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苗族板凳舞
所属图书:《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 出版日期:2017-03-01文章字数:字

苗族板凳舞

苗族的板凳舞主要流传在凯里市及其周边的革一、后哨、大塘、台盘等地。凯里的苗族板凳舞,是苗族妇女酒后即兴表演的一种舞蹈,与酒相存,无酒无舞。板凳舞是苗家人喝酒助兴的舞蹈,妇女们借酒兴而起舞。舞时,脚踩脚,板凳和屁股相撞,妙趣横生。同时,舞兴助酒兴,直到人醉兴尽。在凯里苗寨里,每逢“满月”酒、过春节,酒后兴跳板凳舞。跳舞的苗族妇女,上穿对襟衣,下穿中短裙,每人双手各拿一只小板凳,边敲板凳边从场坝的两边跳向中央,围成圈。舞蹈的动作是:先出右脚向前,脚跟踩三下,手中的板凳也敲三下,然后换左脚重复右脚的动作,节奏是四分之三拍或四分之四拍。之后,队形变成两队,面对面地跳,跳的动作和节奏如前,边跳边伸出手中的板凳相互击两下。跳舞时,舞者故意相互踩对方的脚,屁股对屁股相互撞击,身上的裙子飞扬,妙趣横生,如此反复狂舞狂敲,手中的板凳有的会被敲破。看到有板凳敲破,主人家会高兴地来敬酒助兴,板凳被打破意味“打发(打破就会发)”。跳舞时,谁的脚步错了,走错了队形,就要被罚酒。喝了酒后,妇女们借着酒兴又狂跳起来,直到尽兴方休。它因酒兴而起,动作粗犷、激越,表情热情奔放,表现了苗族人民不屈不挠、热情好客的性格,吸引远乡近邻亲朋好友或喝酒或跳舞,使感情得到释放,亲情更加融洽。

(注: 欢快的苗族板凳舞)

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