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田园牧歌”之“乡愁”记忆
所属图书:《清镇布依族民俗文化》 出版日期:2017-05-01文章字数:字

“田园牧歌”之“乡愁”记忆

罗志忠

《清镇布依族民俗文化》一书,从物质生活、社会生活、精神生活三个方面,以传统农事、衣食住行、人生礼俗、年节记忆、村落宗族家庭、礼序德行、语言教育、民间游艺八个标题,约40万字,记述了清镇布依族悠久的民风民俗文化。可以说,《清镇布依族民俗文化》既是布依族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通俗读本,也是传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的百科,其精神和正能量,可以启迪后人。为此,从“感想、联想以及稻作经历”,谈谈难以忘怀的“乡愁”记忆。

三年的努力,《清镇布依族民俗文化》出版问世,这是清镇布依族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对于传承民俗文化,发扬优良传统,促进精神文明,创建和谐社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感想一:责任担当。清镇市布依学会秉承少数民族丛书“保护、挖掘、传承、传播”宗旨,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己任,尽心尽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学会成立20多年来,主动担当,认真负责,深入布依族村村寨寨,开展调查研究,挖掘、整理民族文化,先后编写了《清镇布依人》《清镇布依寨》等6本民族文化书籍。在2014年7月《清镇布依寨》发行会上,清镇市布依学会会长郭书祥同志说:“这些年来,我们能够编写几本书。一方面,政府支持,学会写书,民宗局出钱,百姓看书。另一方面,‘族人写族,寨人写寨’,自己出力办自己的事,充分体现了布依族团结协作和奉献精神。”

感想二:民风展现。《清镇布依族民俗文化》展现了“田园布依”朴实的民俗文化。如“稻田耕耘、畜禽喂养、乡村匠人”等方面,再现了清镇布依族“农耕为本”的特质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产方式;“衣食住行”记述了传统农业时期清镇布依族朴实的生活景象,令人难忘。又如“礼序德行”讲述了清镇布依族的礼俗文化,用生动实例再现了清镇布依族乐善好施、勤劳俭朴、邻里相帮、热情好客的民风;“民间游艺”显示了清镇布依族能歌善舞、多才多艺的特点,等等。

感想三:“文化魅力”。省委书记、省长陈敏尔强调“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是贵州最为珍视的宝贝”。布依族是清镇的世居民族之一,分布于清镇的猫跳河、暗流河、鸭池河流域以及红枫湖、百花湖、东风湖、索风营湖沿岸。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布依族与其他民族一起生产、生活,一起守护。相互融合、共同发展,“以山相安生,以水共流长”。可以说,《清镇布依族民俗文化》是清镇的民间、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是清镇民族文化魅力的展示。

阅读《清镇布依族民俗文化》,我仿佛又回到了传统农业时期的农耕时代,回到了曾经的农业生产劳动,特别是近期播放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稻之道》《稻之味》《稻之人》《稻之恒》,讲述了最初的稻米是什么样?它从何而来?中国人的稻米情节为何为如此深?稻米的种子是如何传遍世界的?等等,全面展示稻米这种传统食物走过的文化之旅。我为布依族被誉为“水稻民族”而骄傲。

联想一:布依族是著称于世的水稻民族。关于稻种起源,布依族的传说故事中:一是《茫耶寻谷种》传说,“远古时人们吃兽肉和野果,茫耶历尽千辛万苦,到西边天脚寻起了谷种,人类于是开始耕作和食用谷物的历史。”二是布依族古歌“谷种来源”,即谷种是“鸟从山上衔来让人们栽种的”。三是摩经《续谷魂》记述,“洪水泛滥后,大地上的谷物谷种全被冲走,洪水消失后,人们从鸟的嗉囔中搜寻出幸存的谷种栽种,才使谷种得以存下来”。可见,布依族稻作文化之深远。

联想二:布依族水稻栽种历史悠久。据有关资料,“稻是一种较古老的作物,栽培种是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的选择,从野生稻演变而来。”据浙江余姚县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大量碳化谷粒和谷壳等,鉴定分析认为,我国水稻栽培约有6900年历史,远比泰国、印度等国早。广东、广西、云南和台湾等省热带亚热带沼泽地都有野稻生长,并认为普遍野生稻是我国栽培稻种的祖先。作为百越民族的后裔,布依族对水稻的发展和贡献功不可没。

联想三:水稻地位高、贡献大。我国是主产水稻的国家,水稻种植面积大、产量高、栽培历史悠久。水稻分布面积占全国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8%左右,但产量却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二分之一。可见,水稻在我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就清镇而言,改革开放初,稻田面积9万亩(习惯亩),占总耕地面积的37%左右,而水稻产量却占粮食总产量的70%。同样,依山傍水而居的布依族,对清镇的粮食生产做出了贡献。

阅读《清镇布依族民俗文化》,渐渐勾起自己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用传统方法栽种水稻的亲身经历,犁田、育秧、插秧、薅秧、打谷等劳作历历在目。于是,禁不住有与人分享的欲望。

第一,水稻栽插的季节把握。民谚曰:“一籽落地,万籽归仓”说的是种子收获的实在性。水稻种从萌发开始,经过营养生长、生殖生长到成熟,就是种子到新的种子的过程,也是水稻繁殖、生长、成熟的一生,其有较强的区域性和规律性。如海拔、温度、光照、气候,以及不同品种、不同的特性,都非常重要,必须把握好。

清镇当地农谚“谷雨下种,霜降进仓”强调了水稻栽种、收割的季节性。春、夏、秋、冬二十四节气是清镇地区水稻种植的指南。如“春打五九进,定有桐油凝”,即“打春早”会“返春”。“春打五九出,提前收稻谷”,即水稻必定早熟。“春雷不响,雨水不畅”“春雷鸣,雨水淋”“惊蛰冷,六月牛打滚”,水稻属喜温作物,六月气温高,水稻长势好。“惊蛰热,烤火过六月”,则六月间气温低,水稻生长欠佳。“春分水不温,清明不会明”,意为春分水冰凉,表示季节推迟,清明中期撒秧才能躲过低温气候。“清明不明,谷雨不淋”,如果“谷雨不淋”就要做好稻田改种的思想准备。“立夏不下,犁耙高挂”,必须下决心把稻田作物改种其他旱地作物,以防荒芜稻田。“芒种打田不座水,夏至栽秧少一腿”,也就是季节到了“夏至”,“秧苗谷上苔”,栽插则违反了水稻的生长规律,故而减产。

第二,稻田耕犁的“三犁三耙”。无论白田还是秧田,耕作中都必须“三犁三耙”,其流程既体现耕种的季节性,也体现了精耕细作的必要性。

“一犁一耙”即收完谷子耕犁,民谚有“九月犁田一碗油,十月犁田半碗丢,优质肥田减一半,冬月犁田光骨头”。九月犁田,稻草未断生、杂草还是绿色,此时翻犁,稻草、杂物腐烂融入土壤,成为自然的有机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各级政府将消灭板田板土作为任务指标,不准有板田、板土过冬,这对培肥土壤、消灭病虫害有很大的益处。

“二犁二耙”。若是秧田,立春后就要着手用锄头挖欠秧田,把谷桩收集成堆,铲除秧田四周的杂草与谷桩一起烧,既可消除虫害,又能增加钾肥。待水来时,开始打三道秧田,把前后坎糊好,春分时节浸泡谷种,清明前后,“三犁三耙”秧田,平整秧田为撒谷种做准备(最早在清明前五天,最迟不超过清明后五天)。若是白田,要按照“芒种打田不座水”之规律,在立夏、小满时节打好田,确保不误农时。

“三犁三耙”。以“芒种忙栽”要求,按时令季节对稻田“三犁三耙”,俗称“造好三道田,打好栽秧耙”。打田时,“犁往低处翻,耙往高处耙”,防止翻犁后土壤调节不均匀。“烂田犁梢好收尾,干田犁吊犁回头”。整理田坎,“前坎斜铲扶好防漏水,后坎直铲防阴防鼠又防雀”。

第三,选种育秧的“娘壮儿肥”。可以说,“娘壮儿肥”是衡量农家选种、育秧的要求和标准。收割稻谷时,采用穗选或块选种子,保证种子质量。泡种前,用黄泥土或盐水再筛选一次(防病防虫作用),泡二至三天,滤水后适度晾晒。用青苦蒿、枫叶、稻草捂三至四天,待谷种萌发暴嘴,谷芽长至半寸即可撒秧。撒谷芽视秧田而异,烂田宜撒清水谷芽;干田犁脚浅,可撒浑水谷芽。撒秧后,一定要注意晒水、灌秧水两个环节。谷芽入泥后抽针见青即可放水晾干(俗称晒水),晒水至稻田泥面开细小裂纹(俗称麻麻细裂纹),即放水灌秧。灌水要防水淹秧尖,水位至秧苗的分叶处为宜。秧水灌注要按秧苗的长势,灌至芒种忙栽。“秧好一半谷”,壮秧是稻谷丰收的基础。

第四,“芒种忙栽”的“抢插”。“芒种忙忙栽,夏至谷上苔”。芒种时节是插秧的最佳时节。俗话说“栽秧割谷,娘老子死了都不得时间哭”,立足一个“抢”字,确保不误农时。这个季节是真正的农忙时节,对于插秧人,要求一天“扯三百,栽三百”。早上扯秧到中午,而后挑至大田移栽。每一个秧头按六窝一个退步行,栽六个退步行,“六六三十六”,三百个秧一万余窝,约一亩(习惯亩)面积。总之,抓时间,抢季节,按农事时令插秧。

第五,薅秧三道的关键所在。俗话说:“栽秧不完要薅秧,不得时间去看娘。”意为及时薅秧,即薅满月秧,追定根肥,疏松土壤,促秧苗定根分蘖。同时,防稻田脱水、防病虫害。薅二道秧一般在暑天,主要是除稻田中生长出来的杂草,避免与水稻争水、争肥,并施适量钾肥,保证水稻有足够的光、肥水,促进水稻在生殖生长阶段的壮苗壮,达到壮籽的作用。可用秧青、油枯追施,称壮秆肥,壮籽肥。薅第三道秧在“谷奔秋”的时节。立秋后,抽穗拔节,要“排风亮行”,使其通风、照光,防鼠害,防倒伏。同时,有“碰花结实”的作用。

第六,割谷挞谷之讲究。古诗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收割必须“颗粒归仓”。水稻传统收割,一般都是使用传统农具,诸如“挞斗、挑箩、镰刀”等。顺口溜云“一张挞斗四边角,自然配置十人合,四割四打一人运,捆草一人拿挑箩”。割谷、挞谷,一定要防止“抛撒”。割谷子,要“轻割轻放”在谷桩上,摆放型如扇子,防沾泥脱落。挞谷子,一般是“一棒轻,二棒重,三棒、四棒多扇抖,五棒不落是谷壳”。就挞谷的动作而言,有“黄莺扇翅”“鹞子翻身”,等等。

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主题歌这样唱道:“乡愁是一碗水,乡愁是一杯酒。乡愁是一朵云,乡愁是一生情。”炊烟袅袅,树木依依,水车在轻轻翻转,牛羊在草地撒欢。一幕幕田园美景,不由让我梦回童年,让人神往。陶渊明《归园田居》这样写道:“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布衣菜饭,可乐终身”。苞谷饭,酸菜汤,就是让人难忘。

时代在发展,全面小康社会正向我们起来,美好的生活就在明天。“打秧青”“捡畜粪”“黄莺扇翅”“鹞子翻身”的生产方式,布依人的“真三天”“假三天”的婚礼习俗等,已经渐行渐远,但这种“田园牧歌”式的生产生活,就是我心中的“一碗水,一杯酒,一朵云,一生情。”

清镇布依族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