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十月初一
所属图书:《清镇布依族民俗文化》 出版日期:2017-05-01文章字数:字

十二、十月初一

十月初一,指农历十月第一天,汉族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十月初一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气候渐渐寒冷。人们怕在阴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故称寒衣节,与春季的清明节、秋季的中元节,并称为一年之中的三大“鬼节”。民间在十月初一,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就是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将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儿女、丈夫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则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布依族十月初一节日习俗与上不同,布依族把农历十月初一称为“牛王节”。十月初一这天,清镇地区的布依族要打糍粑、杀鸡供祖先,祭供牛王菩萨。

打糍粑。清镇布依族有“十月初一打粑粑”之说。十月初一打粑粑,一是秋收粮食入仓,用新粮食打粑粑敬供祖先,同时,劳累一年的人们借此机会品尝丰收果实。二是耕牛终年耕作,劳苦功高,节日之际,好草好料饲喂,在牛角上戴粑插花,以示慰劳。

祭牛王。民间传说,农历十月初一是牛王菩萨的生日,并将这一天定为“牛王节”。旧时,牛是农家耕作之根本,作用很大,故农民多供牛王,将牛王作为家畜保护神。十月初一祭供牛王,一方面酬谢耕牛终岁辛劳所作的贡献,另一方面祈愿牛王菩萨保佑耕牛不染瘟疫,身体健壮。

“吃粮不忘牛辛苦”,凡是养牛的人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晨,要蒸糯米打糍粑,先用热糍粑喂牛,之后人才食用。同时,还要用两坨糍粑戴在牛的两只角上,并上山采野菊花或九里光(一种野花)插在粑粑上,即民谚所说的“十月初一牛戴花”。然后,把牛牵到外面转游,牵到水塘或水田边去饮水。当牛看到自己在水中的倒影,看见角上戴的糍粑和鲜花,牛就会高兴,即古人所说“牛见黍则喜乐”。屋外慰劳耕牛的同时,家中杀一只大公鸡,扯鸡毛粘鸡血贴于神龛的丑(牛)和午(马)字之处。

“牛王节”这天,不让牛劳动,让牛好好休息一天,并用最好的草、料喂养。

清镇布依族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