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布依戏
所属图书:《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戏剧》 出版日期:2017-01-01文章字数:0字

布依戏

名片

姓  名

出生年月

朝  代

分布区域

简  介

布依戏是布依族用本民族语言演唱的戏曲剧种,流行于贵州西南部布依族聚居地区。布依戏声腔源于八音坐弹(板凳戏)戏,八音即八种乐器,早期的八音坐弹戏是一个人自弹、自唱、自演,后来发展成生、旦二人或更多人分角色小范围坐着演唱,吸收了周边地方戏曲的艺术营养,经过布依族人的融和与改造,而最终发展成为一门综合的舞台表演艺术,成为布依族民族文化中绚丽的花。

布依戏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台步一般走三角形,但不同行当走法也有所不同。面部化妆简单,粉墨略施,幕布古色古香,民族风格独特。

图74 布依戏

布依戏从孕育到成形经历了两百多年的历史,其形成的因素比较复杂。首先,布依族信奉多神论的自然宗教,在宗教仪式上会有简单的吟唱和模拟表演动作,清代中叶,布依族人对这种传统的祭祀活动进行改造,增加娱人成分,这是布依戏的萌芽;其次,布依戏诞生在贵州西南部盘江沿岸,从地理位置上看,与广西仅有一水之隔,在语言、风俗等方面极为相近,两地之间的交流非常频繁,广西壮剧经常在这里演出,对布依戏的影响非常大;此外,布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着深厚的民间歌舞和说唱艺术传统,其自身文艺活动中的八音坐弹成为布依戏形成发展中重要的艺术形式。

布依戏是一个吸收容纳其他艺术能力很强的剧种。比如布依戏的剧目中大量的汉族剧目不仅内容被“布依化”了,在表演上也逐渐形成了“双语”表演的固定程式。演出主要以布依语为主,但在正戏演出前的“引子”“定场诗”“自报家门”等表现剧中“规定情境”时,均说汉语,而抒情演唱、对话道白、插科打诨,即用布依语。再如,布依戏在演出程序上也吸收了汉族“端公戏”和苗人的“跳端公”的艺术形式,早期的布依戏继承了自身的傩仪传统,在此基础之上,又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傩戏艺术特色,在正式演出之前,有严格的请神、敬神的程序,有演员上台说吉利话赐福,然后进入正式表演,正式表演之后还有送神“扫台”的仪式。布依戏在音乐声腔等方面也吸收了北路壮剧的艺术成分,如布依戏的主要声腔(“正调”)、主要的伴奏乐器(“牛骨琴”)、演出语言等方面,历经百年的流变之后仍然和壮剧的主要声腔、曲调相同。

贵州布依戏以农历正月二十九(布依族“大年”)、三月三、六月六最盛,布依戏班一般以村寨为单位,演员三十余人左右,几乎每个村寨都有戏班,也有几个村寨组成的戏班,演员都是农民,业余时间参加演出。

布依戏的剧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汉族剧目和民间传说改编而成的剧目(又名“正戏”),如《红灯记》《蟒蛇记》《柳荫记》《三下南唐》《玉堂春》《秦香莲》《陈世美不认前妻》《祝英台》《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等,布依戏剧目中占比重很大的是表现男女争取婚姻自主追求爱情幸福的内容,最具代表性的是《罗细杏》《罗赫信》《红康金》。另一类是布依族民间故事改编而成的剧目(又名“杂戏”),如《一女嫁多夫》《三月三》《六月六》《八月十五闹花灯》《王三打鸟》《借亲配》《三人讨亲》《打草鞋》等,这类剧目情节生动活泼,对白及唱词都是布依语,极具民族风格色彩。

处于云贵高原的布依族人,在长期的生活劳动的过程中,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布依戏这一灿烂的戏剧之花,折射出我们的多彩民族文化和深厚艺术传统。2006年5月20日,布依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常遗产·中国元素.传统戏剧