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侗族鼓楼花桥建造技艺(黎平县)
所属图书:《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 出版日期:2017-03-01文章字数:字

侗族鼓楼花桥建造技艺(黎平县)

风雨桥又称花桥。因为在桥上可以避风雨,故叫它风雨桥。从建筑工艺上看,鼓楼花桥建造的工艺是十分复杂的。基本上是大结构套小结构,小结构再套更小的结构,而这一切都是浑然一体。侗族鼓楼的支撑柱以八柱、六柱、四柱的居多在四大立柱的外面竖起四根丈余高的柱子,与四根枋的榫头穿连,形成围着四大柱的四根外柱,加檩加椽盖瓦后形成下四檐。继而在每根外柱上连接内大柱的枋上再竖第二层外柱,亦以檐枋将外柱穿连,加檩加椽盖瓦形成第二层四檐。如是依此层层上加,从第二层起每层外柱的高度明显缩短,每上一层,木枋亦须缩短一定的尺寸。外柱层层加到与内大柱顶端平行后,于顶上再竖四根高约三米作鼓阁架子的柱子,用四根穿枋将上部连接。鼓阁的基部座孔牢牢地嵌在穿入内四大柱上端的穿枋上。鼓阁架正中有一根中心柱,柱脚嵌于内四大柱的中部榫头穿枋部位的交叉枋上。中心柱与阁架上端平行以四根(或八根)穿枋相连接,呈辐射状榫头结构。鼓阁架的下层至上部辐射枋呈一百三十度左右斜角。斜角的四个面(或六个面,或八个面)均为复杂的交叉式斗拱结构,或人字形斗拱结构。阁顶的上部与中心柱的上部,再斜架四根(或六根、八根等)顶梁,形成伞状。到此为止,一个完整的鼓楼架子就完全呈现出来了,一座美丽的、极富民族风格的侗族鼓楼就建成了。

(注: 登芩花桥)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