付出了鲜血与生命。因达德学校在贵州省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和抗日战争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198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被列为贵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被列为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隔着中华南路,达德学校的对面是市府路。市府路上可有着贵阳城最早的学校——顺元路儒学。这个顺元路儒学,是元代由政府设立的学校,属于官办性质。元统治者希望通过提倡尊孔,传播儒学,来达到巩固其统治的目。元代,中央一级设有国子学,地方则根据不同的行政单位级别,分别设路学、府学、州学和县学。顺元城是“路”一级行政单位,贵阳城(当时叫顺元城)内也就有了“顺元路儒学”。顺元路儒学讲授《论语》《大学》《中庸》《诗经》《孝经》等。元灭,顺元路儒学不复存在;到明代,这里开办了文明书院。文明书院是贵阳城内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书院,在贵州教育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正德四年(1509年),被贬贵州龙场的王阳明曾应邀在此讲学,公开传播他“知行合一”的学说。《王文成公年谱》对此有明确记载。那一年的春、夏、冬三季,王阳明一直在贵阳讲学,开贵州一代新学风,培养了众多的王学贵州弟子,影响深远。这也就是后来人们常说的:“龙场悟道,贵阳传道”。

距当年顺元路儒学不远,是以市府路命名的市府路小学。学校建立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春,原名贵阳私立楚才小学,1953年正式更名为市府路小学。学校共有教学班17个,学生700多人,教职工50余名。(现因建轻轨站,学生分散到其他学校读书)。

在中华中路中段,与贯城河隔着一条马路的是同样有着百年历史的省府路小学。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有革命人士在时称府牌坊(今省府路)上的皇经阁开办了一所乙己小学的新式学校。因那一年是农历乙己年,故名乙己小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乙己小学停办,取代它的是官立第一初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改名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后来的南明中学)二分校;民国二年(1913年)改为私立志道小学。“志道”二字源于孔子所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以“志道”作校名意为“志同道合”和“以救国为大道”,表达了创办者的理念与追求。志道小学当时即为贵阳城内的名校。学校围墙上写有孙中山先生名言:“学生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1952年,学校定名为贵阳市省府路小学。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包括省府路校本部和原育英小学校区、原贵师附小(即老东门小学)校区,共有65个班,3700余名学生,教职员工180余人。在校友中,有中国“光盘之父”之称的国家重点科研项目973首席科学家徐瑞颐、中国乒乓球世界冠军王家声等。

贯城河畔的贯城河路上,还有一所十分特别的学校——贵阳市老年大学。这是面向老年群体的、满足离退休老年人文化生活需要而设立的教学实体单位,创办于1986年。老年大学现开设有书法绘画、文学、器乐、声乐、舞蹈、医疗保健、实用技术等7个系列、36个学科、55门课程。到2015年,有125个班级,学员达5200余人,专兼职教师共70余人。

从贵阳老城区东去10余公里,我们就来到了一个叫龙洞堡的地方。龙洞堡有一条河叫龙洞河,是南明河的一条支流。距龙洞河不远,有一条路叫见龙洞路,贵阳学院就坐落在这里。贵阳学院是一所市属本科院校。其前身为1978年创办的位于市郊马王庙的贵阳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以及创办于1984年的位于市区文化路的贵阳金筑大学。2004年,教育部批准上述两校合并,组成贵阳学院。2007年,贵阳师范学校也并入贵阳学院。贵阳学院校区占地50余万平方米。到2015年,学院已经拥有16个二级学院、2个部和44个专业,教师600余人,在校学生12000余人。在龙洞河畔尚有中共贵阳市委党校(贵阳市行政学院)、贵州警官职业学院、贵州省银行学校、龙洞小学等。

贵阳学院。

次南门外,距花溪大道与瑞金南路交汇处不远,老贵阳人都知道那里有一所专门培养护士的学校——贵阳卫生学校,人们都叫它“卫校”。它就是今天的贵阳护理职业学院的前身。卫校的历史颇为悠久,创办于1939年,当时叫贵州省医事职业学校;1941年更名为贵州省立贵阳高级医事职业学校;1958年定名为贵阳市卫生学校;2007年正式挂牌成立贵阳护理职业学院。新的学院位于观山湖区,占地面积约380亩,建筑面积130000平方米;教职工300余人。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高职在校生、中职学生共13000余人。贵州省南丁格尔奖获得者、曾担任过贵州省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的苏雅香,是该校毕业生。

贵阳护理职业学院开展实践活动。

现在再回到南明河上来吧。

离开水口寺,南明河在山谷间一路奔泻。在云岩区黔灵镇,河流经鱼安村北折而上,到达了安井村一个叫大凉口的地方,在这里,南明河流出了云岩区境,进入了乌当区境内的新添寨镇顺海村。

于是,黔灵镇安井村的安井学校,就成了南明河云岩区段的最后一所学校。它建于2000年,时间不长,但作为公办涉农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包含有小学和中学两部分,承担着周边安井村、渔安村、观音洞、东山路、红岩路等地段孩子的入学。学校的硬件设施不错,现有学生约300余人,教师20余人。

南明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