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现认定的传承人
所属图书:《布依族八音坐唱》 出版日期:2014-06-01文章字数:字

第二节 现认定的传承人

梁秀江(国家级传承人)

(注: △梁秀江)

男,布依族,贵州省兴义市巴结镇田寨村人,现移居兴义城区坪东街道办事处。生于1950年8月,初中文化程度。自幼学习八音演奏技艺,1991年任八音演出队队长,2004~2005年间,组建八音队在贵州省婚俗博物馆进行布依八音婚俗表演。2008年2月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第二批布依族八音坐唱传承人”称号。

梁秀江是一个八音队伍的多面手,能操牛角(骨)胡、勒尤、竹笛伴奏及演唱,并在八音队作曲目的执排,有时担任演员,主要作品有《八音贺喜》、《敬酒歌》等。

据梁秀江介绍:“技艺为祖祖辈辈世代传承,于1959年开始拜师学艺,师从父辈梁德超(1941年学艺),梁德超又是从祖父梁小盖(1920年学艺)那里学习技艺的,再早就无从稽考了……”

(注: △梁秀江技艺照)

梁秀江生长的巴结一带是兴义八音的发源地,巴结八音演唱内容广泛,除一些贺喜、立房、祝寿等传统段子外,随着时代的发展还加入了一些歌颂党和政府的内容。每岁新春正月,八音坐唱一唱就是十天半月,布依族人民争相观看,成为布依族人民茶余饭后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

据梁秀江介绍:巴结八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就多次进县城参加调演并获奖。而八音的空前繁荣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巴结片区者磨村、新寨村、者安村、梅家湾等八音演出队先后成立,他们走村串寨,演出不断,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1991年5月,巴结民族文化站建立,梁秀江任站长,加强了巴结八音队的领导。更激发了梁秀江发展本民族文化的热情,他从自己的演出收入中拿出了近万元资金制作服装道具乐器。这支文艺队以老艺人罗连华、王顺义为艺术指导,以阿香、阿旦、阿朵等为骨干,全队20余人排演了《敬酒歌》、《共产党是布依族的大救星》等一批颇有质量的节目,在县、州级调演中多次获奖。1991年9月,梁秀江率领的八音队应邀赴北京参加首届中华民族文化博览会,八音《布依婚俗》优美的演唱,震惊了中外观众,被誉为“东方文化的明珠”,并获组委会颁发的特别展示奖。1992年,巴结八音,应邀参加“中国云南东方文化艺术村成立典礼”演出,被誉为“盘江奇葩”。

八音这一古老的艺术由此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慕名前来的观光者络绎不绝。巴结依山面水,民族风情浓郁,布依族人民热情好客。每当有游客提出要观看他们的表演时,梁秀江和他的表演队就会欣然应允,表演一场别开生面的《布依婚俗》:由接亲时的送喜粑、打亲、画花脸到送亲时的背新娘至新郎家拜堂、跨马鞍、跳转场舞直至吃喜酒等一系列婚礼过程,依照程序表演,游客们如同真正参加婚礼一样热闹。文艺队还在“新郎”家摆上酒席,请客人坐首席,由“新郎”、“新娘”给客人唱敬酒歌,请客人喝喜酒,还散发给客人喜果……梁秀江说,那时他们每年约要接待国内外游客几百人,观看过婚俗表演的客人,往往赞不绝口,个个眉开眼笑,都会为优美的八音演奏和独特的民族风情所倾倒。

1992年,黔西南自治州民族歌舞团根据巴结布依八音改编的八音婚俗表演《贺喜堂》走出国门,在意大利国际民间艺术节上展示了风采,获得了意大利人民和各国艺术家的高度赞誉。

1993年,巴结镇获贵州省人民政府命名为“巴结布依八音艺术之乡”。

获得了这许多荣誉的巴结八音队队长梁秀江并不满足,为了队伍的发展,他将自己多年劳动换来的钱,几乎全部拿出来作为八音队的活动资金,他还腾出自家的房子作为八音队的排练室,他的妻子李亚丽也很支持他的事业,她既是八音队的骨干,又是他的贤内助,帮他将后勤打理得扎扎实实。他对培养人才也很重视,除了和队伍里的老艺人一起辅导后生晚辈外,他还经常到市文化馆、州民族歌舞团邀请老师到巴结进行辅导,使巴结八音队的演出水平不断提高。为了让本民族技艺发扬光大,让队员们的表演更具有专业水准,他还拿出不少资金选送4名队员到省艺校进修,他的女儿欧阳开燕也曾到四川旅游学院民俗服饰进修班培训过。

获得国家级传承人后,梁秀江更是以传承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2008年开始到巴结中小学开展八音进课堂教学,还在老年大学教授八音技艺,这些年来培训传授的弟子近百名,他的弟子韦安枕说:“师傅(梁秀江)是一个对本民族文艺极其热爱的人,他多才多艺,培训弟子很严格。他教我们的时候非常认真,每一个手位、把位都认真示范。记得我刚刚学拉牛角(骨)胡的时候,手指僵硬,握琴的姿势很难看,他就一遍一遍地纠正,我还是领悟不到,于是他就模仿我的姿势给我看,又多次示范正确的姿势,我终于豁然开朗了。”

(注: △梁秀江在巴结中小学开展八音进课堂教学)

(注: △梁秀江在巴结中小学开展八音进课堂教学)

在梁秀江这个好队长的带领下,巴结八音队不断发展,2000年巴结八音队参加全州民族文艺调演获二等奖,并获选送参加安龙“荷花节”闭幕式演出。2005年8月参加黄果树旅游节开幕式演出,同年10月参加“多彩贵州风巡演”,长达42天。2006年在兴义市布依族八音坐唱被公布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梁秀江也被兴义市推荐为国家级八音坐唱传承人,而后获准通过。多年来,梁秀江也以他的所作所为证明了他是无愧于这一称号的。

吴天义(国家级传承人)

(注: △吴天义)

男,布依族,1953年7月出生于兴义市则戎乡平寨村,初中文化程度。1962年开始拜师学习布依八音技艺;1997年参加则戎乡布依第一家表演队;近年来,参加演出数百场,并随兴义布依第一家八音表演队,多次参加市、州、省乃至国家级演出,并多次获奖。2008年2月被文化部授予“国家级第二批布依族八音坐唱传承人”称号。

吴天义从事八音队的伴奏,操牛角(骨)胡演奏。主要作品有《迎客调》等。在兴义则戎乡一带吴天玉和其堂弟吴天平既是演奏八音技艺的高手,又是制作八音演奏乐器的名师。在当地会表演八音的人不少,而会制作乐器,技艺又很高超的却只有吴氏兄弟等几人。

据吴氏兄弟介绍:他们的祖辈从安龙布依族聚居区迁至这里,他们世代流传的八音可能传自安龙马鞍营一带,由于布依族没有文字,在传授过程中只能口传心授。他们也只知道技艺为祖祖辈辈代代相传,具体谱系因无详细记载,已无从考证。本人技艺传自父辈吴尚叔(学艺时间1939年),再早就无从稽考了……”

(注: △吴天义技艺照)

近年来,吴氏兄弟跟随则戎乡布依第一家表演队在则戎乡东峰林观景台进行接待演出数百场。在这里,慕名前来的中外游客,品着醇香的米酒,观布依八音精彩的表演,尝布依美食“八大碗”,无不被其浓浓的民族风情和八音如同天籁之音般美妙的旋律所陶醉。演出之余他们或在村子里教习弟子,或到邻近村寨演出,自娱自乐,他们的技艺受到越来越多的群众所喜爱。而最值得一提的还是他们的八音乐器制作技艺。

平寨村的八音乐器制作艺人不少,而最负盛名的还是要数吴氏兄弟。做乐器要会校音,要手巧,还要有好眼力。一年可做10来套,一套有10多件。吴氏兄弟谈起他们跟父辈吴尚叔学艺的经历还很感慨:“那时看见他制作乐器觉得很新鲜,没有刻意想学,只是偶尔帮他打打下手,比如去找他需要的材料,把材料切割成他需要的形状,等等,直到后来,可能是他老人家觉得自己年龄大了,怕手艺失传,才督促我们认真学习,其实制作乐器也不是太难,主要是要过定音这一关。他老人家也不多说,总叫我们自己去揣摸,自己去体会,他说这样学得的东西才扎实。这种方法很好,现在我们带徒弟也是这样教的,可惜现在想学的后生晚辈不多,特别是乐器制作技艺,学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平心而论,说到八音的制作技艺,比我小几岁的堂弟吴天平的技艺比我精湛得多。他做的乐器,造型独特,工艺细致,音色也圆润。广西、云南等邻近省份的爱好者,都经常来向他购买,有时一年可以卖出10来套。”吴天玉这个淳朴的布依汉子实诚地说。

吴天平也说道“八音的制作乐器都是就地取材,它浓缩了布依族智慧的结晶。像葫芦胡(琴)、勒朗所用的葫芦遍地都是,发音的哨子用麦草和虫茧制成。制作大蟒胡、月琴等用的棕树木、泡桐木、红椿木等在布依族地区也不难找到,像制作牛角胡、牛角(骨)胡所用的牛角(骨)就更不用说了。但在挑选材质上还是要认真挑选,太嫩了的木材不好做,要上了一些年份的才好。在制作上还是要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

2002年,吴氏兄弟随兴义市布依第一家八音表演队赴南京参加中国国家级风景区民族文艺展演获第一名,他们手持的独特的乐器也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2005年他们和队友们又捧回了多彩贵州歌唱大赛铜鼓奖的奖杯,同年还获得了贵州省“杜鹃杯”曲艺大赛一等奖;2006年又获贵州省政府曲艺大赛一等奖,还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为期半月的民族歌舞盛典的演出。

(注: △吴天义(后排右三)与表演队参加中央电视台民族歌舞盛典合影)

吴氏兄弟作为布依族八音坐唱的优秀承传者,其演奏水平和乐器制作技艺都是值得称道的。

韦万富(省级传承人)

(注: △韦万富)

男,布依族,高小文化程度,1926年4月出生于兴义市巴结镇南龙古寨,1938年开始学习八音技艺。1984年任南龙文化站站长。2007年被贵州省文化厅授予“省级首批布依族八音坐唱传承人”称号。

韦万富自幼随父韦荣章学习八音技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在巴结布依戏班,经常在本寨及安龙马鞍营、广西一带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韦万富成为寨中文艺队的骨干,参加排演布依戏、布依八音等,多次随队参加全县民族文艺调演并获奖。

(注: △韦万富技艺照)

1984年南龙文化站成立,韦万富任站长。这时的韦万富已熟练掌握八音全套演奏技艺,能编能排会演,农闲之余,他就把毕生所学倾心传授给后辈子孙、寨中族子及邻近村寨的爱好者,同时收集整理了流传在这一地区的八音曲调10余首。由于布依族没有文字,他教授技艺都是口传心授,在他手把手的指导下,弟子查兰军、查兰镇等都成了八音队的好手。南龙八音队也成了兴义不多见的一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就一直延续至今的队伍,经常在村里进行迎宾演出活动及应邀到外寨演出,并在兴义很多大型节庆活动上表演,在《民族风情录》、《绝地逢生》、《最后的布依圣地》等影视剧中也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听到他们演奏的布依八音那天籁般美妙的乐声。

(注: △韦万富(左二)带领南龙八音班在本寨篝火迎宾晚会上表演八音)

如今已近88高龄的韦万富,仍在不断传授弟子巩固技艺,至今在寨中和邻近村寨及学校教习弟子70余人。

白德舟(省级传承人)

(注: △白德舟)

男,布依族,高小文化程度,1935年出生于贵州省兴义市顶效镇马别村;1949~1952年担任马别村儿童团团长;1953年任马别村村长;1982年至今任“马别布依八音表演队”队长。2007年被贵州省文化厅授予“省级首批布依族八音坐唱传承人”称号。

(注: △白德舟表演绝技“口吹木叶、手弹月琴”)

个人技艺为祖祖辈辈口传心授,具体谱系因无详细记载,已无从考证。从1943年开始在村里向吴开和、吴家明等老艺人学习八音技艺。在本寨老艺人的指导下,演奏技艺逐渐精进,掌握了木叶、月琴等乐器的演奏及制作方法。白德舟非常善于观察,他生活的马别村是一个风景秀美的布依古寨,参天古榕遮天蔽日,不时有成群的鸟儿划过田间地头,发出悦耳的鸣叫,禀赋极高的白德舟从中得到启发,用当地盛产的竹子自制了一种乐器——阳雀歌,吹奏时能发出阳雀一般婉转动听的声音。每当演出布依八音的间隙,他都会来上一段自创的《阳雀歌》,常常赢得人们的满堂喝彩。

白德舟在不断的演出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个人技艺也不断提高。1982年“马别布依八音表演队”成立,白德舟任队长。为了本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他更是悉心挑选、吸纳和培养更多的弟子到队伍中来。数年间,他培训、教授的弟子不下百名。“马别布依八音表演队”也常年在马别景区从事景点演出,年演出数十场,受到中外游客欢迎,先后接待过14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上万人。农闲及节庆时,他们还应邀到外寨及云南、广西等地演出。在白德舟这个好队长的带领下,“马别布依八音队”多次参加州、市各类大、中、小型演出均获好评,曾代表黔西南自治州参加“贵州省民族艺术节”,获得表演一等奖等骄人的成绩。由于白德舟在民族文化方面的突出贡献,1985年他被收入《贵州民间艺人小传》;1994年又被收入《中国文艺家传集》(第三部·民间文艺卷);贵州电视台、贵州日报、黔西南州报等媒体先后到马别采访他的事迹,并制作了《贵州省民族风情实录——查白歌节篇》、《查白寻歌》等专题片。

(注: △白德舟个人事迹被收入《中国文艺家传集》)

获得省级传承人荣誉称号后,白德舟更是以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工作为己任,继续收集整理布依古歌、布依八音曲牌多首,传承培养弟子多名,这些弟子均能达到器乐演奏及演唱水平。2008年白德舟因在“査白歌节”宣传上做好服务工作,贵州省人民政府特颁发了“民族团结奖”的荣誉称号。2011年在査白歌节祭祀活动中,他培训了300名布依族歌者及祭祀人员,并亲自主持祭祀活动,八音的演奏把歌节推向高潮。前来观看的群众达3万多人。

查兰政(州级传承人)

(注: △查兰政)

男,布依族,初中文化程度,1950年8月生于贵州省兴义市巴结镇南龙村一组。1956年9月~1963年7月在兴义歪染乡小学读书期间就接触到布依八音,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放学后经常缠着歪染八音班的师傅教唱布依八音。1963年中学毕业后,在南龙老家务农。从此跟随本寨八音艺人韦万富(省级传承人,巴结南龙村人)学习牛角胡、竹笛、刺鼓、包包锣等八音全套乐器演奏技艺,成为其第二代弟子。

数十年间查兰政已熟谙八音演奏及演唱技艺,并也开始教授弟子。在寨中授徒10余人,在南龙小学教授八音学生多名。

(注: △查兰政配合非遗调查作技艺展示)

近年来,由于师傅韦万富年事已高,查兰政在南龙八音队里承担起组织、协助师傅指导、培训队伍等任务。多次随南龙八音队参加市、州、省级演出并多次获奖:1984年随南龙布依八音队代表巴结镇到贵州参加民族文艺会演,获好评;从2008年开始参加每年兴义市祭水放生大典演出;2009年参加全州八音调演获三等奖;2011年12月参加兴义市八音传承人培训班培训,技艺得到进一步提高。2012年参加州庆30周年景点接待演出;同时,在南龙古寨接待演出多场并在《民族风情录》、《绝地逢生》、《最后的布依圣地》等影视剧中参与八音表演。

查兰军(州级传承人)

(注: △查兰军)

男,布依族,大专文化程度,1965年10月生于贵州省兴义市巴结镇南龙村一组。查兰军生长的南龙古寨,是布依族八音坐唱的主要流传地之一,从小耳濡目染,他很早就对美妙的八音古乐产生了浓厚兴趣。1978年正式拜师,跟韦万富学习牛角胡、月琴、刺鼓、包包锣等八音乐器演奏技艺,为其第二代弟子。1986年9月~1988年7月在黔西南民族行政管理学校读书以及1988年8月~1990年5月在歪染乡政府工作期间,个人学习也不间断,经常和歪染八音队演员切磋技艺,有时还随他们在乡邻寨里演出。

查兰军1992年2月至今在巴结镇政府工作期间,一直致力于布依民族文化的传承弘扬,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民族文化调查,挖掘、整理布依戏、布依八音唱本、曲牌,业余时间义务传授弟子,到南龙小学指导、培训学生多名,并经常抽空参加南龙八音队演出,在队伍中担任主要演员,协助韦万富编排节目,还组织队伍参与寨中的迎宾演出及州、市各种节庆、接待演出,深受群众欢迎。曾于1984年随南龙布依八音队代表巴结镇到贵州参加民族文艺会演,获好评;从2008年开始参加每年兴义市祭水放生大典演出;2009年参加全州八音调演获三等奖;2011年12月参加兴义市八音传承人培训班培训,技艺得到进一步提高。2012年参加州庆30周年景点接待演出;同时,在南龙古寨接待演出多场并在《民族风情录》、《绝地逢生》、《最后的布依圣地》等影视剧中参与八音表演。

(注: △查兰军配合非遗调查作技艺展示)

黄玉胜(州级传承人)

(注: △黄玉胜)

男,汉族,中专文化程度,1942年11月出生于贵州省兴义市下五屯办纳录村。1960~1982年在兴义坪东、桔山、下五屯等乡村小学先后任教。1983~1984年在下五屯从事农村电影放映工作。1985~1998年招聘为农村文化专干。1999~2002年退休后返聘到下五屯党政办工作。2006年,兴义万峰林景区布依八音表演队成立,任队长。2011年,兴义万峰林办纳录村民族民间歌舞艺术团成立,任队长。由于他对民族文化工作的杰出贡献,2008年,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第五届文学艺术工作者”称号。

从1985年从事文化工作开始,黄玉胜学习布依族八音和民间小打音乐,采集了一些八音曲调,后跟随兴义市巴结镇迁到下五屯居住的韦荣美等学习八音曲调,在韦荣美老艺人的悉心指导下,演奏技艺逐渐精进,掌握了月琴、牛角胡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同时掌握了八音全套乐器的制作方法。他善于学习和吸取别人的经验,在不断的演出实践中,成长为一个能编、能唱、会演的八音队的多面手和组织者。无论是八音演奏乐器里的吹管类、拉弦类、弹拨类、打击类乐器都能演奏,尤其擅长月琴、牛角胡、葫芦琴等乐器的演奏。

(注: △黄玉胜技艺照)

2006年,兴义万峰林景区布依八音表演队成立,聘请他担任队长,黔西南自治州布依八音专家冯景林担任艺术顾问。在冯景林老师的辅导下,黄玉胜个人技艺不断提升,并在不断的演出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为了民族音乐的继承和发展,他不仅在景区表演队培养演员,还在下五屯纳录、鱼龙等民族村寨教授了弟子多名。

他多次随兴义八音队参加市、州、省级演出并获奖:2008年参加多彩贵州歌唱大赛获二等奖;2009年参加贵州省首届布依族歌舞大赛获三等奖和最佳声乐奖。同年,组织参与万峰林景区八音队接待国家领导人尉健行一行50余人;接待参与中央电视台15频道拍摄八音;接待世界非遗考察团10余人;接待云南、台湾、广西、上海、成都等考察团200余人。2010年接待日本、英国、昆明、广西等国家和地区考察团50余人;接待奥林匹克大会电影拍摄组5人;接待中共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省长赵克志一行20余人;接待贵州省旅发大会考察团;接待世界银行考察组10余人;接待五省政协委员40余人;接待中纪委一行10余人;接待国务院法制办7人;接待国务院安检组30余人。

(注: △黄玉胜在万峰林民族学校教授学生八音技艺)

2012年7月担任兴义万峰林办纳录村民族民间歌舞艺术团团长,教授弟子20余名,这支队伍多次参与万峰林景区接待、各种庆典演出及兴义市为庆祝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组织的市级、州级演出;2012年4月开始在万峰林民族学校教授八音乐器演奏,共培训学生36名。

吴天平(州级传承人)

(注: △吴天平)

男,布依族,中专文化程度,1954年4月出生于贵州省兴义市则戎乡平寨村一组。1997~2007年在兴义布依第一家八音队参与演出、培训弟子及制作八音乐器。2010年在贵州雨桐民族文化公司参与八音演出、培训弟子及制作八音乐器。

据吴天平介绍,他学习八音是1961年进入小学学习后,因放学后在村里上山放牛割草,发现村里的一些老人包括家父在田间地头常携带一些乐器自娱自乐,晚上也常聚在一起搞些小打八音,就对八音乐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父亲吴尚英及本寨老艺人的指导下,演奏技艺逐渐精进,掌握了勒尤、月琴等乐器的演奏方法,同时掌握了八音全套乐器的制作方法。

(注: △吴天平的八音乐器制作技艺堪称一绝)

吴天平的个人技艺得到提升还是在1997年加入则戎乡观景台布依第一家表演队后,在队中得到黔西南自治州布依八音专家冯景林和韦利熙的指导。则戎乡布依第一家表演队从事景点演出,最盛时年演出数百场,演出作品《迎客调》、《贺喜堂》等,深受中外游客喜爱。吴天平多次随布依第一家八音队参加市、州、省乃至国家级演出,并多次获奖:2002年赴南京参加中国国家级风景区民族文艺展演获第一名;2005年获多彩贵州歌唱大赛铜鼓奖,同年获贵州省“杜鹃杯”曲艺大赛一等奖;2006年获贵州省政府曲艺大赛一等奖。同年10月被选送参加中央电视台民族歌舞盛典历时半月的演出,引起轰动;2008年,随兴义八音队参加多彩贵州歌唱大赛获原生态组银瀑奖。2010年,又加入贵州雨桐民族文化公司演出队,负责八音演出、传承弟子及制作乐器;2011年12月参加兴义市非遗办组织的布依八音培训,技艺得到进一步提高;2012年再赴南京参加“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推介活动开幕式演出”,获优秀表演奖;2013年参加黔西彝族火把节获优秀表演奖。

(注: △吴天平在教徒授艺)

闲暇之余,热爱民族文化的他就在寨中教授族中子弟,2012年开始把毕生所学倾心教授给本村则戎平寨小学的学生。

(注: △吴天平和他制作的乐器)

吴天平最值得称道的还不只是他的八音表演技艺,而是他的八音全套乐器制作技艺。他制作的乐器均为就地取材,制作乐器音色优美,深受欢迎,被北京、贵阳等多家博物馆收藏,还远销到云南、广西等邻近省份,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兴义五中、兴义民族学校等大、中专院校民族文化进校园所需的几百件八音乐器和当地大型节庆演出所需的八音乐器也多为吴天平及其弟子制作。由于其制作的八音乐器工艺古朴、造型独特、美观大方,2008年参加多彩贵州旅游产品大赛,获“能工巧匠”称号。

布依族八音坐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