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目录

土荆芥
所属图书:《贵州民族常用天然药物》 出版日期:2013-04-01文章字数:643字

土荆芥

【民族名称】苗族:Reib xad nqind锐虾请。侗族:Mal yangc yw骂杨游。

【别名】臭草、臭荆芥。

【来源】藜科藜属植物土荆芥Chenopodium ambrosioides L.。

【植物形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达100cm,有强烈香味。茎直立,多分枝,枝通常细瘦,有柔毛。叶片矩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先端急尖或渐尖,边缘具稀疏不整齐的大锯齿,基部渐狭具短柄,上面平滑无毛,下面有散生油点并沿叶脉稍有毛。花两性,通常3~5个团集,生于上部叶腋。胞果扁球形,完全包于花被内。

【生境及分布】生于旷野、路旁、河岸或溪边。贵州各地均有分布。

【入药部位】带果穗的全草。

【采收加工】秋末采收,晒干或阴干。

【化学成分】含松香芹酮(pinocarvone)、土荆芥酮(aritasone)等。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杀虫止痒,活血消肿。主治钩虫病,蛔虫病,蛲虫病,头虱,皮肤湿疹,疥癣,风湿痹痛,经闭,痛经,口舌生疮等。

【用法用量】内服:水煎服,3~9g,鲜品15~24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水煎洗或捣烂敷患处。本品有大毒,不宜多服、久服、空腹服,服前不宜用泻药。孕妇及有肾、心、肝功能不良或消化道溃疡者禁服。

【药方选录】

【附注】该物种在贵州分布较广,产量及蕴藏量较大,可大量开发利用。

贵州民族常用天然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