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剑河锡绣制作工艺
所属图书:《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 出版日期:2017-03-01文章字数:字

剑河锡绣制作工艺

锡绣是用剪刀将锡片剪下长约十八厘米,宽约一毫米的细锡丝条,丝条拉直,一头打一小勾,另一头剪成针头状。把准备好的布垫铺在已绣有图案的棉布上,用针将图案的一根棉线挑出后,再用针头状的细锡丝条穿过已挑出的棉线,把打一小勾细锡丝条紧扣棉线,用剪刀把细丝条剪下,并将余下的细锡丝条反扣在棉线上,这样就完成一个扣锡过程。按棉布上的图案周而复始进行,也就形成了所看到的锡锈制品。锡绣制品主要使用在苗族服装的装饰上,分为前裙片、后裙片、背搭三种。苗族锡锈是清水江两岸南寨、敏洞、观么等地区苗族人们聪明才智的体现,是这个支系苗族的重要标识和特征,是民族民间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具有极高的鉴赏和收藏价值。苗族锡锈在其用料上非常特殊,形成了自己的特性,在全国乃至世界的挑花刺绣工艺用料上都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价值。锡绣虽受用料材质的限制,图案不可能非常丰富,但它抽象、简洁而规整的纹样体现了苗族直率的性格,特别是它的核心图案如一座迷宫,耐人寻味,寓意深刻,充满神秘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锡绣都是一代代手把手教出来的,当女儿出嫁时,母亲要将一套绣好的图案交给女儿,让其继承锡绣传统。

(注: 缝制锡片)

(注: 前裙片与后裙片最大的区别是没有紫色暗花,后裙片的苗绣间用丝点缀有紫色小方块暗花,前尺纹图案的比例比后尺纹图案大些)

(注: 精美的服饰蕴涵风调雨顺、年年盈余的良好愿望)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