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花溪河畔的苗圃
所属图书:《南明河的故事》 出版日期:2016-11-01文章字数:字

第一节 花溪河畔的苗圃

与花溪水库大坝连成一线的是花溪风景名胜区的著名景点——黄金大道。黄金大道贵阳人实在是太熟悉了,不过很多人不知道在这绿荫如盖的梧桐大道旁,还有一所学校,这就是我们这次南明河之行遇到的第一所学校——贵州省旅游学校。

这是一所创办于1986年的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学校开设有旅游服务与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烹饪和旅游管理等四大类共20多个专业;设有模拟前厅、餐厅、客房、中西烹饪实验室、教学酒吧、教学咖啡吧等;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建有70余处实训基地;是国家旅游局认定的旅游人才培训基地;现有专任教师110人,在校学生3000余人。学校另有一个新校区,在清镇市的职教城内。

出黄金大道,便是平桥。平桥南侧桥头,有一座平缓的山坡,山坡上依次坐落着栋栋民居,这是个布依族村寨,叫“大寨”。大寨的确大,人口约1800人,其中布依族占到了98%。据说大寨形成于元末明初,与明王朝屯兵贵州有关。大寨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举办地戏表演,这地戏即是有“戏剧活化石”之称的傩戏。大寨也因之而闻名远近。大寨村曾经被称作杏花村。民国时期,大寨有一所小学就叫“杏花村小学”。那时,寨子里有一种田叫“义田”,这义田里收获的庄稼别人是不能动的,它是专门给教书先生作薪酬的。可见大寨办学也颇有些年头了。

大寨今有一所中学,还有一所小学。

中学现在叫花溪三中,属乡镇中学。不过,人们更喜欢叫它平桥中学,因为平桥中学这个校名有几十年的历史了,都叫习惯了,何况“平桥”早已是花溪风景区的一个品牌。学校占地5000多平方米,正好位于大寨寨子中间,院墙外四周均为民宅,校园内则是古木与苍藤。学校有约20个班,教师60余人,学生多来自周边村寨的孩子。

大寨里的那所小学现全称为“花溪区贵筑办事处民族小学”,在此之前,相继叫过花溪公社大寨小学、大寨民族小学及花溪乡民族小学等。学校有1至6年级,是一所完全小学,有10余位教师、300多名学生。其学生过去都是大寨村及附近村寨的孩子,现在则主要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弟,大寨本村的孩子只占到30%左右。学校曾经几度搬家,最早在寨子中间,后搬至寨后山顶,再又搬至山下大路边,面对通往迎宾馆的大道。

平桥北侧,不过百余米外,一根旗杆高高伫立,旗杆上那天天飘扬的五星红旗提示人们:这里有一所学校。学校位于一个叫吉麟村的布依村寨,叫花溪区溪北小学。这个叫吉麟村的村寨不简单。清乾隆庚子年(1780年),寨子里一个叫周奎的读书人中举,此后任过教谕、训导等职。其子周际华于道光六年(1801年)中进士,接着,其孙周瑣、周锷也分别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和道光十五年(1845年)中进士,故有“一门三进士”之美谈。

溪北小学是近年来才改的校名。之前,学校一直因所在的寨子名叫花溪吉麟小学。其规模不大,那座白砖红檐的教学楼,得益于希望工程这一公益活动,学校故被称作花溪吉麟希望小学。学校学生也都是周边各村寨的孩子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女。学校现系中心完小,在校学生400余人、教师30余人。

抗日战争时期,吉麟村一带还有过一所很特殊的学校,即国民政府防空学校。防空学校组建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校址在杭州。这也是国民政府的第一所防空学校。开办这所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军事防空方面的专业人员。抗日战争爆发后,防校曾在南京、武汉、衡阳等地参加过会战。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十二月底,学校迁到贵阳,先暂居油榨街,接着移至花溪,新的校址就在今花溪平桥附近的吉麟、大寨、小寨和养牛村等地。在当地民众支持下,防校在这里修建了200多间草房,以作学校校舍及所属高炮团、探照灯队、汽车队等的营房。正因为防空学校在花溪这个原因,日机曾多次飞抵花溪侦查,并对花溪实施了狂轰滥炸,只是未曾炸中防校。抗战中,防校有数百将士为国捐躯,他们的遗骨也被从外地运回花溪安葬。防校在花溪期间,爱国将领蔡廷锴曾到校发表演讲,冯玉祥曾挥毫写下“还我河山”的题词。至今,吉麟村头立有防空学校简介的石碑,花溪公园内仍完好地保留有当年防空学校师生修建的“防空亭”,及抗战内容的标语。

与吉麟希望小学一路之隔,花溪公园麟山西面的山脚下,有几排铁红与牙白色相间的建筑,便是花溪小学。这是一所建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的学校,至今80多年了。因当时的花溪叫花仡佬,故校名也为花仡佬小学。学校最初设在旧庙和宗祠内。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迁往花溪大寨村(今花溪黄金大道入口处),更名花溪表证中心小学。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新加坡爱国华侨、著名实业家胡文虎、胡文豹兄弟决定在贵州全省捐资兴修20所学校,以推动贵州教育的发展。花溪小学因此获得了800元的捐助,在花溪麟山东面山脚下建了新校舍,并更名花溪中心小学。1950年后,花溪中心小学定名为花溪小学至今。

花溪小学完全可以说是花溪公园的一部分。因为它的大门就开在花溪公园内,挨着百步桥,守着放鹤洲。学生们上学放学每天都得从公园进进出出,公园的麟山、龟山、坝上桥、桂花园等景点,更是学生们课余时间玩耍的好去处。2005年,学校搬到了麟山西面新校区,在花溪二道和溪北路都设有大门,可以不再从公园里走了。花溪小学因历史悠久,可谓“桃李满天下”,更因师资力量强、教学质量高等,而受到花溪百姓的格外追捧。学校现有27个班,学生1600余人,教师80余人。

隔着花溪河与花溪小学遥遥相望的学校是花溪区第二小学,在花溪,人们更多地称它作“花二小”。“花二小”创建于1965年,为公办小学,现有教学班30个,在校学生1800人。2000年的时候,学校组建了一支管弦乐队,现有130多名小队员,曾应邀参加在香港举办的第三届国际冬韵管乐节比赛,荣获银奖。小学建有一定规模的管弦乐队,这在贵阳还不多见。

穿过花溪公园,就是花溪大桥。桥头雄壮巍峨的大将山下,是省级二类示范性高中——清华中学。说到清华中学,不能不提到抗日战争那烽火连天的岁月。那是1937年10月,一群南迁中的清华大学师生,怀抱着教育救国思想和抵御日寇的决心,在武汉商讨筹建中学事宜。此事当即得到了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教务长潘光旦、秘书长沈履、文学院院长冯友兰、理学院院长吴有训、法学院院长陈岱孙、工学院院长顾毓琇等的支持和赞助。梅贻琦校长十分干脆地同意这新学校校名就叫“清华中学”,并表示可以担任未来的清华中学的名誉职务。正在武汉的《大公报》主笔张季鸾闻讯后建议说,当前汉口的局势变数很大,学校最好直接办到大后方去,贵州是个合适的地点。校址于是便被定到了贵阳。

经过积极筹备,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五月,“私立贵阳清华中学”在贵阳城内的龙泉街复圣祠开学,有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和高中补习班各一个班,计115人。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出任名誉董事长,原清华大学堂老校长周诒春出任董事长,提议创办清华中学的发起人之一、清华大学研究生王万福出任校长。学校的创立,得到了社会各界热心人士的支持和捐助。学校最初设在老城区,后因战事趋紧,为安全计,又经过认真考察,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九月迁址市郊花溪,以后再也未迁离。然而,迁到花溪的清华中学还是遭到了日机的轰炸。那是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七月二十九日,日机对花溪进行了狂轰滥炸,造成多人伤亡。一枚炸弹落入校园爆炸,学校场地和教学楼受损,所幸的是无人员伤亡。日机炸弹的一些弹片被学校校长保存下来,意在提醒后人,这是日寇在华罪行的铁证,可惜在“文化大革命”中不知去向。

原中共贵州省委书记、中宣部部长朱厚泽就曾在此就读,并开始他的革命生涯;著名京剧表演家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梅葆琛也曾在此学习。那是抗战时期,梅先生在香港避难,闻讯贵阳清华中学成立,特将其两个孩子辗转多地送来贵阳读书。民国时期,清华中学在贵州省历次的联考、会考中,一直名列前茅。1951年的升学考试,其考生成绩列西南地区集体总分第一名和个人总分第一名。足见该校的教学水平。该校的另一强项是足球,直到20世纪60年代,在贵阳还是赫赫有名的。

1952年,清华中学改称花溪中学;1985年经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恢复清华校名,为“贵阳清华中学”。至2015年,学校有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300余人。

距离清华中学不远的另一所中等学校是花溪第一中学,其前身是花溪师范学校。“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事业重新得到发展,但教师严重短缺,花溪师范学校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办的,它为花溪、白云等区的中小学校输送了相当数量的合格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20世纪80年代中叶,“花师”改为普通中学,时称花溪区第二中学。20世纪90年代,它一度作为清华中学初中分部,2004年与清华中学分离,更名为“贵阳市花溪区第一中学”。学校占地约17000平方米,有30余个班,在校生人数达2000余人,教师110余人。

图为清华中学校运会开幕式。

南明河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